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教育部副部长:高等教育亟待转变发展方式

科普小知识2022-07-15 16:04:40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5月4日,*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国家高等学校要带头进行教育改革,紧紧围绕培养德才兼备的根本任务,加快建设充满活力、高效、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机制,做好教育改革的带头人。”当前,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转变发展方式,努力解决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不协调的问题,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不仅对促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而且对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大学始终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同向发展。这是大学发展的规律,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同时,一切教育活动都要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发展,这是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与基础教育相比,高等教育的社会属性更加明显。这是因为高等教育与知识,尤其是高级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有着天然的联系。在知识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高等教育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几十年来,大学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世界各国的主要科技园区大多是依靠大学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包括美国著名的“硅谷”、日本的“筑波”、*的“新竹”和北京的“中关村”。这些科技园通过发展高科技企业,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所依赖的大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同时也拓展了他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由此,一些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研能力迅速提升,成为国际公认的一流大学。国家越来越重视依靠大学来提升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力。从2004年到2012年,全球启动了近30项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其中包括德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以及日本和韩国等邻国。这充分说明了大学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战略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百年”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现代化同步”发展道路。我们应从这一国家发展的战略取向出发,思考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国内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日益增加,低成本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在工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方面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核心技术由他人控制。迫切需要依靠创新寻找新的出路,为未来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无论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现代服务业发展、全球资本和金融竞争,还是外贸模式转变,创新都是核心驱动力,人才是核心资源。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层次人才和科研支持是大学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这项任务完成得很好。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之日,就是一批高水平大学涌现之日。如果这个任务没有很好地完成,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将会遇到障碍,大学的建设将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两个“加速”必须同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这是由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可以说,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必须以中国高等教育的升级版为基石。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推进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调整结构是高等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和革命。去年,全国有699万大学毕业生。要达到77.4%的初始就业率并不容易。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实现了初始就业率“不降不升”的目标。形势更加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结构性矛盾,即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短缺。这种结构性矛盾的深层原因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对经济社会变化和科技进步的反应迟缓。高校“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学院和大学仍然专注于追求“大而全”的科目和专业。这些特色菜既古老又相同。人才培养方法不符合实际需要。一些学校盲目追求硕士学位项目的数量、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课题的数量。在对一些有着非常清晰的工业背景的学校进行升级或更名后,他们放弃了传统的适用性和技能优势。这些问题的背后是这些学校缺乏科学的定位,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特征不清,学校关闭的趋势严重,缺乏与工业企业和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机制。因此,当前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决心,实质上是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推动高等教育*和机制的深入改革。

同质化没有出路,多元化是方向。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必须有合理的定位,坚持选择性发展。从国家布局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对各类高等教育进行合理定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高技能人才。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最重要基础,也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缓解就业结构矛盾的最有效手段。要坚持服务原则,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在办学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专业标准和专业标准联合发展机制,走校企融合、产教结合、实战应用突出的道路。我们不仅要加大*投入,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要促进社会力量的参与,探索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发展,探索公立和社会力量办高职院校的相互信任和服务购买机制。

本科教育要有稳定的规模,注重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我们应该培养适当数量的基础和学术人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加强努力,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引导高校改变“三重三轻”的现状,重视“四重”: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在专业设置方面,应更加注重社会需求的导向;在课程设置上,更注重科学知识、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整合;在教学方法上,应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社会合作方面,应更加重视用人单位的参与;努力培养面向地方和工业企业、岗位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

研究生教育应严格稳定,注重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发展模式应由注重规模发展向注重质量提升转变,培养类型结构应由注重学位向协调学位与专业学位发展转变,培养模式应由注重知识学习向注重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并重转变,人才素质评价模式应由注重校内培养质量向注重职业发展质量并重转变。在培养模式上,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更加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更加以提高专业能力为导向,大力推进高校联合培养、校企对接和跨学科联合培养。在结构布局上,要建立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招生计划管理体系,逐步取消“双轨制”招生计划,统筹发展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

从学校自身来看,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必须坚持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向,突出办学特色。学科和专业是大学的基本要素,学科和专业水平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建立新的学科时,我们应该坚持增量优化。也就是说,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对新型人才的需求等。,积极调整和优化学科和专业。对于现有的学科和专业结构,必须坚持存量调整。大学里的学科和专业不多,但它们都很特殊和强大。学科专业建设不仅是“人无我有”,更重要的是“人有我优”或“人有我新”。事实上,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能涵盖所有学科。根据教育部学科目录的统计,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学科覆盖率分别为54.2%、62.5%和70.8%。然而,我国许多高校往往盲目追求所谓的“全面”和“综合实践”的发展,这是值得反思的。高校应着眼于办学定位和市场需求,制定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规划,构建与办学定位和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突出重点和优势,压缩“平原”,打造更多“高峰”,着力建设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群,打造和不断提升集群优势,克服专业设置的“功利性”和“多样性”。归根结底,就是要走特色发展之路,打造特色核心力量。

在国家宏观布局上,要更加注重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适时全面修订学科目录,完善学科区域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重点支持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设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通过跨学科整合,自主设置有利于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关学科。为制定和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建设和评价的标准体系,为不同专业制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学校应根据“国家标准”和“实践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的程序,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建立健全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行业人才供求年度报告制度。对于连续几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一些特殊专业外,招生计划应调整至停止招生。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是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要求。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高校内部来看,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与创业的需要、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学管理*亟待改革等方面,同时也存在培训与需求、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内部资源与社会资源没有紧密整合等较为普遍的问题。从高校外部来看,聚集社会资源培养人才的法律政策不到位,影响了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和工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单一,第三方评价监督不到位。这说明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是*和机制的问题。

当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创新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激发高校人才培养的潜力和活力,努力突破实践能力的薄弱环节,同时,处理好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外关系,合理配置资源,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

首先,要以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为基本前提。只有用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适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现代化”同步发展的人才。要引导高校摒弃只考、只评、只分的观念,真正树立《纲要》提出的“全人、多种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观念。摒弃规模和数量的观念,真正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检验标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评价为第一的观念。

第二,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主要手段。教育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建立高校教学内容长效机制,充分体现学科研究的新进展、相关实践的新经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需求。应努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鼓励更多的参与式、讨论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师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推进教学管理机制改革,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互聘、选课互认、自主选课、弹性学制的长效机制,建立更加灵活有效的学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要求高校把教授对本科生的教学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把本科生的教学任务作为任命教授的一项基本条件,并允许最好的教师为本科生一年级学生上课。同时,要改进教师科研评价方法,强调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建立科研反馈教学的长效机制。

第三,要把合作教育机制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高校不能关起门来办学,让学生进入“象牙塔”。相反,他们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所谓合作教育,就是汇集各种资源,投资于人才培养,创造大学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和工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引导高校遵循合作教育理念,深入实施一系列“卓越计划”,探索部委、学校、院校、学校、地方和国际合作在工程、新闻、法律、农林、医药、艺术、教师教育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合作教育机制。深入实施“2011计划”,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要通过改革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机制,促进创新要素的深度整合,形成一批优秀的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生一批标志性的创新成果。

最后,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作为重要保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推进行政部门与行政部门分离”的要求,要加快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标准、高校按标准办学、第三方组织评估、相关部门监督的运行机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建立自我评价、资格评价、审计评价、专业认证与评价、国际评价的“五位一体”教学评价体系。为了更好地体现高校的质量主体意识,要求高校完善本科教学状况数据库,建立和完善高校质量保证体系,并主动向社会公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为了更好地体现分类评价和分类指导,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新建本科院校应进行合格评估,参与评估的院校应进行审计评估。审计评价不应分等级,而应注重引导,使高校能够更清晰地界定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体现突出内涵的方向,调查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四个比例”上:办学方向与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从领导、教师和资源配置上保证人才培养;办学对现代化的贡献;学生、家长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此外,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应得到更好的体现,应根据第三方的综合评价结果探索普通学生经费的差异化分配,真正建立“奖优还劣”的激励机制。

(作者是教育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原职称:高等教育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