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一名七十六岁老院士倔强的科研生涯

科普小知识2022-07-20 10:41:30
...

一名七十六岁老院士倔强的科研生涯

76岁的郭广灿院士一直很忙。他是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的创始人。他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本可以活很长时间,但他仍然致力于科学研究。当记者看到他时,老郭刚刚从成都的一个会议回来。黑白相间的头发是岁月在他身上的积累。他瘦削的脸颊和宽大的眼镜显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的热情。

1942年,郭广灿出生在福建的一个渔村。他从小就有天赋和智慧。1960年,他以数学、物理和化学的98分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五年后,他毕业于郭广灿大学,获得无线电电子学学士学位,并留在学校教书。从那以后,除了在讲台上讲课,科学研究成了他最大的爱好。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科学之春的到来使他深受鼓舞。"那时,我只想弥补时间。"郭广灿回忆说,当时条件艰苦,冬天没有暖气,每天拿着暖壶看书到半夜是正常的。

“当时,由于缺乏资金,科学研究往往很难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当发现单独做实验不可行时,它就变成了理论。因此,量子光学,一个不受欢迎的光学领域,被选中此后,郭广灿开始了他顽固的“少数派”研究生涯。

选择量子光学纯粹是基于学术兴趣,因为大学研究量子力学,量子世界的神秘引起了他的好奇心。"如果量子理论应用于光学,将会出现新的现象."郭广灿猜测道。

1981年,39岁的他通过了公开考试,被送到国外学习。在国外的两年时间里,郭广灿发现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早在20年前就开始涉足国外,而国内学术界几乎被忽略。

看到这一差距,郭广灿并没有灰心,而是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量子光学的研究。他做了一个黑暗的决定:他必须在回家后建立这个新的主题。

1984年,他利用学校2000元的资助,组织召开了中国第一次量子光学会议。尽管参加会议的20多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中大多数没有进行过量子光学研究,但这次会议成为了中国量子光学发展的起点。

回国后,随着研究的回归,郭广灿对量子场的理解越来越丰富。这时,一个新的想法开始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20世纪90年代初,当量子信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国际学术界悄然兴起时,郭广灿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崭新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是中国在国际学术界获得一席之地的良好机遇。

然而,要做好科学研究,光有一种激情是不够的。在量子信息提出之初,这个想法就受到了许多人的质疑:量子信息论能有说服力吗?量子光学仍处于初级阶段,量子信息能实现吗?郭广灿回答:“我们应该本着‘两枚炸弹一颗卫星’的精神,抓住第一个机遇,推动量子信息的发展。”

"量子光学是基于兴趣,但是研究量子信息不仅仅是兴趣."郭广灿坦言,量子信息可以为国家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国防实力做出贡献。有了这个判断,他再次选择了“意想不到”。

做理论,培养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提高基础。五年后,郭广灿的团队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了快速进展。他的学生团队也逐渐成长起来,先后培养了潘剑伟、彭昆池、孙昌普、杜江峰等多名科学院院士。

在郭广灿看来,这些院士就像是中国量子信息领域的种子,为十多年来量子信息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量子信息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当时它被认为是一个次要的课题。回顾这段经历,郭广灿充满自豪,“我们做科学研究是为了加强我们的国家。”

“老郭没有任何爱好。如果他这样做了,他将呆在办公室和实验室里。”郭广灿的助理段开民表示,今年老郭仍有很多时间出国进行学术交流。“他很少周末休假,也不知道一周中的哪一天。到时候,就是每月的第一天。”

明年将是第一次国内量子光学会议35周年。“我将邀请再次参加会议的老人,告诉他们量子研究的种子已经开花了。”郭广灿认为,这是科研工作者的价值所在。

在量子领域进行了一生的科学研究之后,已经过了七十岁的郭广灿仍然坚持同样的原则。在他看来,作为一名科学研究工作者,不管他在哪里,他都应该在这个阶段为他的国家的历史任务做出贡献。这是时代的责任,也是国家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