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汪品先院士:民族复兴必须立足海上

科普小知识2022-07-12 10:25:41
...

汪品先院士:民族复兴必须立足海上

这是我们的记者黄鑫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在“上海市科协论坛”科普讲座上说:“中国在过去100年到200年的衰落始于海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须以海洋为基础,这是建设强大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

他特别强调,海洋的发展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建设海洋强国,不仅要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和海洋实力,还要增强软实力——增强海洋意识。“振兴中华,必须弘扬海洋文明,把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结合起来。”

王认为,当代海洋经济的文化背景是西方海洋文明。中国长期缺乏海洋意识有其历史根源。首先,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这不同于起源于地中海的欧洲文明。与此同时,中国近600年的“禁海令”加大了两者之间的差距。这种差异渗透在各个文化领域,也深刻影响着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

从王的观点来看,人类长期以来只接触过部分海洋表面,对深水和海底知之甚少。人类关于海洋的绝大多数知识来自最近几十年。被平均深度为3700米的水隔开,人类不知道深海地形和月球背面。在过去30年左右的时间里,科学研究发现海底最初是“渗漏的”。不仅有形成金属沉积物的“热液”和让可燃冰逸出的“冷泉”,还有不依赖光合作用和海底“深层生物圈”的“黑暗食物链”。

“恐怕海洋拥有超乎人类想象的资源。可燃冰水合物的能量超过了地球上的总能量。”王说,海洋科技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海底观测系统将各种仪器放入深海海底,并通过光缆将其连接到岸上,对海底进行长期实时原位观测。在海底建设观测网络相当于在海底建立“气象站”和“实验室”,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

海洋高科技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前提。尽管中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王说,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底观测网络。2009年,中国科学家还在东海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小型潜艇观测和试验站。此外,同济大学实验室的计算机已经可以观察到加州900米深的海底。

传统的海洋经济是在海面上,这被称为“鱼和盐的好处,船和船的便利”;然而,当代海洋经济已经扩展到深海海底。世界海洋经济产值的50%以上来自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气。对此,王表示:“海洋是一个大国在过去500年崛起的关键,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点。21世纪中国的振兴将不可避免地是一个提高海洋意识和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

“如果以大陆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中华文明能够与海洋文化相结合,未来将是无限的。”王说,人类文明的历史潮流表明,海洋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学新闻(2014-12-18,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