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三十余院士齐聚南开大学 共贺杨振宁95岁华诞

科普小知识2022-07-15 13:25:38
...

三十余院士齐聚南开大学 共贺杨振宁95岁华诞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赖摄影任永华)8月20日至22日,包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3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数十位著名学者齐聚南开大学,出席由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举办的庆祝理论物理实验室成立30周年物理前沿会议。

21日,在南开大学申生大楼的多功能厅,一大群杰出的学者聚集在一起举行婚礼。国内著名学者以学术报告和座谈会的形式介绍了物理学的最新进展,庆祝了杨振宁先生的95岁生日。他们欢迎杨振宁先生恢复中国国籍,成为中国科学院高级院士。

三十余院士齐聚南开大学 共贺杨振宁95岁华诞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魏大鹏、校长龚克、中国科学院院士白一龙、陈和生、陈士毅、陈永川、邓小刚、杜江峰、方寿贤、葛、何先图、洪家兴、宋江、李佳明、李树深、罗俊、罗民兴、莫一鸣、欧阳中灿、潘剑伟、孙昌普、向涛、谢新成、邢定宇、杨国珍、张维延、张维平、张兆禧、赵正国、赵忠贤、周向宇、朱邦芬、邹 国内外数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著名书法家和画家、南开专家学者出席。

三十余院士齐聚南开大学 共贺杨振宁95岁华诞

龚克代表南开全体师生欢迎来宾。他说,今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老、中、青年物理学家齐聚一堂,庆祝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实验室成立30周年和杨振宁先生95岁生日,纪念陈省身先生和杨振宁先生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中国人说“30是第一次”,“30是基础”。如何在建设科技强国的条件下,真正实现陈省身先生建设数学强国和数学强国的目标,中国的变化、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和中国科学在过去100年的命运值得思考和探讨。“我们与短暂的岁月不在同一个时代,我们的诗歌在化学工业中更具竞争力。”在陆游的诗中,赞扬了的精神状态,并祝他健康长寿。

三十余院士齐聚南开大学 共贺杨振宁95岁华诞

葛代表主办方介绍了部分院士、嘉宾和特邀中国科学院学术记者,并向代表们详细阐述了会议主题。他说,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的理论物理实验室是在杨振宁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它举办了9次国际工作营和3次国际会议。学生们在杨振宁先生的指导下接受了世界级讨论的训练。多年来,杨振宁先生已经对南开进行了十多次正式访问。当陈省身先生活着的时候,他每年都去看望他。他的70岁和90岁生日都是在南开度过的。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杨振宁先生95岁生日,真诚地感谢他对物理学和中国物理学发展的杰出贡献。与此同时,物理学和数学界的学术精英齐聚南开,讨论学术前沿,纪念陈省身先生不朽的精神和他对南开和中国数学界的巨大贡献。

三十余院士齐聚南开大学 共贺杨振宁95岁华诞

朱邦芬称赞杨振宁是一个真诚的人,对中国有着深厚的爱,也是中美之间挥之不去的友谊。他在科学上是一个“保守的革命者”,珍视人文科学和历史科学的传统,但他并不保守,善于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创新。他讲述了自2003年回到他创办的地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以来,杨振宁先生对中国和世界物理学的贡献。他说,杨振宁先生是科学领袖、物理学家、教育家,也是科学技术和物理学史上的研究员。他对文化和诚实做出了许多贡献。杨振宁回到中国后,开始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二个春天。这一次,恢复中国国籍也实现了他的愿望。

三十余院士齐聚南开大学 共贺杨振宁95岁华诞

三十余院士齐聚南开大学 共贺杨振宁95岁华诞

“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认识两位伟大的科学家,陈省身先生和杨振宁先生。”范曾回忆起与两位先生交流的过程。他说,和科学家在一起,心情很愉快。这两位先生在处理人和事时有不同的风格,但他们都同样珍惜自己。他们从中学到的教育难以用语言来描述。他们都有一颗纯洁的心,他们的性格值得学习。“实体实体世界本身,曾见先生开睡路;精神平台仍然受到大师们的启发,去追求圣贤的思想。”范曾写了一副对联,祝贺杨振宁先生95岁生日。他还以《赤壁赋》为题材,以苏轼、黄庭坚、佛印、白鹤为主要人物,创作了一幅纪念杨振宁先生诞辰的作品。

三十余院士齐聚南开大学 共贺杨振宁95岁华诞

看到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杨振宁先生表达了“年轻人无法理解”的喜悦。他感谢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组织了这样的活动。在讲述南开在80年代和90年代相对困难的条件下的学术活动时,他说,“他在南开的理论物理实验室所做的一些事情是他引以为豪的。”杨振宁先生与每个人分享了一个故事:陈省身先生的好朋友、英国皇家学会前主席迈克尔·阿蒂亚曾努力向爱丁堡广场捐赠了价值约200万英镑的麦克斯韦青铜雕像。几年前,迈克尔·阿蒂亚再次访问南开大学。他离开时,要求独自坐在申生大厦的大厅里。“我猜他看到了这么大的建筑,想到他为麦克斯韦的雕像所做的努力,他忍不住有一种感觉,他觉得现在整个世界都在朝着一个新的方向走,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西方国家正面临各种困难,中国正稳步高速前进。”杨振宁说:“这件事让我在晚年感到非常幸福。如果你和我一样,经历了合肥、北平和昆明的民族困难,看到今天的情况,你怎么能不高兴呢?”

三十余院士齐聚南开大学 共贺杨振宁95岁华诞

活动期间,潘剑伟应邀作了题为“墨子卫星与量子网络”的专题报告。他首先介绍了自己在杨振宁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科学研究的历程。他和他的团队分享了他们在光量子信息处理和超冷原子领域的研究进展。潘剑伟的报告从人类安全传输信息的千年梦想开始。他说,人们曾经怀疑“人类的智慧不能用来构建人类自己不可磨灭的代码”。然而,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量子力学已经为解决信息传输安全问题做好了准备。量子叠加和量子比特,以及量子纠缠——爱因斯坦称之为“远地点之间的奇怪相互作用”——是它的基本原理。他从量子力学的局域实在论和非局域性的角度,讨论了爱因斯坦的命题“量子力学是完整的吗”。这个问题。利用纠缠态打破BELL不等式可以检验局域实在论和量子力学的预测。长距离量子纠缠可以完成这个测试。这些工作的进展导致了量子信息学的发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实现量子密钥分发。同时,借助于纠缠,量子叠加可以用来将未知的量子态从一个点转移到另一个遥远的地方。

潘建伟说,虽然国家自2007年以来在这些领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密钥分发从10公里超过400公里,但长距离量子通信面临挑战,如光纤的固有损耗随距离呈指数级增加,量子信息不能被复制和放大。*空间频道是更好的解决方案。经过五年的地面验证实验,“墨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成功,完成了高速星地密钥分发和星地纠缠分发等任务,实现了空间尺度的量子非局域性测试。与此同时,该团队还在1200公里的距离上完成了量子分布,以99.9%的置信度摧毁了贝尔不等式。潘建伟说,下一步是实现卫星联网,突破地面阴影区的限制,完成高效的全球量子通信。有必要将量子通信技术付诸实践,同时研究引力本身和退相干的相关模型。

会上,复旦大学龚新傲教授、清华大学王小云教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蔡荣根研究员、清华大学王立军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王宇鹏研究员、武汉大学徐红星教授、吉林大学崔田教授、浙江大学李佑全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李如新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林海清大学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教授苏刚教授说,“多元光伏半导体关键物理问题的理论研究”、“哈希函数碰撞攻击”、“重力的本质和最新进展”、“精确测量物理与应用”、“拓扑量子可积系统”、“纳米光学超灵敏传感与光学芯片研究”, “高压下的硫化氢及其优异的超导性能”和“自旋电流和自旋霍尔效应中磁化的发现”、“超强超短激光的产生及其重要应用”、“量子关联系统和新材料设计的一些结果”和“威尔逊比和量子相变”是报告的主题。

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实验室是由杨振宁先生受陈省身先生委托建立和指导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数学物理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包括量子可积系统、杨-米尔斯场、杨-巴克斯特系统、量子群、关联系统的代数结构、杨边、扭结理论等。30年来,研究室培养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一批优秀人才,举办了许多重大国际会议和活动。它是数学研究所乃至南开大学的“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