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专访杨卫:新时代基础研究 酝酿颠覆性技术的摇篮

科普小知识2022-07-12 18:02:57
...

国家统计局12月7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创新指数结果显示,2016年中国基础研究投资达到新高,占研发总投资的5.2%,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

在中国特色*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地位下,中国基础研究发展的新趋势是什么?作为中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结构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为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员会”)主任杨伟院士接受了《中国科学日报》记者的采访。杨威指出,新时期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发展势头强劲,有望成为酝酿颠覆性技术的摇篮。没有一个基础研究强的国家,我们就不能成为一个科学技术强的国家,更不能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

爬上新*

十九大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根据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的分类,创新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效率创新、发展创新、高技术创新、颠覆性创新等。,这也被学者们称为“创新阶梯”。

杨伟用这个概念回顾了中国基础研究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之初,主要依靠精细化管理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随后,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的过程,实现了以发展为导向的创新。例如,中国的水力发电机组、核电反应堆、高速铁路和其他技术都经历了引进新技术的过程他说,“但是这个过程的开始不是生产新技术。”

同时,以上述两种创新方式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基础研究的需求并不迫切,因此当时中国的基础研究严重脱离了产业升级。

在杨威看来,要在新时代建立现代经济制度,必须依靠更高层次的创新。高技术创新是指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新技术的产生。然而,这种新技术产生并不是基于新知识他说。最终,颠覆性创新的阶段到来了。基础研究产生新思想,贡献新知识,推动新技术的产生,整合规模经济,占领市场。

目前,中国基础研究正步入高科技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对颠覆性技术的巨大需求,正促使基础研究从扮演‘重要角色’转变为‘决定性角色’。”杨威说道。

起源于跨学科。

颠覆性技术,作为第19次报告中的一个热门词汇,受到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杨威的谨慎思考是由诸如颠覆性技术在哪里产生,以及科学基金如何在推动这些技术方面发挥作用等问题引发的。

人们普遍认为颠覆性技术大多产生于跨学科领域,但跨学科领域不一定导致颠覆性技术。统计显示,尽管中国在跨学科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但论文的影响力相对不足。“颠覆性技术不仅仅是学科的结合,也不是‘钻井学科’的交叉。杨威指出,“我们必须依靠学科的有机结合。"

这就对科学基金的合理分配提出了新的要求。杨伟认为,科学基金资助的跨学科科学评价存在三个难点。首先,跨学科申请容易出现“远亲拒绝”的问题,评估专家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在不熟悉的研究领域获得中等甚至较低的分数。其次,很难找到合适的专家来评估跨学科的应用。第三,跨学科的应用是混合的,这使得很难确保应用质量。

杨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透露,基金会正在为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的跨学科课题制定专项资助办法。“通过设立一个新的部门并提高跨学科申请的通过率,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实现“三个平行”目标

基础研究已成为主要科技强国的必备条件。面对不断变化的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制定了“三个平行”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完全平行,即学术产出和资源投入的总量与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相当。到2030年实现平行贡献,即争取中国科学家为世界科学发展做出与其他科技强国相当的里程碑式贡献。到2050年,它将达到源头并行,这意味着它将对世界科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而有创意的贡献。

目前,中国已经在一些领域实现了“完全平行”。例如,中国在材料领域的学术产出率和学术影响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我们研究了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低门槛材料’,但我们比其他人做得更好,实现了完全平行。”杨威指出。然而,在一些需要解决多年的科学问题上仍然缺乏突破,如航空发动机。“平行贡献”仍在进行中,需要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杨伟指出,第19次报告提到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纯基础研究侧重于*探索,而应用基础研究则以引领产业发展为导向."目前,科学基金会的资助结构同时强调两种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比例约为3: 7。

“科学基金会将按照‘凝聚的前瞻性部署、凝聚的科学突破和凝聚的精确管理’的战略方向,推动中国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三个平行”的逐步实现。”杨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