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明高:科研不能跟着“利”字走
作为中国汽车动力研究的领军人物,中国科学院高院士在过去30年的研究生涯中,始终坚持“求新求变”、“实事求是、求美”。克服柴油机电控高压喷射项目的问题,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运行,研究电池的安全性……为什么新的领域总能被发现并处于科学研究的前沿?高说:“科学研究必须遵循思想,而不是‘利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造新事物,发展新方向。”
高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载体研究所
翻开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的简历,这位汽车动力研究的领军人物似乎进展顺利,步步高升。然而,面对记者,他首先谈到了自己科研生涯中的挫折。
"面对挑战时不断解决问题就是照原样做研究."高说,如果科研人员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
在科学研究中,困难有时是好老师和有益的朋友。
1993年,高获得数据传输单位博士学位后,进入清华大学做博士后。他对发动机高压喷射技术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
偶然的机会,广西玉柴机械有限公司与欧阳明高队签订了600万元的项目合同,解决了汽车产品研发和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欧阳明正准备大打一场。
尽管困难是预先预料到的,但挑战远远超出了欧阳明的想象。
低燃烧效率导致的燃料雾化困难和严重的废气污染是汽车柴油机面临的问题。在科技界和工业界提出的各种建议中,高选择了一条全新的探索道路,即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探索。
高曾在实验室对相关技术概念的实现作过简单的验证,可以用产业化标准来衡量,却发现实验室原理验证与产品技术开发是两回事。从原理、技术到调试,每一步都会出现无数的问题。例如,高达1800个大气压的柴油发动机的燃料压力波的控制精度是毫秒,这需要极高的喷射控制。然而,当时许多零件不能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需要逐个进行抛光和调试。“在最困难的两年里,我几乎每天都呆在实验室里,在巨大的压力下几次试图放弃。”高说:
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高和他的团队克服了柴油机高压喷射的一系列工程难题。我想我可以好好喘口气,但当我大规模生产和装备我的汽车时,我发现仍有许多工程细节需要调整和完善。直到产品成批安装并投入市场,科学研究才告一段落。
高说,在他近30年的科研生涯中,他能够平静地处理无数类似的问题。“攀登高山,穿越障碍,你会明白困难有时是科学研究的良师益友,会给你更大的能量。”
总是在探索新的研究领域。
与科学研究的倒退相比,更让欧阳明感动的是汽车领域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难度。他的团队帮助开发了一种家用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该产品的综合指标不逊于国外同类产品,但缺乏品牌意识,难以改变跨国产品占据主流市场的局面。高一直在想:“汽车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能不能在某些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有了这个概念,欧阳明·高参几乎每十年就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20世纪90年代末,在克服了柴油机电控高压喷射最困难的部分后,高敏锐地认识到了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国际趋势,并对燃料电池客车技术持乐观态度。然而,早期的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的是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使用寿命短,成本高,很难进入市场。高带领团队提出了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之间能量分配的新原理,其特点是燃料电池运行接近稳定。应用该技术开发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客车,其使用寿命是当时国际主流燃料电池客车的1.3倍,成本低50%。
2008年,高带领团队首次成功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并以“剥洋葱”的方式层层突破基础核心技术,最终将整套技术商业化。与此同时,高还抓住了锂离子电池技术进步给纯电动汽车带来的发展机遇,并会同相关专家就汽车行业纯电动驱动技术的改造策略向国家提出建议。自2007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
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是保证电池的安全。自2009年以来,欧阳明一直在开展电池安全研究,在清华大学建立电池安全实验室,进入世界缺乏研发经验的前沿和热点领域,开发“热机电”一体化安全防控技术。“目前,国际大型企业和著名电池企业的许多项目都委托给我们,我们授予知识产权。”高说:
2018年后,刚过60岁的欧阳明有了新的想法:电动车、低碳能源和智能交通的结合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终形式。他在自己办公室的屋顶安装了光伏系统,产生的电力被供应给楼下的充电堆。他建立了一个蓄光充电的微网测试系统,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应用前景。
为什么我们总能找到新的领域并在科学研究中领先?高说:“科学研究必须遵循思想,而不是‘利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造新事物,发展新方向。”
在尊重法律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变革
这就是高经常对学生说的:“求新求变”、“实事求是”。
他说寻求新事物是为了保持创造力。寻求改变就是领导改变。实事求是意味着尊重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追求美就是追求完美。
近年来,氢燃料电池已经成为工业风口,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过于乐观的声音。高总是提醒大家要理性看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由于在制氢、输氢、储氢和充氢方面仍有许多突出问题需要解决,盲目仓促很容易造成风险。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有特定的应用场景,更适合公交车和物流车辆。
十多年前,当国家准备为纯电动汽车制定战略时,就有反对和怀疑的声音。高提出了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点(大城市)-线(大城市之间)-面(中小城镇)”的结构模式。基于我国“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点上线)-高速铁路车辆(线上线)-电动自行车(面上)”的优势,论证了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高表示,全球汽车动力电气化技术改造已成为主流趋势,中国优先布局一步发展纯电动汽车,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赢得了发展机遇。电动汽车也成为中国第一个在世界上成功大规模进口的高科技消费品。
如今,高已经从一名专业的科研人员变成了一名战略科学家。他认为,在工程科学技术中,一个人必须学会培养良好的视野和品位,尤其是加强人文素质。从事科学研究需要想象力,人文训练可以弥补科学和工程中逻辑定量思维的不足高说:
上一篇:美*大学评估体系拉开序幕
下一篇:宇宙之中最大的谜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