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老科学家手稿:传递严谨的治学之风

科普小知识2022-07-11 21:34:47
...

老科学家手稿:传递严谨的治学之风

钱学森在给傅的第二封信中提到了关于室温核聚变研究课题报告的讨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老科学家手稿:传递严谨的治学之风

在“科技梦、中国梦——当代中国科学家主题展”上,参观者可以看到老科学家的事迹。新华社

老科学家手稿:传递严谨的治学之风

图1:王文才院士手绘的1956-1962年雅克木苗彩色植物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老科学家手稿:传递严谨的治学之风

图2:王文才院士手绘的1956-1962年雅克木苗彩色植物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老科学家手稿:传递严谨的治学之风

图3:1966年刘健康院士手绘的鱼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最近,一群老科学家留下的手稿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他们整洁细致的工艺令人惊叹,老一代科学家严谨的学术态度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借助手稿和其他史料,人们似乎能够通过时间和空间与老科学家交流,并看到科学精神的理性光辉。

通过严格的奖学金

东南大学档案馆副馆长李雨青看到“两颗炸弹一颗星”学者黄纬禄院士的“微分方程”笔记时,第一个反应是“震惊”——这20多页英文笔记中的每一个字都像印刷体一样工整,连算术符号也一样工整。

李雨青认为,对于今天的人来说,黄纬禄院士的数学笔记的意义不在于让每个人都抄“印”,而在于“让现在的学生明白,成功是建立在勤奋、踏实而不是浮躁的基础上的”。

这种严谨的文字、句子和图片的风格反映了科学家多年来在细节上一丝不苟的态度,也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吴先生是世界著名的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论文是用毛笔写的,全文用小写字母书写。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先驱之一,朱光亚院士,一位“两颗炸弹,一颗星星”的学者,使用铅笔,原因之一是橡皮可以用来纠正它们,以保持它们的干净整洁。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王文才院士的手稿是手绘的彩色植物地图,其精美程度不亚于工笔画。

79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杜香湾对他与数学家周俞林的通信记忆犹新。周俞林不仅对杜祥万寄给他的那篇论文的内容给予了非常具体的指导,而且在信中还提出了“另一行的数学公式是否应该用两个方格去掉的问题”。"这位比我大十多岁的老先生对我有很深的影响。"杜香婉说:“这个看似简单的格式问题实际上反映了这位老人极其严谨的学术态度。”

显示学术传承的脉络

事实上,一些老科学家的手稿能够被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历史数据的“抢救”。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10年与*组织部、教育部和科技部等11个部委联合发起的“老年科学家学术成长数据收集项目”。该项目面向80岁以上、学术经验丰富的两院院士或有突出贡献的老科学家,力求真实反映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科技发展状况,丰富中国科技历史文献。

“研究科学家的手稿,不仅可以了解每个科学家学术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和师生关系,还可以理清中国现代科学各个领域的脉络,为进一步创新奠定良好基础。”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科学教授张莉说。张莉还是“老年科学家学术成长数据收集项目”的首席专家。

李东瀛院士捐赠给“收藏工程”的手稿包括他本人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所写的4万页工作笔记。这不仅是他学术生涯的完整记录,也是中国稀土科学研究发展的完整历史记录。张莉认为这些手稿很珍贵。

目前,“征集工程”已征集到黄纬禄、王文才、刘健康等400多位院士和专家的7万多份手稿、信件等原始资料,20多万份数字资料和大量音像资料。

在这些资料的帮助下,徐光宪、吴、、罗、、卢万振等70多位科学家的传记得以出版,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出版。《树凯任天真:何传》、《今生情缘寄树与草:张宏达传》和《举重:徐光先传》也由东京科学出版社翻译成日文并在日本出版。

“毫无疑问,老科学家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采集工程”专家委员会的主任,杜祥万说,收集这些历史资料“可以帮助人们对现代中国科学家是如何成长的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同时让各个专业领域的人们了解自己的学科发展”

记录*科技进步的脚步

《两颗炸弹一颗星》袁学森的手稿记录了中国火箭导弹发展的重要历程。然而,另一位“两弹一星”郭永怀,为了保护记录热核导弹试验数据的文件,在遭遇空难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警卫一起作为保护罩,严密保护这份珍贵文件的安全。

在杜香丸看来,家庭和国家的深厚感情是中国现代科学家最大的共同点。“他们经历了从战争到民族复兴的过程,科学研究的道路也是崎岖不平的。但是,他们始终坚持以科学救国、兴国的愿望。他们始终把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责任,可以称之为国家的脊梁。”杜香绾说:“这种精神必须永远传承下去。”

这些科学家的手稿资料不仅是传承家国情怀的信物,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中国近现代科技进步的声音。

例如,古植物学家和地质学家李兴学院士一生都相信“好记性不如坏笔尖”。尽管他留下的一堆堆纸质手稿已经泛黄褪色,但他在华夏植物区系研究方面的重要成就,包括大型羽蕨和东亚晚古生代煤系,却从未被人遗忘,这些成就在国内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有机化学家江院士,为“收集工程”捐赠了1708份原始资料,其中包括他回国初期的科研论文、思考一些科学问题的工作手册、与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数千封通信,以及他高中以来记录的36份日记,共计2987页。这些手稿记录了他从美国华盛顿大学回国后对中国最高机密国防工程的重要贡献。他先后主持并成功开发了中国第一代氟橡胶和氟塑料产品。如今,这两种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此外,实验心理学家周宪庚先生、地质学家谢院士、院士、癌症遗传学吴院士等人也留下了丰富的文稿。张莉认为,这些完整而系统的史料不仅是他们学术生涯的完整记录,也是中国近百年来现代科技相关领域发生和发展的写照。

鼓励青年学生探索理性之光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收集和保存老科学家的手稿和其他学术材料是作为历史材料的“输入”。然而,这并不是最终目标,关键是要不断“出口”——让今天的人们“从历史中学习”,从而“变得明智”,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珍贵材料的价值。

“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和“*脊梁——著名科学大师宣传工程”是中国科协整理和“输出”这些史料的重要成果。

“科技梦、中国梦——当代中国科学家主题展”于2013年底至2014年初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为期一个多月,吸引了近3万名国内外参观者。“我长大后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继承前人的期望和科学成就的雄心”,“每个科学家都有成长的历史,其精华足以教育后代”...看完展览后,许多观众都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了五本书里。

“*的脊梁——著名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分别在清华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上演了以邓稼先、李四光等老一辈科学家为原型的戏剧,以“校友扮演校友,学生扮演前辈”的形式在青年学生中广泛传播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认为,这种形式“将教育引导与尊重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实现了思想教育的无声润泽”。

“他们传达的家庭和国家的感情对年轻学生的成长来说就像食物中的‘盐’一样不可或缺。”天津大学校长钟说,天津大学排演的话剧《后》,在很大程度上弘扬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为什么老一辈科学家能够坚定不移地追求科学真理。(记者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