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北大校长林建华:高校校长要“做”而不是“当”

科普小知识2022-07-11 22:27:16
...

北大校长林建华:高校校长要“做”而不是“当”

NPC大学副校长兼校长林建华接受了杜南的采访。

全国两会高端访谈

林建华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任职后先后担任重庆大学和浙江大学校长。他于2015年回到母校。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两年时间里,林建华一直致力于推动大学改革,被认为是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大学校长之一。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接受了杜南的专访,就当前教育热点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改革经验。

“双一流”激励高校思考办好学校

杜南:今年,“双一流”高校建设将全面启动。从985和211到“双头等舱”,对北京大学会有什么影响?

林建华:“双一流”对北京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双一流”更现实,能调动学校的积极性。过去,“985工程”和“211工程”对高校有很多限制,要求它们提前搭建平台和设计开发计划,上市学校不会被取代。

不是现在,“双一班”已经给了学校宽松的建设自主权。由学校自己决定设立什么学科以及如何组建教学和研究团队。最后,由第三方对学校的最终建设成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其是否符合“双一流”的要求。在引入竞争机制的过程中,好学校会进来,坏学校会出去。

只有这样,高校才有精力去思考如何发展好学校,使之更具特色和不可替代性。因此,我认为最终的效果可能比“985工程”和“211工程”更好。

杜南:985年和211年最有争议的问题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双头等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林建华:“双一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一些大学的水平和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确实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影响这件事的因素很多,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但这不是“双一流”计划的任务。

我曾经建议**应该支持一些西部大学的发展和建设,以提高西部大学的资助水平。目前,**支持的机构在东部更多,在西部更少。西部地区的教育越薄弱,**的支持就越少,教育就越不平衡。

杜南:在你看来,你如何调整教育资源的分配?

林建华:除了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平衡教育资源。例如,博士项目和硕士项目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布局。不能说西部地区相对落后,没有这些教育资源,发展就更加困难。

我一直认为教育是区域性的,教育资源应该按地区分配。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高等教育是地方*,教育资源配置相对均衡。大学的更大作用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校企收入不是北京大学的主要收入

杜南:今年的大学改革将开启“校企分离”。你怎么想呢?

林建华:我赞成。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走,这样我们就能更专注于自己的事情。

这所大学的使命是培养人才。我们一再强调,北京大学应该坚持创新的原则,引领未来。这是为了激发每个人的责任感,建立共识,共同努力创建一个世界级的大学。因此,学校首先要做好学术研究,用学术成果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要经营自己的企业。包括科研转化,也应该以知识产权转让的形式进行。我们将允许教师在未来与企业进行更多的合作。

杜南:北京大学有多少校办企业?

林建华:几十个。我现在记不起确切的数字了。虽然这些企业名义上由学校管理,但它们必须作为企业经营,学校也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杜南:校企分离后,北京大学的首都不会受到影响?

林建华:学校和企业交给学校的资金不是很大,影响也不大。当然,学校希望有更多的收入,但校企收入,包括未来知识产权转让的收入,永远不会是主要收入。如果这是创收的方式,学校就会变黄。

目前,许多新技术是由北京大学开发的。例如,北斗系统中最关键的原子钟是由北大教师开发的。北大没有收到任何钱,但我们仍然很高兴,因为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赢得了声誉。

学生的*“流动”迫使学院和院系进行改革。

杜南:回到北京大学后,你一直致力于推动全面改革。改革的最新进展是什么?

林建华:进展还是不错的。近年来,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学科调整、治理结构和资源配置五个方面推进综合改革。

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人才。我们建议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经历,不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是为了调动学生内部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成为引领未来的人。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着力于实施一种将普通教育和本科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允许学生在整个学校*选择课程和专业,并允许学生*“流动”。

杜南:学生们“搬家”了吗?

林建华:改革是上学期才开始的。主要的选择是在今年的秋天,在那个时候可以看到变化。一些部门已经感受到了压力,如考古、文学、历史和哲学,以及地对空大学,试图提高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学习经验。经济管理系的各个部门也在努力工作,学生的“流动”也给他们带来了压力。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学生的“流动”会使各系产生紧迫感,从而更鼓励教师关注和吸引学生。

杜南:这是引入竞争机制迫使大学提高教育质量吗?

林建华:这让部门和老师也很有热情。为了吸引学生,一些高校从一年级开始就对课程进行了调整,如带学生进行野外实验,与其他相关专业合作开设跨学科课程。简而言之,他们试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潜力,让更多的学生喜欢这个专业。

杜南:你一直在呼吁高校去行政化。在北京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中,院长的行政级别被取消了吗?

林建华:据说去行政化很容易被外界放大。换言之,实际上是让教授和学者更多地参与学校发展和学术治理,这是北京大学努力的方向。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设立了各种部门和学术委员会,让教授在专业问题上发挥更多的作用,以便学校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从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到北京大学,我一直在提出一个口号“近者快乐,远者来”,让老师们觉得学校是他的家,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

我们应该“成为”校长,而不是“成为”校长。

杜南:从重庆大学到浙江大学,再到北京大学,你为什么总是想着改革?

林建华: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学会当总统”,引用了南加州大学前校长的一个故事。当他年轻的时候,他被允许参加一个专门为培养未来大学领导而设计的青年实习项目。一位资深学者告诉他,许多人想“成为”大学校长,但很少有人真的想“成为”大学校长。这意味着许多人只有校长的形象,但他们并不真正想提高学校的价值。

因此,没有必要成为“校长”,最好从事学术研究。然而,做校长还是有意义的。我们这一代人仍然对教育有感觉。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的进步以及我们的差距和问题。我认为我们不仅应该考虑校长的光环,还应该考虑如何让学校变得更好。

杜南:即使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批评?

林建华:我认为我的方法和思维有问题,不管是批评、困难还是失败。作为校长,你已经有了资源和权利。虽然你会面临一些外部的限制,但你仍然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来解决问题,把学校办好。

杜南:北京大学、重庆大学和浙江大学推进改革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林建华:北京大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改革和做事会更加困难。北京大学不能凭命令做事。我曾经开玩笑说,如果北京大学校长有一个特别有利于学校发展的项目,他一定不能下命令,这肯定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但是,如果你首先与学者交流,让他们理解你的想法,让他们提出这个项目,然后学校会提供支持,那么这是可以做到的。

这可能是北京大学和其他学校最不同的地方。这也是北京大学的一种文化。不是校长独自阐述他的观点,而是学者主导的思想碰撞。

素描

林建华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

●1955年10月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党员,1973年11月参加工作,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研究生学位、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后,他留在北京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北京大学的院长、教务长和常务副校长。

●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他担任重庆大学校长。

●2013年6月起任浙江大学校长。

●自2015年2月起,他一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采访人:记者程见习记者姜林

照片:杜南记者陈伟斌

作者:文成帝

链接:13723.htm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7-03/14/content

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