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关于加强我国气象科普工作的几点思考

科普小知识2022-07-12 11:43:55
...

本研究基于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实地调研等方法。通过国际国内气象科普工作的横向比较和国内历史演变的纵向比较分析,针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气象科普工作的需要,通过点对点结合和统筹考虑,提出了八条对策和建议。

一、国外气象科普经验概述

在国际上,总体而言,气象科学的普及主要是通过将其嵌入气象组织的社会服务中来实现的。一般来说,国外气象服务分为两类:公益性和盈利性,服务对象分为两个层次:一般公众和特殊用户群体。公众层面的服务包括一般天气预报、与日常旅行有关的天气信息服务,以及与应急和运输部门联合提供的气象信息预警服务。对于航空、航海、农业等行业的特殊用户群体,将按需提供特殊的气象信息服务,这是一项有利可图的服务。此外,国外更加重视重大气象与环境事件的结合,开展密集、全方位的公众宣传。常规气象信息服务与指定气象信息服务相结合,有利于营造宽松、全面的气象科普环境。

根据不同的国家和气象组织,它们的气象科普有自己的特点。例如,世界气象组织主要依靠科技计划项目在相关领域开展气象科学传播。目前实施的19个科技项目中的大多数都是相同的。美国已经形成了以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为核心,非营利组织(主要是美国气象学会)和商业气象服务为辅助(主要是美国气象频道)的气象科普模式。*、社会组织、个人、企业和其他力量共同推进气象科学普及,将气象科学普及从正规教育扩展到非正规教育。另一方面,加拿大主要通过*网站为从普通公众到特殊群体的用户提供气象科学普及服务,内容广泛,从一般气象知识到必要的应用技能到气象科学研究。英国气象局是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的一部分,实施一种商业运作机制。它还主要通过网站向公众提供大众气象科学服务。德国已经明确表示,气象局的职能包括气象科学普及,与气象预警、监测、咨询服务和培训同时进行。

二、加强我国气象科学工作的相关建议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气象科普工作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首先,气象科普工作的理念仍然有限。气象系统中工作区的划分问题仍然存在。科学普及还没有有机地融入气象领域的各种业务中。二是现有网络平台资源缺乏有机整合,网络气象科普缺乏权威形象和声音,社会公信力不足。第三,现有的气象科普基础设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没有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第四,气象科普专业人才培养与高层次人才培养之间存在差距。

(一)宏观思维,规划立体工作模式

一是科普内容的三维建构。气象科普的内容应包括四个层次:(1)气象知识的普及;(2)气象科学人文精神的普及;(3)气象知识的普及;(4)气象政策的普及。二是科普学科的三维发展。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吸收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积极参与气象科普工作;招聘科研人员、大学生、专业社会人士等。加入气象科普团队。第三,科普手段的立体创造。我们将创造一种三维传播方式,将传统的宣传方式如展览、讲座、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微博、微信、微视、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相结合。第四,科普目标群体的三维设计。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职工、领导*和公务员、社区居民等重点群体,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展气象科学研究。第五,科普区域和时间的三维设计。气象科普发展应充分考虑地域和时间因素,点与面相结合,常态化与应急化相结合。

(2)打破条块分割,将科普纳入核心气象业务

气象科普的范围应以预报和气象服务为重点,辐射渗透到气象研究、人文精神、政治经济和民生等各个领域。气象部门不仅应该是一个研究部门、行政机构,而且应该是一个科普组织。其科普功能应贯穿于核心业务的各个层面和环节。要调整和突破各业务部门的分工,将科普融入核心业务的设计和开发。

(三)受众,坚持“需求导向”

坚持“需求导向”,兼顾公众自我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未成年人气象科普应展示气象科学的“新、奇、真、美”,满足他们的兴趣和探索需求。对城市职工进行气象科学普及,要切合实际,满足他们对科学劳动和生产的需要。农民普及气象科学应注意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相关性,以满足他们增产致富的需要。面向社区居民的气象科普应贴近日常生活,满足他们对安全健康生活的需求。领导*和公务员气象科普工作应紧扣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以适应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的需要。

(4)加强国际交流,并从中有效学习

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学术交流等手段,加强与国外气象科学传播机构和同行的交流,本着“与国际接轨、彰显中国特色”的原则,借鉴其优秀经验和做法,促进国内气象科学普及工作的发展。

(五)重视评价,提高科普效果

委托社会第三方评估组织开展气象科普项目的前期项目评估、中期组织实施评估和后期效果评估;充分发挥评价的绩效描述功能、问题诊断功能、团队激励功能和积极引导功能,使气象科普工作切实可行。

(六)多渠道、多岗位培养气象科学人才

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是科普工作发展的根本保证。首先,要加强气象科普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推广,逐步推进中小学课堂融入气象科普校本课程,为提高未成年人气象素养和培养气象科普潜在专业人才奠定基础。目前,安徽、重庆、温州等地的气象科普教材已经进入课堂。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示范推广。第二,借鉴美国设立气象科普专题传播项目的经验和环境保护部设立“环境保护和公益事业科学研究项目”以促进气象科普的经验,设立了气象科普专项资助项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科研机构和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气象站(点)等非正规教育机构,为气象科普研究、活动、实践、培训和人才培养提供专项资金,吸引高层次气象科技人员关注气象科普,形成气象科普人员从正规教育到非正规教育的激励和培训机制。三是充分发挥联合气象系统的作用。气象局会同教育部门和科技部门,将气象科普工作和成果纳入气象部门、科研院所、气象科普基地、气象台(点)等各级单位和个人的绩效评估。对在气象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以调动气象科技工作者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积极性。

(七)充分发挥气象科学基础设施的作用,促进学校内外气象科学教育的结合

气象科普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发展是我国气象科普工作的重点。未成年人是气象科普的重点对象,中小学是气象科普的重要阵地。在今后的气象科普工作中,要重视学校内外气象科普资源的对接,充分利用各种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校园气象站。为此,建议中国气象局设立专项,促进本地区中小学与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气象台站建立稳定的联系,促进气象科普领域非正规教育与正规教育的紧密结合。

(八)整合资源,打造权威气象科学网络平台

目前,我国气象科普网络资源存在明显的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现象,无法形成科普宣传的合力。建议整合气象局管辖的气象科普网络资源,创建权威的气象科普资源平台。在整合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对气象科普网络资源进行分类和配置,实施模块化管理和更新,确保及时准确的权威声音。同时,也要与业务密切相关的部委以适当的形式合作,形成气象科普与其他科普相结合的总体格局。在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中,整合后的网站资源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及时释放理性的声音。一方面要开展辟谣工作,另一方面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让公众真正认识到气象科普在服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