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写在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纪念日:为民族贡献精神财富

科普小知识2022-07-12 10:26:31
...

写在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纪念日:为民族贡献精神财富

西南联合大学校门

在抗日战争年代,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中国大学和学者继续唱个不停,保持学术实力,延续文化命脉,培养急需的人才。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爱国精神让世界颤抖,让鬼魂哭泣。中国知识分子也以昂扬的姿态表达了他们打赢世界抗战的坚定信念,成为那个时代的强音——

11月1日,西南联合大学在北京大学举行纪念大会,庆祝建校80周年。

彭培云,西南联合大学最年轻的校友,现年88岁。当她走向会场时,她告诉记者:“今天是西南联合大学成立80周年。我非常高兴和兴奋!”

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建的大学。它诞生于战争,存在不到9年,但它对中国及其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人们经常会问,为什么这所大学取得了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培养了如此多的人才,为什么它被誉为“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因为在这个国家危机时刻,这里的经济条件极其困难,教学设备极其简陋,经常遭到敌机的骚扰。

今天,在党的十九大闭幕之际,面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夺取新时期中国特色*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面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重要任务,探索西南联大精神,学习其优秀传统和成功经验,在新的伟大时代不断完善和发扬,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中国精神是一流大学的使命

严丰走了几千里,镇干把树枝搬到了春城。

茅草屋顶覆盖着雨水和露水,泥巴被用作听书的房间。

风吹着琴弦,吟诵着从前的颜。烧完药膏后,他看着那个年轻人。

八十周年纪念恰逢一个繁荣时期,有两个梦想和一万年的春天。

这是1941年西南联大校友、著名作家、书法家马识途为西南联大成立80周年写的贺词。今年102岁的马识途虽然未能出席会议,但他特意用手书框起贺词,向一起度过青年时光的西南联合大学同学表示敬意。这首诗记录了当时和现在,深深感动了出席会议的37位西南联大校友。除了彭佩云,他们都90多岁了,其中吴大昌已经100岁了。

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于1937年8月。同年11月1日,原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在长沙复课。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危机处于风口浪尖,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南迁,继续其教育和文化生命线。他们最初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的名义在长沙成立,并在一个学期后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一年后,这三所学校回到平金继续他们的学业。

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继承了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的“爱国、*、科学”的光荣传统,并在抗日战争年代发扬光大,形成了大学最宝贵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正如西南联合大学校歌的歌词所说,“当所有的琴弦都在山城吹响时,那种感觉充满了焦虑”。在秋高气爽的时候,西南联大全体师生都充满了救亡图存、团结一心、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华、、黄自清等人听到祖国被侵略的消息后,放弃了国外的研究和工作,毅然回国教书。尽管书籍和仪器短缺,生活条件艰苦,但联合国大会校舍内的学习和研究气氛是前所未有的。老师们研究严谨,教学孜孜不倦。学生努力学习,努力学习。老师和学生也携手穿越山川进行社会调查或实地考察。学者们在烛光下写书。在西南联大期间,完成了冯友兰的新理学、华的素数论、周培源的乱流论、的多分子振动谱与结构、唐永通的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论、杨的《徐世禄凤龙》、熊十力的《新唯心主义》、金的《知识论》等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

尽管炮火猛烈,中国的大学和学者们继续歌唱,保持他们的学术实力,继续他们的文化命脉,培养急需的人才和开拓内陆空间。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爱国精神让世界颤抖,让鬼魂哭泣。中国知识分子也表达了他们以昂扬的精神赢得世界抗战的坚定信念,成为那个时代的强大声音。

秘书长*在他的第19次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振兴国家,带来繁荣。文化增强了国家。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西南联大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源于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也源于他们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高度信任。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刻、最持久的力量。在新的时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大学的崇高使命,更好地建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观和中国实力,为国家贡献爱国主义精神财富,也是中国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养一流人才是一流大学的核心。

在纪念大会开始之前,当杨振宁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他首先谈到的是西南联合大学校歌中的一句话:“耻辱将永远持续,雪将会降临。”中国的发展需要杰出的人才”。杨振宁说:“今天,我们正在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现在远不止如此,我们需要更多的“杰出人才”。我认为今天在北京大学举行这个纪念会议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希望学生们了解西南联合大学的成功,并以此为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创造自己的伟大成就。"

西南联合大学前后九年,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大师、杰出的学者和有才华的人。据统计,截至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173人是联合国大会的师生,在23名“两枚炸弹一颗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8人是联合国大会的师生。联合大学的学生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联合国大会师生中,黄坤、刘东生、叶笃正、吴正毅、郑哲民先后获得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

西南联大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也有许多杰出的人才,如作家、汪曾祺,语言学家朱,哲学家王子松、黄方森、任,经济学家刘国光,英语教育家、李福宁、,以及翻译家许渊冲。

西南联大仍有一大批成为**的人才,如费孝通、华、宋平、王汉斌、彭佩云、朱光亚、钱伟长、孙福伶等...

西南联合大学有8000名学生,其中大部分在大陆。生活在*和海外的1000多人中,也有许多一流的学者和专家。

作为一所战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在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和教育界都十分关注对该学派的研究。一位在西南联合大学学习了20多年的美国学者曾经说过:“虽然这个国家从外国吸取了很多东西,但中国人民可以为他们的现代教育制度感到骄傲。此外,不到半个世纪以前,一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是可以产生的。这所大学的遗产属于全人类!”

在美国知识界,长期以来有一种说法,“中国有30年历史,西方有1000年历史”。在西方,从中世纪到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到一流大学的诞生,历时1000年。在中国,从清末的史静大学堂到像西南联合大学这样的一流大学的诞生,仅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在抗战大后方极其艰难的环境下,西南联大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一流人才。西南联合大学创造的奇迹对当前一流大学的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今天的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应该发展自己的事业,为人民做出杰出的贡献”。西南联合大学校歌中的庄严誓言凸显了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同时,也必须肩负起培养一流优秀人才的责任。

哈立德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

回顾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我们会看到许多美好的回忆。与华、等教授相互欣赏;父子之间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回顾,比如杨武之和杨振宁;更重要的是,学生们感谢他们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语境继续,教学是互利的。从个性、知识和风格的各个方面来看,联合国大会的老师和学生们都锻造了大会的精神,让人们看到了大学灵魂所依赖的主人。

梅贻琦在1931年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说中说:“所谓的大学并不意味着有建筑,而是有大师。”这句话适用于后来的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没有“大楼”,但“硕士”的数量远远低于普通大学。抗战前,这三所学校已经有了大量的人才。联合国大会成立后,出现了更多的大师和一大批著名的专家。自然科学方面,有、、、赵方雄、华、吴、王竹溪、周培源、、、、黄自清、曾昭伦、杨世宪等。人文学科包括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杨振生、向达、罗昌培、罗勇、王力、冯友兰、唐永通、金、钱钟书、沈从文、费孝通等。他们大多数是著名的科学家和学术领袖,但面对国家的灾难和生活的困难,他们贫穷而快乐,严谨的研究,致力于研究,写作书籍和理论,不知疲倦的教人和坚持不懈的为国家培养人才。在他们的人格和知识的熏陶下,学生们以世界为己任,努力学习,救国救民,努力学习。可以说,联合国大会师生的精神面貌是修身养性成功实践的体现。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培养德才兼备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道德修养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一所大学只有不断培养出大量智力和道德上的优秀人才,才能被评为一流,真正有能力培养人才。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紧紧围绕道德,培养人才,大学的卓越才能生根发芽。

(北京,11月1日,记者王庆欢)

阅读更多

为纪念西南联合大学成立80周年,近40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