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高校自主招生十年后回到原点:未来何去何从

科普小知识2022-07-20 15:47:43
...

从2003年到2013年,高校自主招生达到了10年的节点。这一改革和探索曾被期望“打破坚冰”,以打破“人生一次考验”的狭窄道路。然而,在摸着石头过河10年后,评论褒贬不一,甚至有些学者感叹“独立招生何去何从”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这种纲领性的意见,被描述为对10年独立招生的“最终判决”,也使人们认识到独立招生的“变化”——这是政策收紧的信号,风向变化的信号,还是回归原点的趋势?自主招生,未来将何去何从?

-编辑

4月6日,清华大学2013年第二轮自主招生如期举行。虽然考试过程还是老样子,但一些“微调”已经让细心的家长和专业人士“嗅到”到了变化的信号——第一次笔试简化为两个科目,第二次考试加强了专业面试,淡化了“综合素质”,强化了对“学科专业”和“创新潜力”的评估。

这种变化似乎表明独立注册的转变。最近,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要精简笔试科目,加强对“学科专业”的调查。同时,对高校自主招生的考生规模和自主选拔录取的比例也应做出指导性的限制和规定。

" 10年后,自主招生又回到了起点."一些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评论。

变化

成绩优异的候选人不是学生的主要来源。那些可以参加高考的人不需要独立招生。

如果把10年的政策文件整理出来,不难发现高校自主招生和选拔人才的方向已经调整。在2005年的文件中,它被称为“有效选拔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强、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到2011年,该提法改为“学科专业、全面发展、创新潜力”。然而,在最新的文件中,目标群体将是“具有学科专长和创新潜力的优秀学生”

记者了解到,在2005年以后的几年里,试点高校自主选择和招收的学生数量设定为“原则上占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有大量考生和优秀学生的高校可以扩大规模。”但是现在这个比例又回到了5%。在采访中,许多大学的招生官员表示,“既然2014年的自主选拔计划已经启动,降低录取比例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考生来说,减少笔试科目和加强面试权重是独立选择形式中最直接的变化。《意见》明确指出,“能够证明自己具有某种专长或潜力的候选人可以直接进入学校的考试和面试过程。”对于确实需要进行相关科目笔试的高校,笔试科目原则上为一个,不超过两个,主要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

对此,一些专家评论说,此举基于两个考虑。一方面,由于舆论压力,教育部做出了调整,认为自主选拔已经成为一种“小高考”,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教育部要求高校进一步明确选拔标准,有的放矢,缩小考试规模,提高人才选拔效率。

“对于那些没有学术特长、创新潜力不足、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将不再是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主要生源。这部分学生可以通过高考录取制度择优录取。”“对于那些能够通过高考达到考试目的的人来说,没有必要通过独立考试再来一次。”“在改革和完善面试考试方法和实施综合测评时,我们需要真诚,想办法和改革。”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如是说。

改革

扭转“小高考”趋势,要求高校选拔有明确目标的人才,不是简单的“政策收紧”。

“自主选拔的真正意义不在于高校招收多少学生,而在于打破‘终身一考’,探索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录取方式,向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出重视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潜力和特长的信号。”看到教育部的这个“意见”,一些学者无法掩饰他们的失望。“如果教育部收紧这一政策,使其成为少数学生的关注焦点,就有可能降低基础教育自主选择的指导意义。”

然而,一些大学官员表示了他们的肯定和理解:“过去,一些考生认为自主招生是高考前的额外测试。现在很明显,这不再是另一个机会了。”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俞涵说:“过去,大多数参加复试的考生都是综合素质非常好的普通考生,但今年不同了。能够展示自己专长和创新潜力的考生更有可能进入第二轮考试。以北京一所知名中学为例。在排名前30的候选人中,有三分之一今年未能进入清华大学的第二轮独立选拔。”他认为,这种调整本质上要求高校进一步体现选拔标准,根据学科定位选择人才并设计考核环节。

10年来对自主招生的探索一直伴随着争议。是“回到原点”吗?一些专家认为,这不应简单地理解为“政策收紧”,而应根据独立选择所承受的各种困惑和压力来考虑。

高校自主选择的目标是多样的,定位是模糊的,这被教育者视为根本原因之一。北师大招生办主任于莉红分析说,“比如,长期以来关于“特别”和“优秀”的评选标准的争论就是表现之一。”另一位大学招生官员更直白地说,“在过去的10年里,学院和大学的数量从最初的22所增加到了90所。很难说有多少学院和大学在认真研究科学的选择标准,有多少在“随大流,做酱油”

更困难的是,在为期10年的独立招生探索中,对诚信的质疑总是接踵而至。一些专家分析,当越来越多的考生将自主选择作为加分的渠道时,一所学校往往会招收7000至8000名考生,加分从5分到10分甚至一行逐渐超过60分。这使得独立选拔过程中对诚实和公平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质疑的声音从未停止。

然而,也有一些团体因参加联合考试而受到批评。这种设置的初衷是方便考生报名参加考试,减少旅行时间。它还考虑到了高校在文化课考试中的某些共性。然而,它现在被质疑为一种“捏人游戏”。一些专家指出,“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新生事物独立招生的压力是可以想象的。如果我们在10年后回到原点,这并不难理解。”

困境

中学应试教育仍然难以满足高校选拔特色人才的需要,现有的高中评价体系亟待完善。

今年年初,北京大学招生办主任秦春华曾写了一篇题为《回归自主选择的原点》的文章,指出录取应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基础,而不是以考试成绩为基础。在他看来,自主选拔和录取在我国还是一件新鲜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和移植,只有试点大学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探索。探索的重点应该是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需要,建立个性化、公平的选拔机制和选拔程序。

在教育部这次发布的意见中,也指出了类似的方向,提出建立和完善综合评价体系。这就要求试点院校的评估应结合学校的相关学科、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对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采取相应的评估方法,并注重对学科和专业基础的考查。同时强调“初试应根据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进行”。

对此,一些大学领导表示关切,同时表示支持。例如,淡化“综合素质”和强调“学科特征”会使“优秀”与“特殊”对立起来。事实上,现实中有许多学生既优秀又有特殊的素质。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识别它们。用部分天赋和古怪天赋来定义“特殊”太狭隘了。然而,一些大学教师甚至坦率地承认,“学科特色人才的选择取决于高中为特色人才的成长提供土壤。如果高中教育仍然坚持应试教育的理念,而要求高校在人才选拔中选拔具有学科特色的人才,这是不合逻辑的。高中和大学之间不仅有无缝的联系,而且还有很大的差距。”

至于“参照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则取决于高中能否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公正、有效的评价。记者了解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依靠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国家学分制的完善,实现了基于中学学术水平的综合评价和选拔模式,从而保证了不同地区基础教育的均衡水平。考生和学校可以提供可比的中学考试成绩、排名和推荐。

在采访中,许多高校领导都谈到了类似的观点:国外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人才选拔,都是以追求卓越为主要目标,兼顾公平。实现这种平衡的关键在于不同大学的互补责任。目前,我国的大学选择政策是把大学放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样所有的大学都可以在一个模式和框架下招生。大学和大学的特征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 10年的自主招生困境与此相关."

十年,回到原点。在为自主选择找到回家的路感到欣慰的同时,许多专家也由衷地感慨:在社会心理复杂多变、人们需求日益多样化的时代,有必要为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改革空间。否则,实现招生考试制度科学选拔人才将只是一个梦想。(原标题:独立注册,10年后回归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