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山东青岛下水道:德国制造神话的真相

科普小知识2022-07-11 18:55:21
...

山东青岛下水道:德国制造神话的真相

青岛下水道。明亮的画面

[观察]

最近的集中降雨在许多城市造成了严重的内涝。每到雨季,号称“中国最具防洪能力的城市”的山东省青岛经常被提起:“多亏了德国人100年前建造的先进的地下排水设施,青岛才没有被洪水淹没。”“在下水道里,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德国人当年留下的裹在油纸里的零件”...

100年前德国人在青岛建造了什么样的地下排水系统?它真的像谣言说的那样神奇吗?这个排水系统是青岛“最不怕洪水的城市”的原因吗?记者进行了一次实地访问,以揭示青岛地下排水系统的过去生活。

真相:德国只有少数下水道仍在使用。

当海水退去时,记者进入了一条建于德州早期栈桥附近的下水道。主干道高约3米,底部宽约4米。它由混凝土制成,除了两个侧壁底部的海水侵蚀和贝类附着外,基本完好。前方20多米处,左侧出现一条约2米高的支路,与主干道结构相似。主干道的两边也有圆形的开口,这些开口是由灯光打出来的。一根接一根紧密套在一起的陶瓷管内壁光滑,看不到末端。在路上,你还会看到一个用于维护的竖井,站在雾蒙蒙的地下向上看。天空的光线透过铸铁井盖上的两个撬孔,像探照灯一样刺眼。汽车在路上的井盖上滚动的隆隆声在深而空的下水道里回荡。

“青岛没有被淹,当然,它也不完全是德国人建造的下水道。事实上,在德国占领时期,排水管的比例已经很低了。此外,老城还有几条历史遗留下来的铁路涵洞,还有雨水和死水的问题。”青岛市排水管理处处长乔全荣说,在德国占领期间,总共修建了80公里长的排水管。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原有的污水管网已不能满足城市排水的需要,大部分已被改造成大口径的新管网。由于城市规划和其他原因,雨水网络也得到了翻新和翻新。目前,仍在正常使用的德建排水管网长度只有2.66公里,集中在市南区老城区,约占青岛市南区、市北区和李沧区近3000公里排水管网总长度的千分之一。

“网上有句话说,‘青岛的下水道零件需要更换。根据来自德国企业的电子邮件提示,在旧零件附近发现了一个小仓库,里面装满了用油布包裹的闪亮的新零件。这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谣言。排水管由混凝土建筑和陶瓷管道制成,没有小零件。”乔全荣解释道。

动机:“模型”层次的高标准建构

1898年3月6日,随着《中德焦作租界条约》的签订,德国占领军把青岛从“占领状态”转移到城市建设管理。

原胶州市*办公室编制了《青岛对外开放17年——胶州发展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内容如下:“胶州地区海军采取的一切措施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在不损害该地区作为舰队基地的重要军事作用的前提下...发展成为德国商业集团在东亚开发广阔销售市场的重要基地。”这份写于1898年的报告,初步确定了青岛的城市定位和商业规划。

“在德国占领时期,青岛的城市建设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它的目标是在东亚创造一个“模型”青岛文史专家陆海介绍说。

1898年夏天,大雨和水井污染在青岛引起了伤寒、痢疾等疾病的广泛流行,促使胶州当局加快了“*输水管道”和下水道网络的建设。根据备忘录,青岛地区的污水和道路建设是一起规划和建设的。到1899年10月,欧洲住宅区的“第一个排水系统几乎完全完工,第二个大部分完工”。

随着市政管网的建设和防疫措施的加强,青岛市的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概念:雨污分流和排水管理

“德国下水道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雨水和污水的分流,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概念。即使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仍有一些城市没有这样做。”卢海说。

雨污分流是在青岛城市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根据备忘录,青岛最初没有考虑污水排放,粪便和尿液是由工人在家清除的,这需要时间和精力。焦作当局随后“计划将来将生活污水从雨水中分离出来,从下水道排出”。1902年,它开始重建冲水厕所,并实施污水排入下水道的工程。1905年,两个污水泵站、压力管道和集水池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1928年的《焦作直沟》一书中记载:“德国人修建下水道的方式完全是一种涵洞式的,这种下水道被那些排放粪便和其他污水的人称为污水管。雨水管道用于排出雨水。其中,有分离式和混合式两种:分离式雨水管和污水管分别布置,混合式是雨水管和污水管混合成一根管。前者大部分位于城市街道的东南部和中部,即青岛区和钱海燕区,而后者大部分位于西部和北部,即大宝岛区……”

乔全荣介绍说,德国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根据青岛河流域的特点,在低洼地区修建了4个排水泵站,实施集中排水。为了确保青岛的前海-欧罗巴区域不受污染,排污口设置在团岛最西端的胶州湾入口附近。利用海峡深水和高流速的有利条件,尽快稀释生活污水。

“排水管网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也是保证城市卫生和排水畅通的一个重要方面。”卢海回忆道:“小时候,我经常看到工人们拿着一把底部有漏眼的特制铲子,用拉绳可以把铲子折叠起来清理下水道。清除雨栅下方沉淀桶中的沉淀物非常方便。”

灵感:“城市不被淹没”是一个系统工程

“为什么青岛不容易被淹没?我认为,除了先进的排水系统,它还受益于自然条件。”鲁海说:“青岛是山、海、城一体化的城市。崂山的余脉山脉穿过这座城市。地势中间高,两边低。雨水排放很方便。海洋几乎有无限的容量。”

"有效的植树造林也是青岛不易涝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岛市档案局宣传部部长周说,青岛的山、山和公园现在都被茂密的植被覆盖,有效地吸收了雨水。

“30多年来,青岛十分重视防洪排涝工作,在排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中,尽量采用国家标准的上限。例如,青岛南京路涵洞口的宽度达到60米,确保了东部主城区900多公顷集水区的雨水排放。”乔全荣说道。

2016年4月,青岛成为全国地下综合隧道和海绵城市建设双试点城市。以中德生态公园为例,在公园总体规划中,包括水系、池塘和湿地在内的40%的区域按照原地貌进行保护。两条用海绵技术建造的透水降噪道路已在公园投入使用。

"我们需要把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排水结合起来,以防止内涝和恢复城市生态."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勇说。

今天,青岛没有被洪水淹没,这与德国人昨天的做法相去甚远。然而,当时德国人先进的城市建设思想实际上影响了后来青岛的城市发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记者刘艳杰朱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