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等教育改革:大学如何走出“象牙塔”
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近日结束。许多参与项目吸引了行业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的兴趣,并可能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人才和科研的高地,服务社会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大学如何真正走出“象牙塔”,实现与社会的全方位对接?这是高等教育改革必须交出的答案。
询问先决条件
●办学方向明确吗?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不止一所大学,许多是研究型大学;二、三线大学盲目跟风,涌向综合大学之路。应用型大学缺乏发展空间,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大学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追求完美、定位不准、缺乏特色和千校一面。
社会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学必须改变同质化的趋势。在这方面,国外的经验值得学习。例如,美国的一流大学有鲜明的特色和不同的风格。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以及纽约时装学院和美国烹饪学院等专业学院都培养了大量人才。
在当前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引导高校明确定位,分清层次和类型,设置特色层次,为经济社会服务,意义重大。如何促进合格的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如何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应用型地方大学;如何建立和完善高校分类指导、分类配置和分类评价体系,是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和特色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服务社会最根本的是培养人才。然而,我们现在培训的人经常存在“不能达到高水平,也不能达到低水平”的问题。从“高”的角度来看,当今大学生对重大全球性问题重视不够,缺乏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变化缺乏深刻认识。从“低”的角度来看,一些学生技能低,实践技能低,工作能力差,不能把小事做好。引导学生走向应用型发展,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如果大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业技能,激励和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发展自己,那么他们将来一定会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建设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说。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推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注重实践,加强高校与行业、行业和企业的深入合作;优化人才培养类型,提高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比例;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民生需求。
第二个问题:科研转型
●为什么科研成果和社会需求容易成为“两层皮”?
一方面,有大量的科技成果“酣睡”,另一方面,渴望新技术的企业却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虑不安。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反映了当前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
高校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成果,才能真正在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然而,事实上,许多高校在项目启动期间的科研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选题不“扎根”,市场定位不明确,评估指标不明确。因此,项目成果大多是纸上谈兵,自然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高校科研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具体而言,它要求学院和大学增加应用技术研究,并把重点放在与国家发展战略、人民的切身利益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的项目上。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认为,要实现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关键是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关注应用研究选题的紧密需求;第二步是在技术开发完成后,与行业进行深入的合作研发。
如何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
“从样品到展品,它们最终成为废品”。这种说法对于大学的科研成果来说可能有点夸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困境。目前,我国高校已大大增加了论文和专利数量,但科技成果转化率指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数据显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30%,而发达国家约为60%至70%。
要解决科研成果转化中的“肠梗阻”,关键在于调整“指挥棒”。长期以来,高校评估评价体系一直是“以文论英雄”,重题目、轻论文,轻应用,轻转化。在这种指导下,许多研究者倾向于选择容易发表论文的题目,而不关心项目在后期是否能被转化。此外,由于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没有人愿意关注。因此,调整科研评价标准,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组合拳":去年,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正式实施;今年上半年,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在下放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科技成果收益归科研机构所有的措施下, 科研人员的奖励比例大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正在逐步被打破。
关于智库建设的三个问题
●如何挤出智库发展中的“水分”?
随着中国特色新型大学智库推进计划的逐步实施,大学智库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新时代:建立了“大学智库特刊”和“中国大学智库论坛”,建立了首批42个国家和地区研究培养基地,提交了4万多份咨询报告。然而,在喜人的形势下,高校思想库仍然存在一些“水分”,真正有影响力的思想库很少。
“鉴于**对智库发展和建设的重视,许多智库似乎在一夜之间涌现出来。一些智库评估机构也纷纷涌现。他们开始盲目排名,不知道智库的战略定位、运作模式和治理结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蓝雪认为,智库和普通大学是有区别的。“如果智囊团混淆了基础研究与政策和对策研究之间的区别,将所有大学变成智库,那将是一场悲剧。”
专家认为,虽然在智库建设中百花齐放是好事,但每一朵花仍需要自己的特色。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有明确的自我定位,防止乱贴标签、仓促行动、只做肤浅文章的现象。高校智库只有站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上,潜心研究国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核心和瓶颈问题,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提供专业、客观、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如何实现“庙”与“江湖”的有效对接?
学者们指出,作为国家“智库”,高校智库要真正凝聚改革发展的力量,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环节是如何将“智力”优势转化为“治理”效应,实现“庙”与“江湖”的有效对接。要实现这种对接,首先必须明确高校智库的特征。一方面,智库研究不同于纯学术研究。它不能仅仅依靠逻辑推理和纠缠不清的理论理论,而应该“脚踏实地”,牢牢把握中国的国情和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另一方面,智库研究不同于商业项目。它必须为国家的决策服务,并考虑国家的想法。它不能是个人利益集团的发言人。
让*“可信、可用、负担得起、不可分割”于大学智库的关键是坚持问题导向。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创始人汪荣华认为,智库研究问题必须是一个“现实问题”,是党和*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是人民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然而,这种“现实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依赖于静下心来,进行实践研究,然后进行系统思考,最后提出战略性、宏观性和前瞻性的决策建议。
上一篇:粪菌移植走出实验室“还有点距离”
下一篇:紫薇树下走出的核物理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