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计划”王贻芳:巨流无声
2011年10月,王视察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站设备安装情况。
■我们的记者丁佳
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的书呆子演讲是众所周知的。如果你想打开这位导演的话匣子,你必须和他谈谈科学。
“近年来,我主要参加了两项任务,一项是北京谱仪三号粒子物理实验,另一项是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王用一句话概括了他2001年回国后的科研经历。
但每个人都知道,在这种看似保守的说法背后,隐藏着十多年的辛勤工作。北京谱仪三号和中微子实验前后都经历了长达10年的漫长旅程,王·。
38岁时,王说服妻子放弃斯坦福大学的工作,来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然而,这个年轻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暂时告别他的“第一个志愿者”。
“我开始想做一个长基线中微子实验,但当时国内资金、环境和条件都不允许。”王回忆道。他在美国时就参与了这项研究,并已成为该项目的骨干。
无独有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当时承担的“十五”国家重大项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项目,正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其中大粒子探测器北京谱仪三号急需优秀人才。王在国外拥有丰富的科学和工程经验,因此被“委派”到该部门全面负责该装置的设计、开发、调试和运行。
没想到,这是10年。在王的领导下,北京谱仪三期建成投产,不仅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且拥有一支由来自11个国家50所大学或研究机构的300多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成为中国高能物理国际化道路上的一个亮点。
在组建国际合作团队时,王打算将部分任务委托给国内高校。然而,研究所里的一些人不太了解他当时的做法。毕竟,在许多人眼里,高能物理研究所是中国高能物理实验“国家队”的代名词。你能做什么,为什么要给“外人”?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物理中心副主任、北京谱仪三国际合作小组发言人沈晓妍目睹了这一切。王认为,如果中国的高能物理要有所提高,就不能只在研究所里发展她说,“近几十年来,国内许多大学的物理系一直在萎缩,粒子物理人才不足。物理系已经逐渐变成了材料系。事实证明,北京谱仪三确实聚集了大量人才,国内24所高校参与其中,这在北京谱仪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在看来,王当年的所作所为,对加强中国高能物理队伍建设大有裨益。”
给某人一朵玫瑰,并在你的手中留下一缕余香。王也觉得他为北京谱仪所做的努力没有白费。
“我很高兴我转向了这个方向。现在看来,我最初的想法并不现实,但从分光计中受益匪浅。”王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许多科研人员回国后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他们必须根据客观情况进行权衡,尽快适应环境,投入工作,不要抱怨太多。”
当然,在王忙碌的工作中,从来没有忘记过他心中的中微子梦。2003年,世界上有七个国家提出了测量中微子混合角θ13的实验方案。王毅然抓住这个机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大亚湾附近的山上建造中微子探测器的计划。
经过多年的休眠,王终于在2012年3月8日代表项目组宣布,在大亚湾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年底,该成果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十大科学突破之一,受到国际科技界的广泛赞誉。
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看来,这正是王与众不同的地方。“高能物理实验需要广泛的知识,没有十多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王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科学抱负。”
绅士说话慢,行动快。那边的掌声还没有平息,但是王已经再次上路了。在他的领导下,备受瞩目的江门中微子二期实验正在有序进行。但当其他人问起他的计划时,他只是淡淡地说:“大约需要10年。”
中国科学新闻(2013-119,第一版集锦)
上一篇:杰拉尔顿腊花
下一篇:喝酒可助眠?非常不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