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王根厚(右二)指导本科生野外地质调查。
■徐悦,本报见习记者
曾经有一首诗这样描述一个地质学家:“我是一个地质学家,我必须离开我的家乡去外面闯...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阳光照耀着我;雨天,泥土印出两行。乡愁的痛苦藏在我的心里,我经常在世界各地游荡……”这首诗中的几句话展示了作为一名地质学家的种种艰辛。
然而,尽管道路艰难,地质学家的勘探步伐从未停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就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经常生活在困难和偏远的地区,为国家地质研究做出贡献。他们把这个三英尺高的平台连接到战场上,并为国家地质研究训练了大量后备部队。他们还被授予第一批“国立大学黄大年式教学团队”。他们是由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院长王根厚带领的地质教师团队。
爱和坚持
*北部的无人区平均海拔4500多米,寒冷缺氧,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不毛之地,但对王根厚领导的师生团队来说却是一个永久的地方。
多年来,团队师生一直坚持在*羌塘无人区进行地质调查,并向全国地质行业输送了一批热爱地质事业、具有地质理论知识和扎实野外地质工作能力的地质专业人员。
“地质学专业主要是野外工作。为了获得第一手信息,我们必须穿越高山和河流。”王根厚仍然记得1992年在*北部无人区进行实地考察的情景。那时,他们可以住在帐篷和羊圈里,就像住在豪华酒店里一样。大多数时候,他们不得不带上雨衣和睡袋,把天空当成露天冰川下的一个屋顶。“然而,面对如此艰难的环境,每个人都很乐观。主要原因是我们作为地质学家对地质学的热爱和兴趣。”王根厚说。
因为爱,所以不怕苦,这是团队最大的特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志波对此深受感动,因为他在王根厚的团队中度过了15年,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再到博士。
“与其他团队相比,王老师的团队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实地工作。科学研究和生产工作应该结合起来,从实践到实践。”刘志波说,每个队员都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不同规模的野外区域地质调查。
在刘志波的脑海里,这个团队所经历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一些弟弟在野外遇到了熊并逃脱了灾难。一些弟弟和他一起在云南跑了35公里的山路,吃了5碗米饭和一只鸡。一些泳池女孩,像男孩一样,每年坚持在野外工作两个月以上,生活在野外。
“收获后有苦、有苦、有笑。保持不变的是对地质事业的真正热爱。我相信,在这个团队中战斗的经历对每个仍在这个团队中工作并担任不同职务的团队成员来说都是不可磨灭的记忆。”刘志波说道。
因此,王根厚团队培训的毕业生中有70%以上在基层工作。
师生间的“生死”抢劫
在刘志波的记忆中,如果说“野熊”和“35公里山路”只是他的地质道路上的小突起,那么“雨夜落水”在他与王根厚的记忆中仍然记忆犹新,只能用惊心动魄的感情来形容,因为这是一种真正的“生死之思”。
2003年,大三学生刘志波参加了王根厚团队的生产实习项目。“我负责*藏来1: 2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当时,除了教师、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还有本科生。王根厚回忆说,那天,他安排刘志波跟随张伟杰老师到野外考察路线。不幸的是,路上下着大雨。在高空冰原线下,非常危险。
“天黑下雨的时候,什么也看不见,手电筒也不远处。为了防止事故,我只能在山上呆一个晚上。”刘志波说,他们第二天一早又出发了,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继续沿着山谷工作。却发现水位因为晚上下雨而上升。速度很快,狭窄的小路被河水淹没了。因此,他们不得不来回过河。
当他们手牵手走到河*时,他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我提醒老师,向前一跳,抱住了岸边的一块大石头。回头一看,我发现老师摔倒了,被水冲走了。我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把他拉了起来。当时,我没有注意。我不知道是哪个过程伤了我的手。伤疤还在。”刘志波回忆道。
经过曲折,刘志波终于回到了王根厚的身边,他的嘴唇干裂,声音嘶哑。“在经历了整整两天的饥饿、寒冷、危险和疲劳之后,他抱住我哭了。但当他上车时,他高兴地告诉我他发现了什么,收集了什么好标本。”王根厚说。
刘志波还记得,路线调查后,王根厚曾问他:“你出去后还做地质工作吗?”他果断地回答道:“去做吧,经历过之后你就不会害怕了。”
一次在山中落水的惊险经历为老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生死”的局面,也加强了地质学家的地质地位。
继承和浓缩的地质情况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具备从国家地质公园到世界地质公园的调查、申报、规划和建设能力的团队,王根厚团队独立主持了9个地质公园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并主持了30多个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的申报和建设。培养了896名硕士研究生和321名博士研究生,许多教师被学生评为“我爱我的老师”十大教师。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他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出版了20套地质教材、85部科普专著和100多篇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论文。
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王根厚的团队都在稳步前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这些成就并不是一天就取得的,而是团队成员世代传承和浓缩深层地质条件的结果。
“我们的团队是一个集老、中、青于一体的基础地质教学团队,有自己的特色传承。通过对地质教学团队中几代教师的继承和巩固,我们形成了团队独特的“练理念、练技能、练风格”的三项训练教育王根厚表示,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团队要严格控制教学,搭建实践平台。以野外地质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加强青年教师的能力建设。
几十年来,尽管痛苦依然存在,王根厚一直坚守在青藏高原无人区实地研究的第一线,带领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进入*北部神奇的无人区——一个自然地球科学实验室。经历了生死考验,不愿放弃地质工作的刘志波,每年仍在藏北野外工作100多天。这是刘志波的坚持。这种坚持也反映在其他团队成员和团队培训的学生的各种形式中。这是一种继承和连续的地质情况。
在王根厚的心目中,他对地质和青藏高原情结的热爱使他坚持在青藏这个无人之地的恶劣环境中工作,“现在我的团队成员和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常说“在经历了藏北高原的野外地质训练后,任何困难都不算什么”,这是团队教育和精神传承的最好体现。
《中国科学报》(第八版,科创,2018-05-08)
上一篇:百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