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从这里了解百年中国科学
我们的记者温
“过去一个世纪,中国的科学有太多的轨迹需要整理,有太多的教训需要总结。”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范红叶在《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以下简称《口述史丛书》)的“编者话”中说。
如今,《*丛书》和《老年科学家学术成长数据收集项目》(以下简称《收集项目》)这两个重量级丛书的出版,不仅展示了这一群体的肖像,也成为人们了解科学家故事和科学精神的一个渠道。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口述史料。
科学口述史和其他领域的口述史有什么不同?科学*的价值、意义和功能是什么?本记者采访了几位学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读。
科学*的机遇
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科学口述史的工作和研究滞后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可能是因为科学史涉及更专门的科学技术知识的门槛高于一般的历史研究,而且其研究是后来才进行的。
在20世纪的中国,几代科学家登上了舞台。科学体系从建立和发展到转变和改革,现代科学技术学科体系形成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和所有中国人一样,科技知识分子也经历了20世纪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本世纪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有许多复杂的记忆,也是许多国家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科技活动的关键人物。
为了将这些历史保存在他们的记忆中,“至于书面的历史材料,如报纸、档案等。它不仅能极大地填补他们的缺陷,增加他们的佐证,纠正他们的错误,而且还能显示出那个时代的禁忌,人际关系,以及个人心理过程,这些都不能或很难记录在当年的书面材料中。科学研究过程中灵感的失败、挫折和顿悟,学术交流中的辩论和启迪,社会环境中非科学因素的鼓励和干扰等等,其中许多难以在论文报告中解释,但各方的记忆有助于我们还原历史全貌。”范鸿业说道。
2005年,束星北档案馆出版。物理学家束星北的经历让中国读者震惊不已。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王认为,这是一个发展口述史的机会。
2006年,湖南教育出版社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热点,找到了范鸿业,并联合策划了“*系列”。这个系列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从科学家的记忆中挖掘20世纪中国科学史的大型系列。
但是,范鸿业认为,如果没有行政力量的支持,仅仅依靠学术界和出版界的暂时合作,即使有《*丛书》等50多种书籍,成果仍然非常有限,无法持续。
2010年,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启动了“收藏工程”,这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牵头、14个部委联合实施的一项大规模长期计划,旨在保存中国的现代科学史料。这是科学史料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中国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熊为民也认为,这两个系列的出版是中国科协、中科院、出版社等科学协会、学术机构和企业分配任务的结果,起到了“学科任务”的作用。
另一方面,他认为中国口腔科学史的迅速发展也与范鸿业、张莉等学术领袖的号召和组织密切相关。当然,它离不开一群专业人士的热情参与。
史料抢救
学术界对*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但对范鸿业来说,*就是口述史料。推动口述史工作的目的是促进科学史研究的史料建设,而不是建立一个独立的历史分支。
范鸿业为“*丛书”撰写的“主编之言”题为“抢救史料刻不容缓”、“史料是历史管理的基础”。正是基于这一概念,他认为,根据20世纪中国科学史研究的特点,寻找新的史料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文字记录、个人记忆、图像资料和实物遗存,而不仅仅是个人经验的记忆。
在一次采访中,他说历史材料是在中国建造的,挖掘和整理它们的努力因学科而异。党史和革命史一直是最受关注的。文艺史料和出版史料也相当受欢迎。教育史料也有其传统。相比之下,科学史料远远不够。
范鸿业对史料的重视有其历史背景。
"科学*有其特殊的历史价值."王说,口述史是个人经历,与我们一般接触的材料最大的不同是它有很强的个人色彩。
这正是中国开放档案所缺乏的,这些档案几乎不包含个人内容。这与外国档案特别不同。王表示,国外档案馆存有大量个人资料,如科学家的手稿、日记、信件等,以及近年来的音像资料。然而,我国科教机构的档案主要由*文件、机构和科研档案组成,并不重视科学家的个人资料。
虽然近年来名人档案的建立受到重视,但王认为相关制度不完善,大量科学家的个人资料被当作废纸处理而丢失。因此,一方面,应该鼓励学校和学术机构积极收集和管理信息。另一方面,个人也应该放下包袱,愿意把自己的资料交给有关单位或机构保存。
“保存历史资料是基础,非常重要。这是为了保存历史当事人和证人对历史事实的叙述。”经过十多年的*工作,熊为民对*有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除了历史事实,他还应该保留自己的观点。
为了深入研究历史,历史党派的心理和动机(兴趣,兴趣的计算)经常被调查。观点的保存包括历史当事人和见证人对历史事件的感受、分析和评价,以及对原因和动机的推测。
“这也很有价值。人不是植物。他们怎么能对外力没有感觉和看法呢?他们当时的观点、考虑和反应直接影响了历史趋势。挖掘这些东西有助于人们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失落的时代,有助于培养读者的历史感。熊伟民说,保留观点的*会更加生动、生动和深入,会给读者带来一种介绍和启发的感觉。
接近更真实的历史
“我开始了我生命中的许多事情,但在结果出来之前我不得不放弃。”北京大学前校长丁在他的采访记录中曾这样说过。至于原因,如果你知道他的经历,你就会知道为什么。
不用说,每个*都包含这些生动的个人记忆。科学*展示了科学家的曲折道路。他们有许多遗憾和失败。他们有不受约束的青春,他们不得不随波逐流,他们有抑郁和沮丧,他们也有时间坚持科学研究而不分心。他们的学术道路可能离不开他们的才华和毅力,但他们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就像数学家吴文俊一样,他也想放弃一段时间的数学研究。
王认为,*纠正了科学家的形象,消除了片面的正面宣传。
科学家的正面形象在普通人的心目中有很大的影响。一些报道往往只关注科学家的长处,而不是弱点。只讲荣耀,不讲平凡的心;只谈优点,不谈缺点;只谈论成功,不谈论失败,这样的科学家肯定缺乏可信度。
在口述科学史时,在采访科学家和传教士时,“他们通常不会自吹自擂。因此,人们可以在这些作品中看到,他们在旅程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并且在他们的选择中有个人兴趣。他们既理想又现实,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熊为民采访了数百名科学家和科研管理人员,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并不比提供数据更长,而是比讲故事更长。它可以把许多看似无关的点串连起来,把人与人、事物和事物联系起来,甚至产生因果联系,从而把无聊和死亡的点变成生动有趣的故事。”熊为民表示,*可以提供意见、鉴别史料、档案等文字记录、实地考察等方式相互补充和印证,共同创造出更真实的历史。
《中国科学新闻》(第二版结果,2017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