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汶川泥石流伤亡“元凶”以山洪为主

科普小知识2022-07-11 23:58:01
...

汶川泥石流伤亡“元凶”以山洪为主

汶川泥石流伤亡“元凶”以山洪为主

汶川泥石流伤亡“元凶”以山洪为主

汶川泥石流伤亡“元凶”以山洪为主

汶川“8.20”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现场(谢红拍摄)

这两天,媒体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汶川。

记者从四川省阿坝州应急管理局了解到,截至8月22日16时35分,汶川“8.20”暴雨、特大洪水和泥石流已造成10人死亡,27人失业。

自8月20日零时起,四川省汶川县暴雨已基本转为暴雨,最大降雨量达到65毫米,22个危险区域发生山洪预警,8个乡镇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

为什么泥石流对汶川情有独钟?为什么要调查这场灾难?《中国科学》立即联系现场研究人员解释了这场灾难。

下雨可能是主要原因。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邹强在接受《中国科学日报》采访时,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场调查。在谈到这场灾难性灾难的原因时,他说:“降雨和地震灾区的叠加,几种特殊条件和灾害类型的有机结合,导致一些灾区形成了灾难性的山洪和泥石流。”

“持续的暴雨导致当地泥石流沟中松散的固体物质开始形成,形成了这场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邹强说,这场灾难的主要原因是暴雨导致土壤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作为一个灾害频发的汶川,泥石流事件和以往的地震似乎也是分不开的。据监测,汶川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无论是“5.12”汶川地震还是“8.8”九寨沟地震。

他介绍说,根据世界各地的经验,地震后形成了大量的泥石流物质,导致后期持续暴雨下泥石流的规模和频率增加。此外,这座山在地震后遭受了“内伤”。当破碎的地表遇到暴雨或相对较大的地表径流时,就容易发生山体灾害,如泥石流和滑坡。换句话说,在多次受到强烈地震的影响后,汶川当地的山显然不再像过去那样“坚固”。

然而,生活用水系统的河床被泥石流淤塞抬高,泄洪能力下降,这也是灾难的“元凶”之一。

据邹强介绍,“5.12”汶川地震和“8.8”九寨沟地震都破坏了汶川所在的岷江上游的斜坡,导致松散物质急剧增加,汶川河床不同程度地上升。但是,河床抬高后,河流的流速和过水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监测数据显示,此次暴雨期间,岷江干流华能太平驿电站下游出现了河流拥堵和短期堰塞湖,导致岷江附近河段水位上升约15米。无论是华能太平驿电站下游受阻,卧龙地区龙潭电站危在旦夕,还是省道303、国道213、国道317、杜(都江堰)温(汶川)高速中断,都不同程度地与山洪泥石流爆发有关。

泥石流灾害“习以为常”

据了解,这次泥石流事件在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甚至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是“正常”的。

早在2008年,从5月13日晚至5月14日凌晨,汶川遭遇暴雨,全县发生16起泥石流。岷江形成了一个堰,这条河改变了它的路线。平武县发生内涝。北川故县的洪水过去了,汶川县映秀镇的洪水进入了。全省至少有三个遭受“5.12”地震重创的村镇失去了电力、交通和通讯,再次成为孤岛。

2010年8月13日,四川的暴雨再次引发了几次灾难性的山洪和泥石流,尤其是在地震灾区。截至8月19日17: 00,初步统计显示,全省14个市(州)、67个县(市)、576万人受灾,发生75起大规模山体灾害(包括30起山体滑坡、6起崩塌和39起泥石流)。

“汶川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是典型的中高山峡谷区,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岩体稳定性差,山体和河道中有许多松散物质。一旦受到暴雨的刺激,很容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谢红分析了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频发的原因。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王娇博士报告说,灾区河流淤积和道路侵蚀严重,对少数民居影响很大,转移工作仍在继续。“我们现在在映秀,明天将去卧龙、耿达等地继续对山洪泥石流进行详细调查。”她说。

灾难点管理刻不容缓

“根据现场调查和分析,这次灾难中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山洪。此外,泥石流还对住宅和道路造成了严重破坏。”谢红告诉《中国科学报》,他观察到了“5·12”地震后国家投资的两个泥石流沟,发现它们在这场灾难中发挥了安全稳定的作用。不受降雨影响的泥石流的发生足以证明国家对灾害的人为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

他说,这次汶川发生了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重大山体灾害。虽然气象部门已经发出了预警和通知,但它应该更加关注暴雨和由此造成的山地灾害,特别是尽快疏散危险地区的人员。

为了预防此类山地灾害,谢红表示,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强群众预防体系的工作。“做好宣传教育非常重要。群众应多了解山地灾害的预防知识,熟悉分级预警信号,了解防洪应急预案,掌握科学的防灾避灾方法,开展模拟避灾演练。”

此外,灾害现场的管理也很紧迫。例如,应组织人力和机械及时清理堵塞河道和沟渠泄洪段的淤积物,并使用沙袋和铅丝网填充危险村庄和泄洪河段的固体材料进行紧急加固和维护。所有这些都是防止山洪和泥石流的有效手段。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这一脆弱地区居民的人身安全,各级自然资源部门派出了来自4个专家工作组和5个专业小组的100多名技术专家,在现场开展应急技术支持工作。据了解,由于监测和检查工作到位,预警信息及时发布,以及果断的避灾举措,已成功避免了6起山地灾害,涉及3032人可能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