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航天走向世界的“那些事”

科普小知识2022-07-19 13:16:59
...

新华网四川西昌1月17日电(记者王和金家锁)自1985年以来,中国已宣布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第一个开放空间发射场,已经完成了31次国际商业卫星发射。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回顾了30年来鲜为人知的“那些事情”。

“趴”也想邀请“亚洲一号”进门。

1984年1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式对外开放,进入国际航天舞台。两年后,该中心收到了第一份“外国订单”——用自己的火箭发射美国卫星“亚洲1号”。

1986年,该中心建立了一个先进的卫星测试工厂。面对美国要求室内空气洁净度不得超过100,000的要求,该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没有先进设备的情况下,使用当地的方法上马,用丝绸和酒精擦洗大厅的地板和墙壁达3000平方米以上数十次。

”双腿蹲麻,跪在地上擦拭。我的膝盖肿了,所以我趴在地上擦它。有些人的膝盖磨损了,护理被忽视了。他们的皮肤和衣服粘在一起。最后,他们只能用剪刀把裤子剪下来,绑起来。”一位受访者说。

经过这些努力,测试大厅的净化和恒温条件完全满足要求,最终“亚洲一号”被邀请进入“屋”。1990年4月7日21时30分,中国的第一颗商业卫星“亚洲一号”精确地进入轨道,成功地打破了美国和法国在国际商业发射领域的垄断,赢得了更多的发射订单。

从“澳大利亚明星防御”到“东休斯顿”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太空飞行经历了一段坎坷的时期。1992年3月2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两捆”火箭在“点火”命令发出后立即关闭。整个发射场被棕色烟雾覆盖,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一些人回忆说,当时,不管是不是紧急救援队,每个人都冲向发射塔。“人们的*没有工作梯。在戴防毒面具为时已晚之前,先把手帕塞进嘴里。没有工作灯,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用技巧和经验。”参与救援的人说,最终每个人都救了澳大利亚之星、火箭和地面设施。

然而,从1995年到1996年,发生了三起事故,许多国际合同被中止或中止。面对批评,西昌航天员从痛苦的经历中吸取教训,提出了一系列保证发射成功的制度措施,如总工程师、系统工程师、“双岗”、“双思”、“双五”调零标准等。

从1997年到1998年,它成功发射了“马布海”、“亚太2R”、“中卫1号”、“鑫诺1号”等国际商业卫星,赢得了“东方休斯顿”的称号。

从内陆到南海海岸的“太空鸟”

随着美国和其他西方大国对中国航天工业实施全面*,中国航天工业的国际市场一度陷入沉默。直到2005年4月12日,西昌才迎来了“亚太6号”,为发射非美国制造的卫星开辟了新的市场。

据统计,从2005年至今,这个地方已经取得了“九战全胜”的成绩。中国的航天市场也从这里逐步扩展到欧洲、亚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中国的商业发射承包模式也扩大到包括多种模式,如全卫星出口、全卫星交付和搭载发射。

特别是包括卫星、发射、地面、培训、保险和融资在内的“一站式服务”,成功地帮助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巴基斯坦、玻利维亚、老挝等国实现了他们的“太空梦想”。

现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派出的一个团队正在建设和管理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建成后,文昌发射场将实现中国20吨空间运载能力的重大飞跃。一只年轻的太空鸟正在中国南海的海岸拍打着翅膀。”这里的人是这样描述的。届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也将形成一个新的发射模式,结合沿海和内陆地区,高纬度和低纬度,各种范围。(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