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新型科研机构打造“产学研资”黏合新模式
2014年6月,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成立。同年8月,北京合作创新研究所成立。
2015年8月,北京大数据研究所成立。
今年3月,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所成立。6月,中国科技大学“1+2”合作创新平台成立...
近年来,在原有的“产学研资助”框架下,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先后出现了一批新的科研机构。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表示,这些新的科研机构并不完全像大学、研究所、企业和机构。虽然这“四个不同”的新科研机构的具体方法不同,但它们有四个共同的特点:抓源头、抓应用、开链条、聚要素。
依托院内一个大型研究所,它开辟了生产、研究和资本的整个链条,掌握了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及技术应用。这些新的科研机构自诞生以来,就是科技与经济融合的产物,为中关村的创新驱动发展和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应该进行探索,一方面使研究人员能够解决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在科学研究和创新方面走上一段楼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数据研究所所长尤文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北京大数据研究所是中关村新科研机构的典型代表。
该研究所是在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其他机构的支持下建立的。北京大数据研究所成立之初,注册为民营非企业单位,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探索“大学+民营非企业”的整合模式。
鄂温南表示,大数据理论的研究与市场应用密切相关,相关高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突破原有的制度障碍,充分发挥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在利益分配机制上,研究所大力鼓励创新和研发,奖励高端研发人才等重要贡献者不少于50%的收入,研究所投入5%~10%用于经营管理。同时,研究所采用“双聘制”引进高端人才,增强核心团队能力。北京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等机构提供高级研究人员,由研究所社会化,允许研究人员在系统内外工作。
同样,由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牵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共同赞助的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已拥有5亿元的启动资金和数十项技术。这些资金和技术为创新中心团队持续培育原始技术提供了来源保证。
为了给团队最大程度的归属感,研究院设计了10%的团队股权,并将这10%的股权转化为多种激励方式,如团队奖金、股权、基金等。
中关村新科研机构多元化的激励形式构成了创新的科研激励机制,一种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保证了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也是激发科研人员长期从事科研和释放创新潜力的内在动力的重要途径。
“没有企业和行业的参与,科研院所的研发就没有方向。没有科研机构的帮助,就没有企业独立研发的来源。没有资本的驱动,科学研究和工业化将是不可能的。”翟立新认为,这些新的科研机构就像“活页夹”,将“生产、研究和资助”的各个环节紧紧捆绑在一起。
与传统的科研机构相比,这些新型的科研机构有着巨大的能量,科技与经济之间的“差距”正逐步被它们“填补”。
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研究院依托科技大学迅飞公司,在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上取得新进展。2016年,世界将推出多语言实时翻译和一体化输入法等最新技术。基于迅飞语音云的开发团队已经超过23000人,北京有1000多个智能硬件创业团队,收入3亿元。
北京大数据研究所通过*和高校投资建立了五个基础研究实验室,开展基础和前沿研究工作,为应用研究和产业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北京合作创新研究所成立以来发起的134个研究项目中,在先进制造领域开发的机器人感知技术可以从自身学习物体识别算法,并将在未来引入工业机器人。就环境和能源而言,从低温热源中提取的热量可以被用户利用二氧化碳的特性用于集*热。这些项目将在近年内完成,并将进入工业化阶段。
创新的从优中选优的项目选择机制,使中关村新科研机构形成了“北京整体、全球研发、国家转型”的综合发展模式。
新的研发机构已经建立了一个纯粹面向市场的企业孵化机制。通过企业孵化、项目融资等手段,创新成果迅速引入生产体系和市场,加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