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2019年度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随机抽查工作即将启动

科普小知识2022-07-18 12:52:53
...

最近,科技部会同财政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开始对2019年国家科技计划进行抽查。

2019年度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随机抽查工作即将启动

“今年的抽查将认真落实《国家行政机关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加强作风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它们将侧重于减轻负担和绩效导向,并将涵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国家科技项目以及2016年和2017年启动的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开展随机抽查不仅是为了及时发现项目、资金和管理中的早期问题,有效防范风险,也是为了进一步督促和加强项目的实施绩效,促进形成尊重规则、绩效和诚信的创新生态。”7月22日,科技部科技监督与廉政建设司司长戴国庆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的随机抽查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督模式,突出了项目实施的重要进展和检查核实的结果。“为了做好随机抽样工作,我们组织开发了项目随机抽样专用软件。抽样率严格控制在5%以内,不仅严格控制了检查次数,而且增强了每个科研人员依法开展科研的意识和契约精神。同时,现场检查时间将集中在3-4个月,以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

记者了解到,今年,为了有效落实**对“基层减负年”的部署要求,将深化“减员”检查,随机抽查是实施“减员”检查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科技项目遵循传统的监督检查方式,主要是以阅读材料和听取报告的形式,来检查和判断项目实施的进度、相关的测试报告、发表的论文和支持材料。

这种随机抽查侧重于减负和绩效导向,并触及减负的“组合”。它不仅严格控制检查次数,还通过远程视频检查、大数据分析和金融风险动态评估等手段,实施了“无其他材料提交”、“无事先通知、不赶现场”的飞行检查模式,实现了“真正检查”、“方法简单”、“责任严格”。”戴国庆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了主旨。

2019年度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随机抽查工作即将启动

所谓“真实性检查”,就是关注项目核心任务的完成情况,关键结果的产出和效果,到现场去,看真实的东西,检查真相,问实际的结果,把“真实的问题”带到现场,按照项目任务书上的约定“检查”核心任务和结果,让人们看到东西就可以问结果。

「加强『简易方法』是在现场检查前安排公众进行抽查,以少于5%的抽查比率充分发挥100%的阻吓作用,实施『飞行检查』的方法,无须预先通知,无须索取资料,亦无须听取飞行检查报告。」戴国庆表示,被检查单位不需要上交材料或做特殊准备。相反,检查人员提前“备课”,利用现有材料和国家科学技术总局的第三方大数据信息,明确检查重点。

在大幅度精简的基础上,抽查坚持“严格问责”。戴国庆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把随机抽查与日常管理监督、技术与财务、充分信任与监管“长牙”结合起来,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肃处理违规行为。

如何在努力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的同时,确保监督与减轻负担之间的平衡?“我们将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扩大对被检查项目的监控和评估的广度和深度。”戴国庆强调,针对发现的问题,他坚持进行彻底调查。对于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重大违规嫌疑人,将通过专项审计、延伸检查等方式进行深入检查,以保持对违规行为的“零容忍”高压态势,并让监管“长牙”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经查实有主观故意、不良影响和后果,以及违反科研诚信要求的,将按规定严肃处理。

戴国清还指出,作为科技部等部门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的七项行动之一,检查“瘦身”行动已固化为年度工作计划、随机抽查、“一次性提交材料”和试管放置的“四位一体”制度,同时正在进行随机抽查。

“年度工作计划将加强总体规划和标准化,随机抽查将加强威慑,一次性提交材料将突出精简和检查,管理和监督相结合将加强监督“长牙”保持底线。”在戴国庆看来,这四者相辅相成。它们不仅减轻了研究人员的负担,而且坚持科学研究的底线,避免了“坏硬币驱逐好硬币”的现象,有利于创造一个空气清新、气氛积极的科学研究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