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关切事丨科学的“硬核力量”——来自抗疫一线的报告
面对疫情,*总书记一再强调“科学防控”。12日,*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政治局常委会议特别强调,“各级党委、*和领导*要勇于承担责任,经得起考验。他们既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又要有科学防控的智慧。”
新型冠状病毒与科研前沿的迅速分离,一些药物临床疗效的初步展示,一些疫苗品种进入动物试验阶段,医学前沿的早期检测和早期治疗,集中力量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显著成果,以及科学前沿的大数据、无人驾驶飞行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展示。科学的“硬核力量”不断出现在抗疫战场上,成为阻止疫情蔓延的强大武器。
科研攻关与“疫魔”
"康复期病人的血浆中有许多保护性抗体."在15日举行的国务院联合防御和联合控制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张新民表示,截至目前,武汉市11例重症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我们每多了解一分钟疫情,就有更多信心战胜它。疫情爆发后,针对新发肺炎的一系列应急科学研究迅速展开,一场科学防控的战斗由此展开。
科学的预防和控制,首先,必须快速解码和识别病毒。
疫情爆发后,研究人员迅速从患者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测量了其整个基因组序列,并开发了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潜在的病毒终于“出现”了。
“核酸检测可以迅速转移患者,减轻医疗机构的压力,减少疑似患者在社会上的传播。”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分会主席王桂强说。
科学的防治和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关键。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已经从7万多种药物或化合物中筛选出5000种潜在有效的候选药物。经过反复试验,选择了约100种药物在体内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实验。最后,一批药物,如磷酸氯喹,赛马场,法比亚韦等。注意力集中。
无数研究人员争分夺秒地对已经上市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进行系统和大规模的筛选,并逐步推进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令人高兴的是,一些药物已经初步显示出临床疗效。
科学预防和控制应加快疫苗的研究和开发,以控制疫情。
在疫情开始时,中国首次开始疫苗研发工作。灭活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等技术路线并行推进,加快疫苗研发。
“过去,我们常常串联起来。看到一个实验的结果后,我们将进行第二个实验。现在我们已经把这个循环变成了并行模式,许多实验正在同时进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从事重组蛋白疫苗研发的研究员严京华说。由于科学研究人员的努力,一些疫苗品种已经进入动物试验阶段。
科学治疗显示出高超的技巧。
2月13日,霍深山医院首批符合出院标准的7名患者康复出院——这家迅速完工的医院直到2月4日才开始正式接待。
“我们将继续总结和探索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和措施,使更多患者能够康复。”霍深山医院政委原华说。
医院是科学和流行病的主战场。抗击好战的“流行病”并不断探索更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尤为紧迫:
向前传递,早期发现,早期报告,早期隔离,早期治疗-
从武汉回到景德镇后,5天后确诊,10天后治愈出院……及时的发现、隔离和治疗,使景德镇市新发肺炎患者王某得到有效治疗。
增加发热门诊,设立医疗隔离观察点,将疑似病人隔离在单间,确诊后立即转移到指定医院治疗...各地将把大门向前移动,为接受治疗的病人提供第一扇大门。
“江西的许多病人只花了大约一周的时间就被发现、诊断、治愈并出院。这表明发现得越早,疾病持续时间越短,治疗效果越好。”江西省卫生委员会主任王水平说。
集中精力持续优化治疗计划-
“65岁了,病危,我们讨论一下是否要转到重症监护室……”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之江区,每天的防疫工作会议之后都是强化会诊。
会议室的大屏幕显示了所有入院病人的基本情况。屏幕前坐着全医院的顶尖专家,还有内科、传染病科、呼吸内科、临床实验室、重症监护室等科室的主要负责人。
随着专家、资源和病人治疗的集中,全国各地的医院都在与死亡赛跑。
中西医结合,协同效应,联合抗疫——
“武汉,加油!武汉,加油!”戴着面具握紧拳头。2月6日上午,18例新诊断的冠状动脉性肺炎患者从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出院。同一天下午,又有5名新诊断肺炎患者从武汉市中医院出院。
这是湖北省第一批大规模中西医结合治愈的病人。
在江西,截至2月13日,187例治愈出院病例中,89.8%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截至14日,安徽已治愈出院198例,其中89.4%采用中药治疗……在这场防疫运动中,中西医结合。
在江西省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人员查看了病毒核酸检测的结果(摄于2月4日)。新华社记者彭
科技“新军”造就奇兵
深夜,江西南昌。“防疫”总部灯火通明,信息比较小组正在仔细筛选来自交通检查站、社区、卫生防疫部门等的信息。
“截至2月10日,在全市195例确诊病例中,有107例用大数据筛选出来,占了一半以上。”南昌大数据发展局局长李欣表示。
在与流行病的斗争中,科技“新军”也经常见到陌生的士兵。
快速锁定关键人员并确定潜在的感染源-
2月5日,从疫情重点地区返回浙江衢州的陈骁在家中接受了隔离观察期间的预防措施以及驻地*、电网工人和党员的联系方式。
当陈骁在高铁站刷卡离开车站时,大数据开始发挥作用:通过身份证号码检查他是否从重点地区回来,制定防控计划,动员当地城镇街道和乡村社区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面对春节期间人员大规模流动可能造成的疫情扩散,江西、浙江、黑龙江等地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准确滚动相关人员,提前发现潜在传染源。
深入细致的调查,阻断疫情传播渠道-
“你好!考虑到您在这段时间内已经路过或去过武汉,您需要花一分钟的时间来了解您的身体状况……”
香港科技大学迅飞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语音呼叫助理”是一款“贴心贴心”的产品。它每天召集80多万人对关键群体进行筛查、预防和教育。几天之内,它已经为包括安徽、北京和浙江在内的22个省的1082万人提供了服务,以应对新的皇冠肺炎疫情。
人工智能、无人机、消毒机器人等。显示了他们的实力,大大提高了筛查效率和覆盖率,提前阻断了疫情传播渠道。
准确把握风险点,降低感染风险-
哈尔滨居民克莱尔·郭开了一个“新官肺炎社区咨询”的小程序。通过定位功能,他可以看到城市地区的社区和确诊病人的数量。“如果我能清楚地看到我周围诊断出的病人的情况,我将提高我的预防能力,避免接触感染。”克莱尔·郭说。
北京地坛医院特护隔离区通过5G技术实时沟通病房内外的情况。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可以安全地监控患者的病情。柯荣科学技术副总裁秦毅表示,在武汉和北京,重症监护系统已被用于一线治疗,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