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火箭成长记:多名专家因劳累生病去世
在20世纪,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办公室因工作过度而因病死亡的人数相对较多,大约占设计办公室人员的5%余孟伦列举了一个数据
《东方展望周刊》|北京报道特约撰稿人吴明
随着“神舟十号”再次搭载“长征2F”火箭,到目前为止,“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都是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的,可以称之为中国载人航天的“专用”运载火箭。
今年下半年,备受关注的嫦娥三号也将把长征火箭送入太空。事实上,2013年,中国最著名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再次进入高频发射年。
对中国人来说,火箭具有极其特殊的象征意义。这种与此紧密相关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已经远远超过了它多年来带给中国人民的实际意义。
40多年前,受*“长征七定律”勇往直前、不畏牺牲精神的启发,研究人员把中国的运载火箭命名为“长征”。当然,以“长征”命名也意味着对新旅程艰难前景的估计和决心。
今天,由“东风”导弹衍生而来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前后各有4个系列17个型号。
数万枚中国火箭为此献出了生命。你曾经成功过、失败过、受到鼓舞过、沮丧过、欢呼过或沮丧过吗??最后,它被提炼成国家重量的碎片并被清空。
这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长征。
创世纪的火箭人
“长征”的首次亮相是在1970年4月,“长征一号”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长征1号是在东风4型导弹的基础上建造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弹道专家俞孟伦告诉《东方展望周刊》,火箭完全是中国人自己独立开发的。
像任何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最早的导弹是“东风-1”,它是仿照苏联的短程地对地导弹“P2”制造的,并起源于二战期间德国的“V2”导弹。
东风1号最大航程600公里,于1960年11月5日成功测试。尽管这种武器从未在实战中使用过,但通过模仿,中国研究人员已经建立了一套导弹研究系统,并最终培养了一批导弹专家。
这是一代经验丰富的中国火箭专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从未为公众所知。例如,火箭弹道设计的先驱方军奎在1963年离开了当时国防部负责导弹开发的第五研究院和第一分院,前往酒泉卫星发射场。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太空史名单上很难找到他的踪迹."俞孟伦叹了口气说:“许多人为中国的太空飞行贡献了一生,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在开发运载火箭时没有其他外国援助,都是独立开发的。应该说,那一代人对运载火箭的贡献是开创性的。它们是中国运载火箭的开端。”“长征2C”的前总设计师李占魁告诉《东方展望周刊》。
“从1958年到1962年是初始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向苏联学习,模仿德国的‘V2’火箭。从1962年到1966年,国内火箭工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中国航天工业开始向前发展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设计办公室前秘书、火箭控制专家李发瑞向《瞭望东方周刊》解释道。
1967年,中国决定研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到1968年初,它已经完成了总体设计。此后,大约花了两年时间完成各种地面测试。
“*”时期,运载火箭的研发越来越迫切,科研人员被派往农场工作,参军,开展“四清”运动,“五七干校”和实行军垦。
与此同时,当时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也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火箭专家姚在1968年6月的战斗中牺牲。
当时,负责火箭研发的七个飞机部门在南苑地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6月8日中午,正在家中吃饭的姚突然被几名叛军从家中带走,并被一根暖气管击中头部。
1957年,应德国*邀请,姚回到中国,进入以钱学森为首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在人民大会堂开会,当他得知这件事时,把茶杯掉在了地上。
凶手后来分别被判处15年和12年监禁。1978年3月18日,为姚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这是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日子。
"当时,火箭研究所将其三分之一的人员委派给军队进行填海造地。"1969年3月,李发瑞、王相一、陈万兴等人被派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参加军垦。大多数人直到三年后才回到北京。
此前,在1968年,一批新分配的员工被直接派往湖北省孝感农场参加军事垦殖后不久。其中有陈德龙,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修力学。4月,他刚刚进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室动力单元。
这位火箭发动机专家向《瞭望东方周刊》回忆说,该电厂集团起初只有六七个人,包括研究发动机协调的陈万星,他自称“拼命三郎”,不会死于工作。他于196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并参加了这项工作。他患有肝腹水。胆囊切除术后手术部位发生癌变。他在1983年去世时只有42岁。
与此同时,“*”引发的社会动荡也严重干扰了运载火箭的发展。为了保证火箭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了对研制工作的领导,在广大航天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终于圆满完成了长征一号的研制工作。
“长征一号”作为“创世纪”已经进行了两次卫星发射,成功率为100%。从那以后,中国开始了自己的太空时代。
“累死了”专家
不久,在1974年,“长征二号”的第一次飞行失败了。原因是一个导体由于一个黑色的伤口而断裂,导致火箭的姿态失去控制。
火箭控制专家王向《瞭望东方周刊》回忆说,在1975年发射新火箭之前,上下领导反复强调,所有开发环节都要严格按照“三严”进行控制。有一次,花了三天三夜来检查放大器电极管引起的故障。
此时,运载火箭的主要任务是发射一颗返回卫星,该卫星携带一个用于地球观测的照相机。与“东方红”相比,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意义。
“发射可回收卫星时,运载火箭的能力不够。后来,火箭的发射轨道和结构得到了改进,火箭的性能提高了40%。”李发睿说道。
当时,由于需要携带更多的重量来实现更多的功能,中国的卫星变得越来越大,对火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1978年著名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长征二号”研究小组为此受到了表彰。
王说,火箭试验环境是典型的有毒环境。除了与推进剂有关的工作类型外,还有微波辐射等。
火箭地面设备专家王相一向《瞭望东方周刊》回忆说,在火箭装填和贮存实验的早期阶段,在露天和发射井中的实验火箭室应该装满有毒的推进剂,人们应该每天观察测量数据。
当时,没有太多的保护措施。最多,我去中间的其他地方透透气。作为一种提高耐药性的方法,只分发保肝药物。
在发动机测试中,还需要手动拆卸和检查。
王相一负责现场,陈德龙是发动机专家,李占魁负责项目,三人戴上防毒面具在现场拆检发动机。“一起做实验的同志回来检查,他们的肝脏指数很高。伴随测试的年轻女孩不正常。”王相一说。
王相一接着说,与推进剂有关的工作环境不仅有毒,而且还有现场测试和爆炸风险。“每个工具都用绳子绑在身上。衣服和鞋子是抗静电的。”
还有几名年轻士兵负责填充推进剂。事故发生后,他们都被埋在发射场的烈士墓里。"当时,酒泉发射中心的烈士陵寝里几乎没有人被埋葬."王相一说。
李发瑞后来统计了一下总设计室里因病死亡的人数。从1983年到2000年,大约有15人死于疾病
1970年,“705战役”开始研制远程火箭,紧接着是“长征二号”系列火箭,有时几个型号会同时进行,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几个同志真的累了,甚至累了。卢昌建、陈万兴和刘早清都是因为疲劳而死的
卢昌建196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许多人都知道卢长建带病工作。一旦他发射了一颗美国卫星,我就拿着这些材料去指导他。我看到他一条肿胀的腿翘在凳子上,仍然坚持工作。”王回忆道。
然而,火箭空气动力学专家李国范告诉《东方展望周刊》,卢昌建等人已经开发了一套计算火箭载荷的程序。"到目前为止,新一代年轻工人还没有跳出这个框架."
余孟伦补充说,刘早清得了肺癌,她自己都不知道。当她去医院接受晚期肺癌的治疗时,她还说她会保留她正在整理的图纸,等她好了再继续整理。她死时只有49岁。
在20世纪,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办公室因工作过度而因病死亡的人数相对较多,大约占设计办公室人员的5%余孟伦列举了一个数字。
"过早死亡和易患癌症的大多是工程组,尤其是环境组和发动机组."火箭地面设备专家王相一向《东方展望周刊》补充道。
20世纪90年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做出了种种努力,但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运载火箭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卖茶叶蛋代替导弹”的时期。
王于1984年前后参加了“长征三号”的管理工作。他说:“当时我在西昌出差,每月补贴36.8元。”当时,月薪不到80元。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没有人愿意来太空单位。当时,当我们听说这些学生来自北京大学和清华时,我们不敢接受他们。这些人到达后肯定会离开。”余孟伦说。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当时,李发瑞在研究所的教育部门工作。他说,“其他地方的学生来这个单位申请北京户口,在离开之前会在这里呆一两年。那时,不仅其他大学招收的学生去了,自己带出来的研究生也去了。”他们的第一批研究生有10人,最后只剩下2人。
1990年4月,“长征三号”成功发射了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揭开了发射外星人的序幕。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运载火箭已经高速进入商业发射阶段。
李占魁认为,“商业发射是大势所趋”。那时,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卫星需要发射。中国的运载火箭可靠性强,成本低,因此吸引了许多用户。
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一些美国*还不合理地指责中国为不可告人的目的发射卫星获取美国技术,并最终禁止中国发射任何含有美国部件的卫星。
俞孟伦说当时已经有了“长征2C”、“长征3号”和“长征3A”。为了促进国际市场的需求,在现有火箭的基础上,专门设计了“长征2E”,并正式命名为“长征2E”。
自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长征”号已经发射了176次,取得了168次成功。这八次失败主要集中在90年代。
上次发射失败是在2011年8月18日,当时“长征二号”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了“练习11 04”。
当“长征一号”、“长征二号”和“长征三号”相继发射时,总部设在上海的空间技术研究所研制出了“风暴一号”。它是长征四号系列的基本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
1975年7月26日,风暴1号首次公开飞行。1981年9月,“风暴1号”成功地将三颗新的中国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分组送入预定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一箭三星”技术的国家。
消失的火箭
在荣耀的背后,长征家族也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成员。
“长征1 B”和“长征1 C”只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后来,这两种模式相继被放弃。
《长征一号丁》是根据《长征一号》的第一、二阶段写成的。第三阶段使用更先进的固体燃料。然而,在几次成功的亚轨道发射后,这个模型被取消了。
“‘长征一号、长征二号’可以由长征一号、长征四号发起,一方面可以避免模式的重复,另一方面可以缩短战线,减少不必要的投资。”余孟伦解释道。
于孟伦告诉本报,长征二号成功发射后,“长征2A”和“长征2B”两个数字也被用于研发过程,尚未最终确定。“‘长征2A’和‘长征2B’是在开发和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时产生的两个火箭项目。它们都是基于“长征2A”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并增加了第三阶段。“长征2A”的第三阶段使用氢氧发动机,而“长征2B”的第三阶段使用常规发动机。经过论证,决定采用“长征2A”计划,即第三阶段将使用氢氧发动机。在模型被批准后,它被正式命名为“长征三号”。"
“长征一号”系列到“长征四号”系列的型号属于第一代运载火箭。俞孟伦说,根据中国的运载火箭发展规划,第二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起飞重量约为1000吨,箭体直径为5米,低轨道运载能力约为20吨,飞月运载能力约为10吨。
随着空间发展的需要,重型运载火箭的发展也在研究之中。
我国正在研究的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运载能力约为130吨,是现役运载火箭的6倍,火箭体直径约为现役运载火箭的2倍,以满足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等后续任务的需要。
据媒体采访,发展重型火箭是中国实施太空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这也是中国开展大规模深空探测任务的基础。这将大大提高中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和自主进入太空的能力。保持空间优势是中国核心能力的关键支柱。该项目不仅大大提升了航天技术水平,而且辐射和促进了国家基础产业、科技和民用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能力提升。
这种重型运载火箭被一些人称为第三代运载火箭,预计起飞重量为3000至4000吨,箭体直径为8至10米,低轨道运载能力为50至130吨,飞月运载能力为30至60吨。
于孟伦解释说,“长征五号”到“长征七号”中的第二代运载火箭主要是完成载人空间站建设和月球探测返回的任务。“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是当前的主要任务,正在加紧进行。预计“长征六号”和“长征七号”的首飞将于2014年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实现。
与此同时,新一代全固体运载火箭“长征11号”也在研制之中。它具有整体储存、操作简单、发射成本低、发射准备时间短的优点,将大大提高快速进入太空的能力,满足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的应急发射要求。
用于载人航天的“长征2F”是在“长征2E”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
于孟伦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对运载火箭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运载能力要大,第二,可靠性要高,第三,要有逃生系统。”
“长征二号F”的起飞重量为480吨,起飞推力超过600吨,是目前“长征”系列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的火箭。
第三代以重型运载火箭为代表,预计将在2040年左右进行首次飞行。不过,于梦伦认为,这一目标可能会提前完成。
第四代运载火箭有望实现低成本的太空运输。“长征”将开始新的旅程。(原标题:“长征”增长记录)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