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驻华科技参赞:走出简单的Give&Buy
“这太棒了!”无论是欧式的优雅喷泉、穹顶形的穹顶还是城堡式的办公楼,走进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的每一个人都会为这座豪华低调的花园式大使馆而感叹。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位于东直门,占地16公顷。六十四年前,前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因此,*将这块土地分配给前苏联作为使馆用地,这也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大的驻外使馆”。
截至10月,天气有点冷,但大使馆里仍然充满了绿色。当时,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正准备访华,他不想打扰,但俄罗斯驻华科学参赞布尔加琴科·谢尔盖(Bulgachenko Sergey)真诚接受了《科学新闻》记者的采访。
谢尔盖不仅给他飘逸的银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他鲜明的个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既严肃又严谨。在回答问题之前,他经常查阅他带来的大量信息,他不会对不确定的问题掉以轻心。他也非常想家。当他谈论他的家庭和祖国时,他会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并且常常感叹即使是视频电话技术也不能让他想家。他也让记者头疼,很难让这位不苟言笑的外交官在镜头前微笑。
科学新闻:中俄两国一直有着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你认为这次合作怎么样?
谢尔盖:中俄科技合作一直是双边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几年里,它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发展。这主要是基于1992年中俄两国*签署的《科技合作协定》。目前,两国科技合作稳步推进,已有100多个联合研究项目,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社会政治领域。两国的学术组织、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都积极参与其中。
科学新闻:当前的中俄科技合作模式能否很好地服务于两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谢尔盖:今天,中国的经贸领域发展很好。中国的科技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希望中俄两国能够集中资源和技术,通过合作真正取得更好、更快的科研成果。
这也是我来这里的原因,也是我们在科技领域合作的原因。我们希望我们能够真正合作,而不仅仅是向中国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这是20到30年前的合作方式。目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几乎所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但是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合作模式,摆脱旧的常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正与科技部合作,试图改变这种合作机制。
科学新闻:所以你想让我们从简单的“买与给”模式转变为真正的战略合作?
谢尔盖:是的,我们仍然处于这种简单的“供应和购买”机制中。俄罗斯为中国提供了知识和技术,但这种模式没有效果,也不再适合这个时代。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术交流上。我们应该通过战略合作开发更多的新产品,能够向世界介绍中俄合作产品。
这一共同产品可以促进两国*之间的互利共赢合作。目前,你们有很多愿望和想法,也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和很多科技人才,但是你们不愿意放弃现有的机制去寻找新的合作机制。
科学新闻:你的意思是俄罗斯正在努力推进新的合作机制,而中国还在犹豫,对吗?你希望中国在这方面做出什么努力?
谢尔盖:是的。中国和俄罗斯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改变了对方。你有这么多的人才,特区和大学。因此,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条件,通过改革这一机制,使两国的利益最大化,从两国获得更有效的科技成果。
目前,两国仍处于交换意见阶段,尚未签署任何相关协议。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们认为现在必须进行变革和创新。但我们也认识到这种转变的困难。这不容易,酿造需要时间,但现在是改变的时候了。
科学新闻:你认为近年来两国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是什么?
谢尔盖:我们有许多科技合作领域,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医药、新材料、绿色能源等等都很好。
我主要负责基础研究,为专家学者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然而,很难很快看到基础研究的结果,因此这一领域的合作在20多年内可能不会有任何立竿见影的结果。
科学新闻:你认为两国未来科技合作有哪些潜在领域?
谢尔盖:中国现在有空气污染和其他问题。因此,在未来,环保、净水、绿色能源、化工、新材料、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将是我们的主要合作方向。
科学新闻:你认为在两国多年的科技合作中,有没有经典的创新案例?
谢尔盖:多年来,两国的客观需要要求我们发展多样化的创新合作。中俄科技园区正成为两国在科技领域投资和合作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自2000年以来,我们在烟台建立了第一个中俄高技术产业合作示范基地。2001年,与浙江巨化建立了中俄科技合作园区,为新材料、能源、激光技术、光电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6年,我们在长春市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区,在俄罗斯激光技术和制药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和生产这些领域。同年,我们还成立了沈阳科技园,共同开发农业、新材料、激光、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新技术。
去年,两国决定在俄罗斯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和中关村高科技发展园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联合工业园。我们希望两国今后能建立更多的合作园区,首先是斯科尔科沃,然后在中国附近建立更多的科学园区。
科学新闻:这些公园中有许多是在中国建造的,而俄罗斯只有一个合作公园。这有利于两国科技合作的发展吗?
谢尔盖:有一些问题。近年来,中俄科技园区发展不尽如人意。十多年前,我们提出了在中国国情下,用俄罗斯的技术和理念建设中俄合作科技园,共同开展商业活动。不幸的是,这些想法没有达到最初的预期。这就是为什么这些科学园区都在中国,而俄罗斯只有一个合作园区。
中俄工业园区位于莫斯科国立电力大学,主要负责向中国企业提供俄罗斯技术转让。2011年,两国决定扩大工业园区,并为中国和俄罗斯的其他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经验和技术。
未来,在区域发展项目的推动下,两国将继续建设更多的科技园区,如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和阿穆尔以及中国的牡丹江和大连。
我们与中国科技部火炬中心达成了良好的合作协议。然而,*间合作框架有时更正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研究机构和研究所。因此,我们也将在各个层面开展合作,如科研机构与大学之间的合作、行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实验室之间的合作。例如,在黑龙江流域和黑龙江省的合作中,这种合作可能更简单、更有效。■
科学新闻(科学新闻2013第11期对话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