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构建“中国标准”
■王志康,本报见习记者
在未来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我们必须首先建立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管理*和方法,而不是将行政财务制度、人才管理方法和领导模式融入科学研究。
资料来源:中国展望
最近,*人民*办公厅、全国人民*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教育*和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支持,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的学术标准和学术评价体系”。
事实上,这是今年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第二份文件,因为早在今年5月,党*就发出了《关于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意见》。2016年5月17日,中国还举办了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讨会。**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讨论了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如何建设。
那么,是什么使哲学和社会科学获得如此高标准的“待遇”?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标准”应该如何诞生?
研究积累仍然不足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揭示自然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理解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前,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主要在科研机构进行。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才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力度。
1995年,教育部设立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杰出成就奖,随后逐步增加了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经费和基金投入。1999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制定的《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次提出“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件要求充分发挥高校“思想库”和“人才库”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设立理论研究和教学优秀成果奖,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
“可以说,大学以前也有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职能,但这一职能在1999年《21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之后变得更加明显。随后,教育部在全国66所大学建立了151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厦门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陈武源认为,这份文件的发布为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拉开了帷幕。
在此期间,虽然国家大力推动,高校积极响应和投入,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学术积累陈武源说道。
那么,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为什么此时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呢?
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求
南开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周志强认为,这首先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自然科学有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国际优势。相应地,由于实用主义带来的“重理轻文”现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整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价值观和理论的发展,还很不够。”周志强说,这种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做法是放弃大学和科研的唯市场论,这也是所谓的大学的国内生产总值主义。
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也有一些不好的倾向。例如,哲学和社会科学投资的短缺也造成了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多年来,在国家人事战略中,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人员比例一直是一个令人遗憾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小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这次调整也是国家人才战略的调整."周志强说。
此外,周志强和陈武源也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中国的历史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此时,需要新的理念来引领,因为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转型和社会道德重建需要理论解释,而这些理论的解释依赖于社会科学家对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
“我们不能用旧思想来领导新社会的发展。此时,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适时的。”陈婺源说,这个时候,有比以前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在内部解释如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理想的、充满“中国梦”的和谐社会,另一方面是在外部宣传如何建设这样一个社会。此外,西方国家越来越希望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这也要求中国有自己完整的概念和理论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也深信这一观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表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学术交流的不断扩大,西方学术理论和话语体系以各种形式传入中国,并产生了影响。为了解决话语体系中的“西强我弱”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不断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既然它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标准和学术评价体系呢?
必须在中国扎根
“正如人们常说的在中国扎根办学、办大学一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标准和学术评价体系也必须在中国扎根。”陈武源认为,只有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伟大实践,通过总结和提炼自己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才能进一步指导未来的实践。“这必须是一个本地化的过程,否则它将无法指导中国的实践。因为我们过去常常迎头赶上,最快的方式就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现在我们必须创造一些原创的东西来赶上来。”
陈武源认为,与上述两个“意见”相比,*总书记在去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上的讲话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真正确立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
“具体来说,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实地研究,并利用中国的实际材料和数据,提炼和提炼能够指导中国下一步发展的概念和原则。”陈武源说,要研究任何东西,把它变成科学,就要进行论证,要有问题导向。
周志强认为,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应从国家的角度加大投入和重视。然而,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首先要做的是重建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共同体,重建学术评价的概念,以学术第一、精神第一、学术研究为目标,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只关注主题的理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小圈子。在管理方面,也有一些制度不利于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因此,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过于注重市场效应、应用效应和新闻轰动效应,从而失去了对成果本身学术价值的认可。”周志强说。
他认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术评价回归到自己的领域。不能把一个人掌握了多少学科、掌握了多少资源、获得了多少职称作为评价一项学术成就的指标,必须摆脱学科影响和资源总量等外部指标,真正评价一项学术研究的内部指标。
评价机制和体系仍需完善
事实上,近2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有一些基本任务需要完成。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陆晓东对此有强烈的感觉。
“中国大学制度的发展非常不平衡。在与当地一些大学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学校的评价仍然存在着派系现象。他们会根据教师教育和家乡等标准进行一些学术划分,这将导致评价不公平和不公正。”陆晓东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差距实际上相当大,发展水平呈现多样性。一些大学甚至没有完全理解学术体系的最基本机制,也没有形成共识和体系。
陈武源也同意这一观点:“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有太多的人为干扰因素。”
此外,各种人才都是按年龄划分的,这实际上不符合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成长规律陈武源表示,自然科学人才的创造力大多在三、五十岁左右,而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需要积累并拥有相当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才能做一些可靠的研究。"事实上,哲学和社会科学学术始于60岁."
对于陆晓东和陈武源提到的困难,周志强更直白地表示:“中国在人才管理、成果管理和学科管理方面遇到了一种阻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困难。”
例如,许多哲学社会科学的学者会发现,项目资金的使用对财务部门管理这些研究人员特别方便,但对研究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却一点也不方便。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管理过于规范。这本杂志办不到。那本杂志办不到。结果应该是这样或那样的。周志强直言不讳地说,这都是工厂管理、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
他认为,未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应该首先创造出符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独特的管理*和方法,而不是将行政财务制度、人才管理方法和领导模式融入科学研究。
“中国是一个人类社会,评价机制和制度建设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例如,在职称评审过程中,部门或学校应出面代替被评审者,并邀请外部无关学者对代表性作品进行客观评价。外部学者实际上负责部门和学校的学术发展。例如,博士论文一般应建立匿名评价体系。建立了匿名评估制度的高校博士生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博士生的创新动力和压力也同时增加。博士答辩应建立导师回避制度。参与对外防御的学者应受到院系的邀请。他们的任务是帮助维持院系博士生的学术水平。他们是被院系邀请的“学术守门人”,而不是博士生导师的朋友。如果这些评价机制和管理制度得到逐步实施,将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巨大动力。”谈到系统设计,陆晓东补充道。
《中国科学日报》(第五版《大学周刊》,2017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