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征镒: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
■我们的记者张文文,我们的见习记者张晶晶
当一个人去世时,人们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来怀念他或她。一些人哭泣,一些人竖立纪念碑,一些人沉默不语。
当一个人死了,世界也以同样的方式把他或她送走。山川寂静无声,湖泊和海洋波涛汹涌,风也慢慢老去。
"如果我死了,请在我的坟墓上种一棵树."当死亡和绿色结合在一起时,悲伤似乎浇灌了树木。
他是世界著名的植物学家,但他家里没有一株植物。几乎所有生长在这个星球上的生物都印在他的脑海里。也许世界上没有人像他一样痴迷于植物,但他给我们留下了这种感觉。
6月20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吴正毅在昆明逝世,享年97岁。
"最初,山脉和河流对植被极其重要."这句话出自西汉著名辞赋家梅城的《七绝》。意思是:陈说,山川之源是一切树木和植物的起源。这是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基石,也是中国植物学家的毕生追求。吴正毅题写的这八个字静静地躺在植物园足球场旁的一块透明石头上,这八个字也许是对他最好的赞美。
6月26日,吴正毅追悼会举行。他的朋友、学生和同事从世界各地回来向这位毕生致力于植物研究的老人致敬。在昆明殡仪馆,2000多名各界人士为吴正毅送行。
、*、张德江、于、、张等**送来花圈,秦光荣、李继恒、等省市领导到昆明殡仪馆为吴正毅送行。
尽管吴老已经去世,但他对世界的追求、严谨的工作和创新精神是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李德洙无法掩饰自己的悲伤。作为吴正毅的第一个博士生,他认为人类都有疾病和死亡,但吴正毅的精神是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终生财富。
植物“活词典”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资料室的一角,摆放着多年来研究人员积累的植物卡片,其中有3万多张是吴正毅自己制作的。从1938年到1948年的10年间,他默默地抄写并整理了现代著名植物学家秦仁昌等人从国外带回的所有植物标本的照片。这些卡片的总重量超过300公斤,为后来的《中国植物志》的编纂提供了基本依据。
在没有电脑和打印机的时代,所有这些都是手工完成的。在手掌大小的卡片上,吴正毅清楚而认真地写下了每种植物的拉丁文学名、发表时间、文章名称、发现者、标本编号和模式标本照片。
在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任教时,条件极其艰苦,但吴正毅在茅草屋里建了一个标本室。这个房间里有20,000多件标本,是用破木箱和外国油罐建造的。吴正毅还在云南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察,并和几名年轻教师一起在昆明郊区的一座土地庙里作画和印刷。花了三年时间才出版了《滇南草药地图集》的石版。
作为一名教师,吴正毅经常向学生解释八个字的含义“山川原生,草木极生”。他希望年轻的学生能够抵制现代社会的浮躁气氛,冷静下来,脚踏实地地做研究。然而,似乎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在头脑中储存如此多的信息。
1983年,吴正毅一行访问英国。在大英博物馆,英国工作人员希望邀请中国植物学家来鉴定一些植物标本。其中大部分是清代英国驻华大使在中国收集的,尚未确定。
吴正毅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了标本,并立即给出了每种植物的拉丁文学名、它们的科、属、种、地理分布、文献记载、资源开发的意义等。他非凡的记忆力和渊博的植物学知识使英国人对这位东方学者竖起了大拇指。
算上中国植物学家,吴正毅是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人。他命名或参与了1766种植物的命名,以他为代表的三代中国植物学家彻底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人命名的历史。
他还被中外同行誉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和“植物计算机”。可以列出每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及其科、属、种和地理分布。
摔跤很好
吴正毅有五个兄弟。这两兄弟是著名的医学家吴和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吴。两个弟弟是著名的文学和历史学者,歌剧科学家吴(郑铸)和高级工程师吴。
1916年,吴嘉熙获得第三名,并被命名为郑毅。从小在书香门第长大,他非常喜爱植物,从小就开始阅读清代吴的《植物名实考》和日本的一些植物指南。在“看图片和识别物体”的同时,他们也开始收集标本和识别物体的名称。从那时起,它们开始依附植物。
1937年,吴正毅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留校任教。七七事变后,他随清华、北大、南开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迁往昆明。他被红土高原独特的土壤、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复杂多样的植被景观深深吸引。1958年夏天,已经过了建党年的吴正毅决定举家迁往云南。许多人不明白他为什么选择去偏远地区,因为他已经在首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吴正毅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我希望我能专注于我热爱的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除了充分利用云南的自然条件外,还为在云南建立研究所、研究室和许多自然保护区做了大量工作。
1958年,吴正毅向国家提出在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区,并提出在云南建立24个自然保护区的计划和具体方案。1999年,他提出了建立国家“野生动物种质资源库”的设想。由于这些前瞻性的概念性建议,云南仍然是中国可以享受最多动植物的地区之一。
西双版纳是云南植物种类最多的地方,也是吴正毅学术考察最频繁的地方。在雨季,泥泞的红土总是让扁平足的植物学家遭受磨难和跌倒。每个人都给他起了个绰号“摔跤冠军”,但吴正毅并不在乎。他笑着说,“摔跤很好。有时候摔跤会发现新的物种!”
90岁重返江湖
吴正毅游遍了全国。60多岁时,他还坚持到湘西、青海和东北地区游览,两次进入*和*,重游祖国山川,考察全国植物区系分布,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现存植物的种类和分布问题,弄清了中国植物资源的基本家庭背景,提出了被子植物“八纲系统”的新观点。
他编纂的书甚至更多。大多数是植物学的经典作品。代表性专著包括《中国植物志》(中英文版)、《云南植物志》和《中国植被》。在他80多岁的时候,他继续写作并与他的弟子们合作完成了四部专著,即《中国被子植物概述》、《中国植物志》(总论)、《种子植物的类型、起源和进化》、《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发表了150多篇论文,其中75篇被收录在SCI中。
鉴于吴正毅对中国和世界植物学的巨大贡献,他于1999年被日本花卉及绿地博览会纪念协会授予“世界园艺诺贝尔奖”,成为世界第七位、亚洲第二位、中国第一位获奖学者。2001年获云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2003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成就奖。2007年,他获得了最高的国家科学技术奖。
“2007年,吴老已经91岁了。当他的清华同事任先生想邀请他担任“中国仪式,生物代码”的主编时,他认为只有吴老能在中国做到这一点。此时,他的健康状况不佳,他的眼病已经非常严重。”吴正毅的助手卢春潮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吴说,‘我已经90岁了,想休息。任说,我也90岁了。我们90岁的老人和我们90岁的两位老人将共同承担起国家的重任。最后,两位老先生达成了协议。”
为此,吴正毅花了两年时间重读了清朝的《植被法典》。如果看不清楚,就让卢春潮读给他听,并指示卢春潮做大量的数据整理。直到2012年春节前夕,吴正毅因健康原因再次住院,但他仍然记得手头未完成的工作。躺在病床上的吴正毅后悔自己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完成。他对吕春潮说:“我希望你能尽快完成这项工作,这样我就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生物学典》的出版。”
“吴老是一个不工作就担心一辈子的人。他将在80岁后每天工作6小时,在90岁后每天工作3小时,从事“中国仪式生物代码”的工作。在他的一生中,他基本上建立了仪式的框架。这种不知疲倦的精神的确是我们永远学不到的。”回忆起1988年,71岁的吴拄着拐杖,带领6名博士生参观了昆明西山。近年来,他自己的工作重点——在中国西南地区建立野生动物种质资源库——来自吴正毅的建议。
弟子孙航和周哲昆回忆说,导师吴正毅吃饭很节俭,从不离开,过着有规律的生活,基本上不加班,但很有效率。代表他学术思想的主要作品都是在80岁以后完成的,尽管他的眼睛已经不工作了。在2012年住院之前,吴正毅还在思考中国科学院哀牢山生态站的题词。
“望着千里原始山川探索时空变迁的轨迹,*钻研极端生命植被系统的进化理论”——这是吴正毅在追悼会上的挽联。生命的终结也是轮回的开始。虽然他离开了我们,地球上的利维坦,利维坦冬青,利维坦矛和天空中的吴正毅的星星仍然静静地等待着他爱的土地。
吴正毅1916年6月13日出生于江西九江。他于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49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和*党支部书记。1950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兼研究员。1955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1983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2007年,吴正毅获得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70余年,是中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资源研究方面的权威学者。
1957年,吴正毅在西双版纳的蒙伦沟雨林野餐。
《中国科学新闻》(人民周刊,第5版,2013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