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纪念王淦昌诞辰110周年:核弹先驱 科学泰斗

科普小知识2022-07-12 14:55:18
...

纪念王淦昌诞辰110周年:核弹先驱 科学泰斗

纪念王淦昌诞辰110周年:核弹先驱 科学泰斗

1989年,王(右二)在原子能研究所氟化氪激光装置前指导工作。

■聚焦

在位于北京西南郊区的重要核科学研究基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作区的小树林*,有两位科学巨匠钱三强先生和王先生的铜像。

尽管现在已经无法准确计算出入证的数量,但强流粒子束与激光研究所所长郭冰表示,每次出入证,他都会感到一阵激动,不禁回想起王先生曾明确说过的话:“我要以身作则,为国效力”。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实验核物理、宇宙线和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创始人和杰出先驱,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奠基人之一,中国惯性约束聚变的发起人……有人这样评价王先生一生的成就:“任何一个人的成就,都足以载入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发展的史册。”他一生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在世界物理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为纪念王先生,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国家天文台于1997年11月19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于2003年正式命名为“王星”。这颗在太空中与太阳和月亮一起翱翔的智慧之星将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

2017年5月28日是他出生110周年。更重要的是,要继承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精神: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理想和理想,继承“两弹一星”的精神,投身于科学研究工作,与祖国建设同步前进,与祖国的发展相呼应,弘扬陈先生的不朽精神和光荣传统,为之奋斗。

从“王”到“王静”

1961年4月3日,王接到当时的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刘杰的任命通知。在刘杰的办公室里,对方直接向王转达了党*关于发展核武器的决定,并邀请他参与领导原子弹的研制。

面对刘杰的目光,王斩钉截铁地回答:“我要以身作则,使我的国家繁荣昌盛!”第二天,他向第二飞机部第九局报告。从那以后,王的名字突然从科技界消失了,一位名叫的*被加进了中国的核武器研究小组。

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内,王将无法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科学探索,获取最先进的科技信息,在世界学术领域公开露面,交流学术成果。这对于当时已经在科研领域取得成就的王来说是一个遗憾。

王是清华大学的第一个学生,也是唯一的一个中国留学生,是柏林大学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和教授。他在26岁时成为了物理博士。

1942年初,王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论文《中微子探测的建议》,独辟蹊径地提出了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中微子的存在,并被后来的实验所证实。这是王对国际物理学的杰出贡献。《物理评论》杂志将这篇文章评为年度最佳论文。王因此获得第二届奖,并被美国科学促进会列入《百年科学纪事》。王(王)在海外成名。

1956年,王被分配到苏联杜布纳的联合核研究所工作。他先是高级研究员,后来是副主任。在分析了近10万张泡室照片和大量数据的基础上,1959年秋,王的团队终于找到了一张反西格玛负亥伯龙案例的照片。这是人类通过实验发现的第一个带电反质子。这一重要成就在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理解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并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1972年访问中国时对*总理说:“美国原子能研究所在这一加速器上唯一值得称赞的工作就是王先生和他的团队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

如果能继续在原来的科研领域工作,王有可能为打开诺贝尔奖的大门。然而,为了让中国制造原子弹和氢弹,也为了让中国赢得这种口气,从1961年到1978年,王用了的笔名,与外界断绝了17年的联系。

以郭旭的名义铸造一把长剑

王参与了中国核武器的原理突破、实验研究和组织领导。在中国发展原子弹氢弹的过程中,他指导并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是中国核武器发展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早期的爆炸测试在长城脚下进行。负责核部件试验的王在现场进行了多次爆轰试验,一年内在现场进行了数千次原试验的爆轰试验。他和其他科技专家一起,冒着弥漫的沙尘暴做爆炸的物理实验,爬上长城脚下崎岖的山路,住在古老烽火台前简陋的营地里。一年后,在他十八九岁的时候,他带领大量无名英雄到人迹罕至的青海高原进行了一次按比例缩小的聚合爆轰试验和点火装置试验。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此后,王从技术上全面领导了中国前三次地下核试验,使中国通过几次试验基本掌握了地下核试验的关键技术。

"他的工作深入基层。"8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清楚地记得,地下试验的准备工作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隧道已回填,只留下一小块空间,等待领导批准后将完全填满。听完王的汇报,觉得“终于进去看看,放心了”。王乃彦陪着王先生再次爬进洞里。

王把零件一个一个地检查了一遍,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他认为不放心的话,最后满意地说:“好!现在请放心!现在我们在等待实验的好结果!”王乃彦仍然记得,40岁的他爬出洞后,自己当时正在喘气。这位68岁的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坐下,坐下,好好休息!”

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的前沿

1978年7月,王告别了17年的默默无闻,回到原子能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的前身),成为该所所长。这时,他已经70多岁了,但为了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老人仍然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

重水研究堆的重建是王任主任期间原子能研究所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改造后的101反应堆的技术性能超过了旧反应堆的设计指标,热中子通道和活性区的可用实验通道增加了一倍多,而总投资仅为新建反应堆的1/10。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原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成果奖。

王认为,在反应堆外进行物理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他主张吸引反应堆外的研究人员来做这项工作,并提出“中子不能白白浪费!”他高度重视反应堆附近的中子活化分析工作,积极支持建立中子散射实验室,支持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法国原子能机构合作在101反应堆附近建造冷中子源。

1979年4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建造一套从美国进口的附加串联加速器及其辅助项目。在王等专家的努力下,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于1988年12月在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成立。王亲自主持了由美、英、德、法、日、瑞典等11个国家的150多人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串联加速器的第一组课题上赢得了国际声誉。

早在1964年,王就提出了激光触发氘产生中子的想法。这个想法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后来成为惯性约束聚变的一个重要科学研究课题。一旦惯性约束聚变实现,人类将彻底解决能源问题。1978年9月,王回到原子能研究所仅两个月,就组织了以王乃彦为首的18名志愿者成立了强流粒子束实验室(强流粒子束与激光实验室的前身)。1981年,一台1兆伏高电流电子加速器建成,1982年开始拍摄实验。王设计的1兆伏强电子加速器不仅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台,而且在世界同类加速器中处于先进水平。

1985年,王迅速将其研究方向转向氪氟化物激光聚变。王亲自参与研究计划的制定,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1996年1月,激光输出能量达到276焦耳,然后达到400多焦耳,使我国的准分子激光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王先生一直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当他90岁的时候,他仍然坚持每周来研究室听工作报告,了解实验进展并给予指导。他一生都在科学研究的前线战斗。”说,王先生严谨的研究态度、创新的研究精神和用之不尽的研究热情,永远激励着年轻一代的研究者。

1984年,德国西柏林*大学授予王博士学位50周年荣誉证书。这一荣誉,德国人有兴趣称之为“金博士”,是专门为那些在获得学位50年后仍处于科学前沿的科学家设立的。王是唯一享有这一荣誉的中国人。

为中国提供建议和建造纪念碑

1986年3月2日,王、光学科学家、电子科学家、自动控制专家杨联合向党*提交了《关于跟踪研究国外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仅过了两天,即三月五日,*同志在提案上写道:“这个提案很重要”,“这件事要赶快决定!”

1986年11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规划纲要》。自从1986年3月提出这一计划的提案和*的指示都被执行以来,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被载入史册,由科学家和政治家共同发起的863计划(注:2016年已被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即引起轰动。这也是一项全国性的战略性高技术发展计划。

作为我国最早引进核电厂的科学家之一,王以极大的热情推进了我国的核电建设,为我国核电工业迈出艰难的第一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早在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后,王就为写了一篇关于原子能的文章。

1978年10月2日,王、江、连培生等五位核工业专家联名写信给同志,提出发展核能的必要性和建议。这封信促进了我国核电的发展。

1980年,*书记处在*举办了科技知识讲座。王主动联系中科院,到*向领导同志讲解核能知识。

在核电站的建设中,王始终坚持以自己的努力为主,引进设备为辅。当有人认为核电的发展只需要从国外进口时,王坚持说:“我们不能用钱从国外买到现代化,但我们必须努力创造它……”

王不仅关心中国核电事业的起步和发展,而且十分重视核电厂的建设和运行。他曾数次去过秦山核电站,甚至不顾自己82岁的高龄,攀登60米去参观核电站。

此外,王还率团赴世界各地参加核能研讨会。通过撰写文章和报告,积极宣传核能的重要性和中国核电的发展。

1991年12月15日,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结束了*没有核电的历史。可以说,中国核电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王的心血。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是在王、等有识之士的号召下推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