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袁道先院士:南方地下河治理重在群众参与

科普小知识2022-07-11 21:17:27
...

袁道先院士:南方地下河治理重在群众参与

袁道贤

■本报记者甘晓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今,“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地质学领域的一个关键词。如何处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成为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但南方地下河污染已成为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问题。

鉴于南方地下河的地质特点和石漠化治理的经验,袁道贤呼吁迫切需要调动群众参与南方地下河治理的积极性。

喀斯特洼地是喀斯特地区常见的封闭洼地。由于挖掘项目的取消,洼地成了天然的垃圾填埋场。然而,地下河流往往穿过洼地底部,而岩溶地区土壤形成较弱,土壤侵蚀严重。垃圾中的有害物质迅速渗入洼地底部的地下河,造成污染。

几年前,重庆主城区附近南山区老龙洞地下河的污染问题被曝光,但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是十多年前的一个景点。后来,垃圾从上面扔了进去,污水从下面倒了进去。它已经完全变成了一条臭水沟!”袁道贤苦涩地说:“这样的行为等于自杀!”

不仅在重庆,而且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许多自然洼地遭到破坏,地下河也受到影响袁道贤说道。

与地下河污染一样,石漠化也是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顽疾之一。袁道贤认为,石漠化治理的经验应借鉴喀斯特地区地下河污染治理的经验。

从2008年开始,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在100个石漠化县开展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今天,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了丰硕成果。

袁道贤认为,石漠化治理工程的重点是调整农业结构。在他的调查中,他看到喀斯特地区的普通人不再种植需要大量挖掘的作物,而是种植花椒和金银花等经济作物,这不仅缓解了土壤侵蚀,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人们愿意这样做。”

与此同时,袁道贤强调,与北方的地下水相比,北方的地下水隐蔽性高,技术难度大,而南方的地下河隐蔽性小,流速快,治理难度相对较小。因此,动员群众广泛参与是控制岩溶地区地下河污染的关键。

2007年,袁道贤和七位院士共同提出了《防止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河成为“下水道”的对策和建议》。据报道,一方面,这些地下河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另一方面,它们正逐渐成为全国各地的下水道。

袁道贤告诉记者,这份报告已经得到了**最高领导层的指示,但尚未实施。在云南研究期间,他曾听过一个荒谬的故事:一位县环保局局长向他的兄弟单位介绍了向喀斯特洼地填埋垃圾的“先进”经验。

对此,袁道贤表示,群众参与必须以*为先。只有当地方各级*意识到地下河污染的严重性,才有可能在群众的参与下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因此,除了研究之外,袁道贤还渴望向当地*和群众普及中国南方岩溶地区的水文地质知识。此外,他希望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报道、监督和普及知识”。

中国科学新闻(2013-02-28,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