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川大校长李言荣:一流本科教育重在三个突破

科普小知识2022-07-12 10:18:45
...

■我们的记者王志康

人才培养是一所大学的基础,而在人才培养中,核心是本科人才培养,因为它是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管理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自2015年8月提出以来,首批名单将于2017年9月公布,《关于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将于今年8月发布。中国“双一流”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学术界和产业界从未停止过思考和讨论。

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界也形成了一个普遍共识,即一流的本科教育是建设“双一流”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

对此,在今年6月召开的改革开放40年来的第一次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反复强调,“要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强一流本科教育。一流的学科并不意味着一流的专业。一流大学的建设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培养人才,建设一流专业。”

关于如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李在接受《中国科学日报》采访时表示,只有弄清一流本科教育的特点和当前我国本科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找到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突破口。

一流本科教育的三个特征

在国际社会,拥有优秀学生、学术精英、高端成就、国际声誉和一流服务一直被公认为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然而,纵观国外一流大学,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无论是专科还是综合大学,都把本科人才的培养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

李认为,人才培养是一所大学的基础,而在人才培养中,核心是本科人才培养,因为它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管理能力和综合实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那么,如何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培养一流的本科人才呢?

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站在未来20到30年的角度,看看今天如何培养人才。在未来的20到30年里,今天的大学生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届时,中国的发展建设和参与世界竞争的能力将取决于他们的表现。

“从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中国将处于什么样的国际地位来判断,今天的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睁开眼睛。在未来,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是绝对必要的。”李说,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是一流本科教育最重要的特点。只有具备了这一条件,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有基本的信心站在国际舞台上。

然而,他也认为,拥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只能确保他们能够站在国际舞台上,但不能保证他们表现出色。因此,除了专业知识背景,沟通和表达能力变得尤为重要。换句话说,他们既能听又能说。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发挥主导作用。这也是一流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李还说,自上个世纪初以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科学的理论突破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和DNA双螺旋生命科学的建立。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信息论建立以来的60多年里,一直没有重大的理论突破。目前,所有学科都划分得很细,这些单一学科的人才培养不能适应未来一流大学的建设。因此,人才培养必须走跨学科、知识整合和技术整合的道路。这是未来科技的增长点和创新点,也是中国走向舞台中心的机遇。同时,它也是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长期以来,受企业创新能力弱和社会发展需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结合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承担了大量任务,导致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尤其是对本科教育重视不够。

“现在,中国的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的大学,拥有越来越多的可以与欧美相比的仪器和设备。人才不断聚集,教师待遇不断提高。学院和大学不再是一个食物和衣服问题被解决,本科教育挣扎的时代。现在也是回到本科教育的时候了。”但是,李指出,在本科教育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许多大学教师对人才培养没有足够的热爱。他们认为这是一份工作,而不是自己的使命。你知道,在高校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

第二,虽然教学和科研对高校都很重要,但目前教师在科研上投入较多,在教学上投入较少。要么花更少的时间,要么把教学当成一项任务。应该注意的是,教学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师生互动太少。基本上,老师说,学生听,课后离开。教师能否与学生互动,最终取决于教师是否以学生的发展、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还是只考虑自己的发展而忽视学生。只有热爱教育事业并把它作为知识来学习的教师才是好教师。

"四川大学在师生互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李介绍,四川大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课堂革命”为出发点,改造智能课堂。它组织了25人的班级,设置了“探究-小班”教学,全面实施了“启发式教学、互动交流、探究式讨论”的课堂教学改革。它真的意识到学生们“抬起头,坐在前排问问题”。

进入、过程和退出的突破

谈到本科人才培养,它包括三个阶段:招生,培训和毕业。在李看来,这也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三个突破口。

”事实上,“双一流”大学的性质在招生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可以说,这些学校的学生都很优秀。”李说,要善于发现人才,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类,实行大规模招生和培养。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就不能凝固。

他解释说,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接受应试教育。他们不太了解大学,大多数人也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专业。因此,大学应该实施大规模的招生和培训,让学生能够尝试和了解更多,找到他们真正的兴趣点,然后选择相应的专业。“与此同时,有必要为学生们搭建一座提高专业水平的桥梁,这样那些需要的人可以离开,那些不适应的人可以回来。当然,混乱也应该避免,太多的学生不应该集中在同一个专业。但总的来说,必须有这样一种容错机制。”

至于训练过程,李认为可以从课堂内外看到。过去,在教室外面经常被误解为拖延时间,而这经常被忽视。但事实上,如果学生不加入学校的各种俱乐部,热爱艺术来陶冶情操,热爱运动来锻炼身体,生活就会变得单调。但是,一流的本科人才应该全面发展,应该从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向全人型人才培养转变。

“在课堂上,课程体系应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和未来需求同步,注重跨学科、知识整合和技术整合的课程改革。”李表示,过去的人才培养大多是以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为基础,建立课程体系。现在,要培养未来的领军人才,就要理清各学科的核心点和跨学科的核心点,用主要精力研究核心点,用其他课程的知识拓宽视野,塑造思维方式和逻辑习惯等。

同时,还应该有一个质量保证体系。例如,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特别是具有各种国家称号的杰出人才,因为在一所好的大学里,如果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或不与本科生交流,本科生就可能享受不到大学的高质量资源。“说白了,质量保证体系就是规定行动,是我们老师要遵守的底线。”

关于毕业出口,李说,为了培养一流人才,应该鼓励学生继续深造,特别是出国深造,以便开拓国际视野。当然,本科生毕业后也可以直接参加工作,但这不应该成为一所好大学的主流,因为从未来成为各行各业领军人才的概率来看,很明显,那些上过研究生院的人,尤其是博士生,比本科生高得多。

制度保障是不可或缺的

在了解了这些特点、问题和突破点之后,李认为,要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尤其是一流的本科人才,制度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在确保真正投入之后,激励和约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他说,在四川大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是为优秀的老、中、青年教师设立“三个教学奖”,即优秀教学奖、星火校友奖和五梁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奖项分为100万元和50万元。致力于一线教学的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教师,以及在课堂内外与学生互动的优秀典型教师。

“一所学校是否重视本科教育取决于本科教育投资在学校中所占的比例,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李说,从理论上讲,这个比例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一所大学的所有经费都与本科教育有关,如后勤、基础设施等。,但仅用于本科人才培养的经费仍可计算,例如,四川大学每年在这一项目上的支出不少于6亿至8亿元。“我相信,这笔资金在未来会越来越多,但如果把教室改造等其他费用包括在内,这笔资金会更多。”

自2012年起,四川大学正式启动“智能教学环境建设工程”,投资2亿多元全面推进“课堂革命”,建设了多窗口互动教室、多屏讨论教室、在线互动教室、手机互动教室、灵活多变教室、远程互动教室、专业讨论教室等7种类型的400多个智能教室,占教室总数的80%以上。

但李也指出,目前仍有不少高校不愿意在本科教育上投入大量资金,因为与抓科研、引进各种职称的人才相比,本科教育见效太慢,甚至需要几个学校领导的坚持才能见成效。“这就要求高校领导要有一定的远见和魄力,还要抛弃功利心。我不必为成功负责,也不必意识到本科教育是大学最重要的东西。”

《中国科学报》(2018-09-18第五版《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