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呼吁:大科学装置跑出“加速度”
■我们的记者齐鲁·丁佳和王嘉文
卫星在天上成功了吗?望远镜安装好了吗?在NPC和CPPCC会议上,许多科技界的代表和成员建议发展中国的科学仪器。他们希望充分发挥这些“大国和重器”的最大能量。
前瞻性科学的目标是建设导向。
“科学仪器的科学目标不能仅仅建立在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或其他人几十年来所做的事情的基础上。”作为主持LAMOST望远镜建设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崔经验丰富。
在她看来,科学目标必须是前瞻性的,相应地也需要前瞻性的技术。以LAMOST为例。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视场光学望远镜,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提出并开始建造。由于抓住了第一个机会,找到了突破点,自建成投产以来获得的数据远远领先于国外同行。
“科学仪器的技术计划在中国应该是创新的,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别人的。此外,这种创新不是为了观赏,而是在科学上确实是独一无二的,允许有限的科研经费充分发挥其最大效果。”崔对说道。
“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球形射电望远镜。然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伟坦率地说,中国开发的国际科学项目“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如果建成并投入使用,可能比“天眼”更有能力。
“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十年或二十年。在此期间,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天眼”,努力解决它所能发现的所有重大科学问题
杨伟说,任何科学仪器的使用都有一定的“窗口期”,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之后,更好的工具可能会出现,其重要性将相对降低。因此,在时间窗内,我们必须把事情做好。
研发与应用并举的创新路径
科学仪器建设的核心是研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部主任何建华在接受《中国科学日报》采访时表示,装置建设涉及的许多关键技术以及世界上现有的技术和经验都不能直接借鉴。只有通过采用新设计和新技术的持续创新,安装才能在完成时达到领先水平。
但他坦言,目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实际上是根据基础设施项目编制预算,这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核心组件的自主开发造成了很大的限制。此外,参与项目施工队伍的人员成本没有投入,给项目承担单位的人员成本带来很大压力,不利于高水平施工队伍的形成和稳定。
不仅如此,随着工作的需要,当升级和改进科学仪器或仪器设备时,研究人员往往发现所需资金没有支持渠道。
"为科学仪器升级提供专项资金尤为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周卫健认为,专项资金的支持,可以使科研人员在使用科学仪器的实践中,首先拓展仪器设备的功能,最终培养研发人才,为我国科研人员自己开发仪器设备奠定基础。
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关注。杨伟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联合设立了“科学仪器科学研究联合基金”,一方面支持基于设备的研究,另一方面支持技术升级,以提高科学仪器的研究能力。
应该有持续稳定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国际经验证明,科学仪器的主要成就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前瞻性和可持续的项目以及财政支持。例如,发现引力波的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WO)项目,在几十年内投资了数百亿元,直到去年震惊世界的发现。
“我们要继续推进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席设计师、CPPCC委员杨长风表示。
根据该计划,北斗卫星已经开始全球联网,并有望在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届时,北斗将与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导航系统并驾齐驱,甚至可能在技术水平上超越它们。
不过,杨长风现在有一个担心。“根据装备发展的规律,它应该是一代研发,一代开发建设,一代持续应用的装备。虽然我们希望保持北斗三代全球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确保国防建设乃至千家万户的使用,但下一步是继续推进该项目,引领世界。”
杨长风说,北斗将在2020年迎来设备应用的时代,也应该开始考虑继续项目。他呼吁尽快启动北斗第四代关键技术的开发,“希望对中国的主要基础设施进行持续、长期的整体考虑。”
中国科学新闻(2018-03-16,第一版集锦)
下一篇:牛角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