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天津大学原校长吴咏诗:高等教育改革的“领航者”
2016年4月23日下午5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驱、天津大学前校长吴永世结束了他89年的人生旅程。
既没有“伟大科学家”的称号,也没有“院士”的光环。他的身份只是“校长”。他的突然去世突然引发了高校师生的悼念潮。关于他办学思想的文章是各种社交媒体上转发最多的,其中最重要的九个字是“全面、研究型、开放”。
这九个字是他在30年前第一次提出来的,现在已被中国许多著名大学采用,包括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然而,他在担任天津大学校长近10年的时间里提出的“双严”政策,以及“厚基础、宽口径”按专业分类培养人才的改革探索,在天津大学仍在继续。
“他当时能够提出这九个字。他需要的不仅仅是教育者的智慧,还有普通人的勇气和洞察力。”《吴永世传》作者常认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一场迫在眉睫的改革:受苏联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是以“统购统销”的模式培养大学生,学校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创造力也受到抑制。随着全球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迫在眉睫。"他不止一次说过,我们必须打破意识形态的枷锁,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
大学应该做什么?未来的方向是什么?如何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6年12月,时任天津大学校长的吴永世率先提出“全面、研究型、开放”的学校发展方向。经过深思熟虑,他写了一篇专题文章,充分论述了“以工业为基础,建设科技、文学、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坚持改革,注重提高,发展成为研究型大学”和“建设与社会、与世界紧密联系的开放教育研究中心”等观点,标志着他“全面、研究型、开放”办学理念的形成。
此后,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许多大学,尤其是重点理工科大学,都受到了影响。2001年,在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明确提出了建设全面、研究型、开放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并由王大中校长加以阐释和发展。“全面、研究型、开放”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追求“世界一流”的标杆。
如今,在谈到天津大学的发展时,李家俊校长总是喜欢引用吴永世的一句话:“办学就是办学的氛围”,“天津大学要走全面发展的道路”。今年4月21日,吴永世因突发心肌梗塞入院。第二天早上,李家军来到医院看望老校长。两人之间没有太多的言语交流,但相隔近30年的两位校长紧紧握着手,在这样的时刻传递出一种信念。
这种传承也体现在他们对严谨治学的校风、教学风格和学风的共同追求上。
"听吴老的讲座就像听交响乐一样."70岁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费回忆起50年前听吴勇时的“电磁场理论”讲座,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他对讲授艺术的卓越追求令人们陶醉和钦佩。"
“严谨治学,严格要求”是吴永世的“双严”治学方针,对课堂、考试、实习等主要教学环节做出了严格细致的规定。"他想让别人做的事,他必须先做。"天津大学教授戴菊峰回忆说,即使在他担任校长期间,吴永世也亲自指导研究生。“除了认真批改学生的学术论文,他还总是附上另一篇带有非常具体的书面评论的论文,指出不足之处,或者提供参考材料等。他煞费苦心。“有一次,戴居风送来一份他写给他的论文供他审阅。他工整地写了八条意见,尤其打动了戴居风。
"吴校长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时任教务处主任的陈·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吴永世可以用学校提供的专项资金出版学术著作,“但他没有必要这样做!”
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吴永世并没有停止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入思考。1994年,他参加了在罗马举行的“第一届世界终身学习大会”。他的“终身学习——21世纪教育的重大发展”的思想受到了国内教育界的极大关注。无论是作为专家组成员,他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还是受邀担任普通高校本专业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第一任主席。他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丝不苟地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吴迪,吴永世的长子,说他父亲退休后最重要的一天是每年的天津大学校庆。"去年,他专门为120周年纪念买了新皮鞋和衬衫。"因此,在学校120周年纪念日前夕举行的杰出教师表彰大会上,师生们看到了一位穿着整齐的老校长,尽管他看上去无法行走,并愉快地接受了象征着世界最高荣誉的表彰。
对他来说,这个荣誉是当之无愧的。(记者陈建强,通讯员刘小燕)
上一篇:高血压突发应该如何急救?
下一篇:吴咏简介及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