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批财政科技资金:经费变相发补助

科普小知识2022-07-12 22:21:57
...

全国人大常委批财政科技资金:经费变相发补助

关注科技经费的使用

据新华社报道,在过去的7年里,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投资达到2.4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8%。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受国务院委托,就国家财政科技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披露了这样一组数字。

现状

基础研究不足。

最近,2013年诺贝尔奖一个接一个地宣布,中国科学家再次不在名单上。然而,代表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过去的13年里已经空缺了9次。这凸显了中国基础研究的不足。

根据全国人大的一份报告,中国基础研究总经费的5%占科研总经费的比例。相比之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姚建年指出,美国的这一数字高达18.97%。"基础研究是提高原始能力、实现可持续创新的基础."姚建年说,我们和世界科技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迟万春表示,如果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快速资金项目,能够安心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口比例将逐年下降。

症结1

科研经费变相补贴。

"吃、喝、拉、撒、睡都依赖于资金."记者从相关审计报告中看到,一些单位普遍存在“扩大使用”和“挪用”科研经费的现象。

全国人大代表陈艾琳说,中国科研人员的工资水平不高。"为了改善人员待遇,科研经费被用来补贴变相的科研项目。"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不能害怕养育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吴晓灵说:“在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方面,国家财政应该愿意花钱和支持人民,以便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的生活能够达到合理的水平。”

症结2

科研项目立项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

"一个玉米项目涉及300多个科技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日图直言不讳地表示,目前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许多部门都有交叉重叠的科技管理职能。

“学者们为‘资金’争夺项目,项目团队为‘支出资金’使用各种借口,经理们通过‘批准资金’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科技部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元表示,目前以研究团队为中心的研究项目模式存在明显弊端,亟待改革。

“现在的主要矛盾可能不再是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是如何通过*机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蔡芳说:“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科研*和机制的改革。”(原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关注金融科技经费使用,提出科研机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