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未来地球”见证中国基础研究走向亚洲

科普小知识2022-07-12 08:32:57
...

“泰国专家已经参与了我国九龙江流域的现场调查。我们的专家今年将在泰国集中安排现场调查和取样工作。双方已经迈出了合作的第一步。”清华大学的杨大为教授告诉《中国科学》。

5月8日至9日,参加了中泰可持续发展合作研究项目组启动会议,刚刚从厦门回到北京的杨大为是项目组协调工作组组长。该计划也见证了中国流域研究走向海外和走向世界的起点。

“中国在“未来地球”框架下对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仅在中国境内,而且将来肯定会出国参加全球性问题的研究。没有伙伴,就不可能着陆。”杨大为说道。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推进,中泰两国不仅提升了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等领域的合作,而且在科研领域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流域可持续发展是其中之一。

亚洲的共同挑战

“未来地球”是由国际科学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发起的全球科学计划。其目的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研究方法、技术和方法。厦门5月8日的启动标志着“未来地球”框架下的中泰“流域科学与可持续管理”合作计划正式实施。该计划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委员会”)和泰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共同支持和实施。这也是自1992年以来两个机构在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第一个合作计划。

杨大为指出,亚洲位于季风区。主要特征之一是频繁的洪水和干旱,加上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和人口众多造成的生态退化,其中许多都是上帝给亚洲带来的共同问题。

泰国也遭受干旱和洪水灾害。旱季和雨季的交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的干旱引起了全国的关注。那一年,泰国也受到干旱的影响。泰国一年四季都能种三季水稻,但一年只种了两季。

“可以说,泰国的经济受到气候变化的极大影响。”杨大为指出,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还有许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中泰合作将提高对这些问题的科学认识,进而提供政策建议。

互利共赢

据悉,第一批中泰合作研究项目为期四年,将重点关注气候变化下流域水文过程、流域水害风险评估和适应性流域管理对策等关键科学问题,并将对中国九龙江、泰国昭平河、沐河等典型热带亚热带流域进行对比研究。

杨大为表示,通过合作,双方可以交流信息,泰国提供的大量第一手信息将有助于中国科学家开展比较研究,从而加强对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认识。

据报道,九龙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流域,面积15000平方公里。去年的台风和暴雨给下游的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昭平河流域是泰国最大的河流,约占泰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这是泰国的母亲河,但也是一条容易发生灾害的河流。首都曼谷也遭受了洪灾。此次在厦门举行的启动会上,泰国水利管理部门负责人强烈表达了泰国在防灾减灾和洪水预报预警方面的迫切需求,希望将中国先进的研究方法、设备和软件工具引入泰国。

杨大为表示,基础研究成果的产出不应被低估。“预测模型和预警系统能否有效建立,取决于对科学规律的理解。我们希望中国的科研成果能够通过合作在泰国落地生根,为泰国人民服务。”杨大为说道。

从“一带一路”到国际

中泰互利合作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一个重要焦点。在基金委员会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促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也是优先事项之一。2016年,基金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网络建设和实质性合作。

杨大为认为,中泰联合启动的“流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管理”合作计划,将进一步夯实中泰合作发展的基础,促进中泰科技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年轻科技人才,提升两国科研的国际影响力。

过去,泰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在流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方面与日本开展了更多的合作。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的科研实力有了很大提高。杨大为认为,随着国际合作的增加,中国在亚洲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也将得到提升。

“科学研究的竞赛和体育竞赛是一样的。在这个竞争领域,泰国有许多合作伙伴。最终的赢家取决于对科学的贡献。”杨大为说道。

同时,他认为该计划体现了两国开放合作、包容发展、互利共赢的价值观,希望为中国和“一带一路”路线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开展科技合作和研究提供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