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皆连院士:敏于思笃之行
这是一个天生简单的人,这是一个严肃而务实的人。在他身上,我们看不到任何虚假或夸张。他建桥44年,可以说,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桥梁事业。他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桥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宜莲。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宜莲
1988年,他被任命为国家专家。他是第一个享受*补贴的人。他在1999年被任命为院士时只有58岁。现年71岁的他也是交通部的专家。他是广西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的兼职教授,指导博士生。同时,他还是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并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
如何评价他的生活,他谦虚地说:我一生都在设计、施工和管理单位工作,但我愿意用我的大脑做事情,早点产生结果。我一直以为我只是个工匠。谈到桥梁工程师的职责,他说,我生于建筑,所以对于桥梁建设者来说,鲜花和*同时存在。他的语气和表情打动了听众,而“桥梁工程师不允许失败”仍在我的耳朵里。
在他的一生中,他对做官和名利都漠不关心。他只想做技术工作,成为一名工程师!2000年,在他达到法定年龄之前,他以书面形式主动辞去了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副厅长、党员、总工程师在内的所有职务,为桥梁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创新必须有目的!”
业内有一种说法,郑俊联是从设计和施工一线成长起来的院士。我们知道,他在拱桥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他开创了无支架双曲拱桥的施工技术,以及千斤顶悬挂、拱肋外混凝土连续浇筑等施工技术,都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至于他在建造过程中发明了哪些桥梁,哪些建筑技术。他总是谦虚地说:我一直在建筑工地工作。在建桥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并试图解决它们,所以我们有了这些施工技术。
他建桥44年,可以说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桥梁事业,发明了这么多施工技术,还制作了两套软件。关于对“创新”概念的理解,他说:“我认为,“创新必须有目的!“。所谓创新就是解决过去的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它,这个项目将会更安全、更快或更经济。我相信创新必须有目的!”。
毕生致力于桥梁事业。
郑宜莲院士先后在广西公路局、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公路工程公司、交通厅从事工程技术工作。他为广西交通设施建设,尤其是拱桥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取得了巨大的创造性成就,并将他的一生献给了桥梁事业。
1968年,在广西灵山三里江公路大桥的施工中,我国首创了双曲拱桥的无支架施工方法,解决了不架设拱架建造拱桥的难题。它在全国迅速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只有广西用这种方法建造了成千上万延米的双曲拱桥,为拱架节省了1万多立方米的木材。
1976年,他主持设计了广西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来宾市红水河大桥,解决了将重约40吨、长33米的钢筋混凝土拱箱准确地栓接和折叠成空中无支撑拱的问题。当时,他成功完成了中国最大的无支撑钢筋混凝土薄壁组合箱拱桥,获得了国家质量工程银奖。他开发了一套合适的缆索吊装设备和成熟的施工技术,并编制了拱桥静力计算软件,为无支架施工箱形拱桥在广西的广泛推广创造了条件。
在接下来的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广西建成了40多座无破损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总长超过2万延米,占当时广西公路桥梁总数的70%。初步估算表明,与同跨度的其他桥型相比,可节省上亿元。1989年至1991年,他还带领广西交通建设发展公司完成了全长1116米的广东高明大桥钢管拱无支撑吊装施工,为该桥获得国家鲁班奖做出了贡献。
从1978年到1983年,他主持了柳州二桥的设计和施工,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顶推连续梁桥。将9655吨、541.6米长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推进到位,轴线最大偏差仅为1.5毫米,获得国家质量工程银质奖。
广西永宁邕江大桥建于1992年,是一座跨度312米的中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72米桥型,难度很大。他是“广西永宁邕江大桥钢筋混凝土拱桥设计与施工技术”课题组和桥梁专家组组长。该研究被纳入交通部“八五”科技攻关项目。1996年,交通部主持鉴定,认为研究成果普遍处于国际同类成果的先进水平。其中,他提出的斜拉扣挂挂拼装架设技术和拱肋外混凝土的斜拉扣挂连续浇筑技术,是世界拱桥建设史上的第一个,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成果迅速应用于5座主要桥梁,包括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312米钢筋混凝土中承式拱桥、中国跨度最大的270米钢管混凝土拱桥和中国跨度最大的180米钢筋混凝土拱桥,均无支撑悬挂施工。万县长江大桥是一座跨度为420米的钢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桥,采用本项目开发的千斤顶斜拉扣挂架设技术。千斤顶斜拉扣挂合龙技术成功解决了拱箱多节悬挂合龙难题,实现了28节钢筋混凝土拱箱和36节刚性钢管拱骨架的悬挂合龙,而在此之前,我国仅实现了7节悬挂合龙。
他还主持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其中南宁至北海二级公路和桂平航运枢纽工程荣获改革开放以来交通部十大工程称号。1993年主持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建设,提出规范业主行为,严格招标,严格合同监督管理,倡导艰苦奋斗、敬业奉献,以诚信为一切工作的保证。项目建成后,通过交通部验收,质量优良。原交通部部长黄振东说:“广西柳州高速公路的建成,是广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成功范例。”
2009年,广西路桥公司获得四川合江一号长江大桥的施工权,该桥为钢管混凝土拱桥,净跨度500米,为世界最大跨度。他被任命为大桥专家组组长,指导广西路桥公司三年来顺利完成钢拱架的吊装施工。他首次提出了管内真空灌注混凝土的想法,并组织了大规模的试验,成功地应用于超大型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得到了交通部领导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该技术可使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质量达到一个大台阶。目前,他正在协助铁道部建造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刚架混凝土拱桥。
热爱科普的科协工作者
他有严谨的学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1998年1月,结肠癌切除后,他仍以坚强的意志和高度的责任感,密切关注广西萨南、莫东、刘晶等特大跨度拱桥的施工,并在有疾病的施工现场工作。
他重视对年轻同志的培养和指导。自1996年以来,他一直兼任重庆交通大学和广西大学教授。他还与广西大学博士生导师一起,对大跨度拱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是专家委员会成员和交通部技术顾问。应交通部邀请,他参加了珠海伶仃洋大桥、南京长江二桥、万县长江大桥和厦门海沧大桥的设计审查。曾担任润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海岛连接工程、重庆朝天门大桥、广州新光大桥等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
他关心科学技术协会,热爱科普。2002年当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2008年当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他向自治区领导提出了许多建议,以推动新广西科技馆的建设。在NPC和CPPCC年会期间向NPC和CPPCC提交提案和建议,以促进科学技术协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员日和全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活动中,我亲自给青年学者、教师和高校学生做了科普报告、学术报告和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报告。他是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人员,也是该协会的骄傲成员。
他的科研成果获*和自治区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特别贡献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以上7个奖项个人排名第一,发表论文10多篇。1988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91年,他被国务院批准享受*补贴;1994年,他被授予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1995年,他被授予交通部优秀科技人员称号;1999年,他被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44年来,他为我国拱桥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