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科学史专家眼中的学术手稿:“对话”大师才能更深刻理解科学

科普小知识2022-07-11 21:34:23
...

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中国科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张莉亲自翻阅了著名物理学家牛顿300多年前留下的手稿。当时她感到非常奇怪,“就像牛顿通过时间和空间和我说话一样”。

这种“对话”的感觉也反映在与科学家的信件、学术笔记、用过的实验设备和阅读他们的口头记忆的接触中。张莉认为,这些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实物告诉人们科学思想的逻辑和历史进程,从而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科学。

“历史是讲故事的,而这些对象是故事的具体承载形式。它能使读者直观地回到当时的情况,并能被看到和感动。”张莉说,这种方法可以激发人们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增加理解科学和科学家的兴趣。翔实的史料还为人们塑造了具体的科学形象,有助于人们理解科学精神的真谛,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从故事中创造潜能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科学教授李兴民在对皮埃尔·迪翁的研究中表明,这位杰出的法国科学家、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不仅善于从科学史中为科学哲学和他自己的科学研究找到支持,而且认为“要有效地创造新科学,就必须批判地理解科学和科学哲学”。

"历史因细节而生动,过去因个人经历而生动。"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史专家范鸿业认为,书信、日记、学术笔记等手稿是科学家个人学术生涯的真实记录,它们在字里行间的细微之处反映了科学家鲜明的个性和学术风格。

一些外国学术机构更早开始收集和展示科学家的历史资料。例如,201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成立350周年之际,该学会在互联网上公布了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研究手稿,包括牛顿关于多色彩虹产生白光的光学理论著作、富兰克林1752年确认闪电放电现象的论文,并展示了专家对牛顿、胡克、法拉第和富兰克林等科学界“大师”成就的评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马丁·里斯认为,这些手稿代表了数百年来许多科学家不懈的追求,代表了科学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它们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并更深入地看待它."

虽然起步不算太早,但近年来中国在科学家历史资料的收集和展示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在北京科技大学的收集基地,有中国近年来实施的“老科学家学术数据收集项目”收集的老科学家史料,数据柜已经满了。作为“藏书工程”的首席专家,张莉介绍说,这里的藏书条件与古籍相似。除了恒温恒湿、不受强光和强磁场影响的条件外,它还配有展览和阅读环境。目前,“在线科学家博物馆”已经开放,公众可以在网上看到这些历史资料。世界上第一个以科学家为主题的博物馆也在建设中,几年后它将坐落在北京北部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旁边。不幸的是,并不是没有这种东西。据中国科协有关负责人介绍,老科学家的资料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档案馆、图书馆、学校历史馆等机构,大部分资料分散在老科学家的办公室或家中,缺乏系统整理和长期保存条件。"我们可以从历史中了解兴衰。"在医药化学家谢玉元院士看来,这些著作“不仅有助于历史学家找到中国近代史上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发展脉络,而且也为后人提供了借鉴”。这一珍贵而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今后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记者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