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植物科普

鼓励科研人员做科普,不能只说说而已

科普小知识2021-08-31 06:59:21
...

“一旦科学家不在,非专业的‘大众科学’就会来‘填补空缺’,谣言就会有存在的空间和条件。如果连研究人员都与流行科学保持距离,他们怎么能“让公众理解科学呢?"

在最近的上海两会上,一位上海市政协委员在提案中提出,要在人才测评的各项指标中增加“科普”贡献的权重,让更多的科学家承担起科普的责任。研究人员被认为是“科学传播的第一人”,但在我国,他们经常缺席科普活动。人们已经说了很多鼓励科学家普及科学的话,支持性激励机制的建设也应该提上日程。

近年来,已经进行了许多调查来分析科学研究人员参与科普创作的情况。结论是相似的——科研人员对参与科普创作有很高的认知度,意志坚强,但行动软弱。缺乏时间和精力以及不完善的激励机制是他们科普创作的主要障碍。

在当前的科研评价和人才评价中,核心指标仍然是论文、作品和项目。然而,论文的发表不是终点,而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传播的起点。

因为科学不仅是科学界的科学,也是公共领域的科学。科学家有义务向公众解释他们的科学研究成果。此外,一旦科学家缺席,非专业的“大众科学”将“填补空缺”,谣言将有存在的空间和条件。许多科学问题尚未最终确定。在这些有争议的领域,研究者甚至更需要站出来,以专业的方式,基于大量的研究数据与公众进行对话。如果连科学研究人员都与科普保持距离,他们怎么能“让公众理解科学”?

事实上,相关政策已经出台。例如,一些关于向公众开放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科普活动的意见明确指出,建议完善科研人员参与科学传播的绩效评价方法,并将其作为科研人员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然而,像这样的政策基本上是肤浅的,只有“鼓励”和“倡导”。没有详细的操作规则和严格的限制。它们看起来很漂亮。

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已经采取措施进行改革。例如,浙江大学在2017年发布了一项新政策,指出教师和学生在网络媒体上发表的阅读量超过“10万”的原创文章可视为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从科学传播的角度来看,这是将科普纳入人才评价体系的创新举措。然而,如何评价科普的效果呢?阅读量是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吗?要将科普贡献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必须建立一套科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这也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调整和完善评价指标。

当然,激励机制的构建不仅要包括评价体系的改革,还要在科学共同体层面形成集体认知,这一点与科学研究和科普同等重要。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有一个“非正规科学教育项目”,约占其总资助的1%。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要求所有受资助的项目拨出部分资金用于面向公众的科普活动。一些国际知名的科研机构甚至成立了专业团队,帮助科学家与公众沟通。

科学研究人员不是通过什么都不做而是通过做他们的工作来做科学普及,他们也不应该独自战斗。如果我们真正认识到科研人员在科普中的价值,就应该从激励机制上为他们保驾护航。让他们热情地从事科普工作,放心地从事科普工作,为他们做科普工作铺一条“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