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炫彩2017争鸣篇:学术争鸣 迸“金”色火花

科普小知识2022-07-20 23:48:37
...

炫彩2017争鸣篇:学术争鸣 迸“金”色火花

大天空区域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

炫彩2017争鸣篇:学术争鸣 迸“金”色火花

朱青石

炫彩2017争鸣篇:学术争鸣 迸“金”色火花

头部更换

炫彩2017争鸣篇:学术争鸣 迸“金”色火花

颜宁

炫彩2017争鸣篇:学术争鸣 迸“金”色火花

机器人冰

原因不清楚。2017年,我们经历了许多有争议的科学事件,从大型科学设备的建设到科研人员的流动,从医学技术的伦理到人工智能的创造力。在这些辩论中,所有党派的观点激烈交锋,激发了人们的思考。

今年,在在线社交平台的帮助下,这些原本“高门槛”的科学辩论也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成为一个耸人听闻的舆论话题。在这个过程中,公众越来越接近并理解科学。

快到年底的时候,一些科学辩论仍未结束,或者说它们根本无法得出一个固定的结论。然而,公开而冷静地讨论这场争论是很有价值的。今年我们选出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科学争论,这可能会让读者对科学有更多的思考。

12米望远镜,有3或4面镜子?

自8月份以来,许多人都被一场关于建造12米望远镜的争论所“忽视”。争论的焦点是中国计划耗资数十亿元建造的12米光学望远镜是使用三镜系统还是四镜系统。

首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陈建生引发了这场公开的争论。8月4日,陈建生通过电子邮件向几乎整个中国天文学界发送了一份反对12米望远镜四镜系统的副本。这很快得到了回应。8月8日,支持四镜制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和崔也在一封公开信中回答了这一质疑。从那以后,国内外的学者轮流发表他们的观点。

事实上,自2016年底以来,人们一直在争论这台望远镜应该走哪条技术路线。其中一个方案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的苏院士和崔院士提出的自主创新的四镜系统。另一种是华中科技大学的马提出的三反射镜系统,在上个世纪被国际大型望远镜系统广泛采用。

国内天文学界也分为两大群体:一方面,科学目标高于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三面镜子成熟时可以使用;另一方面,四面镜子创新是有风险的;另一方面,人们认为,自主创新并没有忽视科学目标。经典的三面镜复制是不够的,四面镜更符合中国大科学计划的定位。

8月,与苏、、崔、的公开辩论,把一场科学争论变成了一个公共话题。科学家们针锋相对,网上的公众舆论也越来越多。

以陈建生为代表的学者从“用户”的角度对望远镜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批评,认为三镜系统能更好地满足科学需求,光效高,使用方便。另一方认为,上个世纪广泛使用的三面镜方案可能使用得又快又好,但在施工过程中积累经验和创新探索的空间有限。

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资助国。一些专家认为,在关于大型望远镜技术方案的争论背后,反映了一系列更为复杂的问题,如科研大型项目的管理策略、科研经费的*和机制等。如果不重视这一点,随着中国在科学研究上的投资不断增加,类似的纠纷也会频繁发生。

在争议的漩涡中,一些科学家也对如何规范和合理实施大型科学项目的决策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天文学助理教授沈约表示,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是组织公平透明的同行评审,展示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并逐步达成共识。

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建议“重视科学咨询”,认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要充分发挥国家智库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在项目立项过程中进行战略咨询。

朱青石说的“真气”是学术还是伪科学?

6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原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创造社社长朱青石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了题为“用身体观气、观脉”的讲座。在讲座中,他公开说“真气”是“大量神经元的出现”。第二天,在上海参加“木鱼论坛”时,朱青石又发表了题为“如何用科学语言讲佛教”的演讲。公众强烈*。

这不是朱青石第一次被质疑。早在2009年,朱青石在发表演讲时就说过,“当科学家们不辞辛苦地爬到山顶时,佛教大师们已经在这里等了很长时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之后,他的“物理学进入禅宗再谈”和“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教的交汇点”?”和其他署名文章也引起了各界的怀疑。

今年的两次演讲再次将公众舆论推向高潮。为什么像朱青石这样的大科学家容易相信伪科学?《神奇:朱青石院士用科学化妆巫术》等文章在网上广为传播。一个网络问答平台甚至引发了一场“真实性的科学争论”,质疑朱青石对真气和冥想的研究。

北京大学学者饶毅等人发起的“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针对朱青石的评论,陆续发表了多篇文章,从量子力学的角度驳斥了其观点。

天体物理学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孙指出,朱青石文章的主要问题是概念粗糙,许多逻辑推导步骤被跳过,导致结论偏差。

复旦大学物理学教授时宇说,朱青石文章中的表述,如“意识是量子力学的基础”,“量子力学发展到这一步,人们发现人类的主观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思想产生‘客观性’,思想是度量,客观世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思想造成的”,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时宇还指出,朱青石在文章中有误导性的表述。”朱文经常利用大量的篇幅介绍物理学中的一些内容,这些内容本身可能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他经常扭转话题,提出耸人听闻的观点。朱文的观点得到了物理学的支持,这很容易被误导。但事实上,朱文介绍的物理学内容与他的耸人听闻的观点并没有逻辑上的联系

此外,朱青石提出自己观点的“实验方法”也被批评为将个人经验视为“实验数据”。

在激烈的*声中,也有一些宽容的声音。

清华大学科学史教授吴国盛在谈到朱庆时的量子意识观时指出,量子理论本身的哲学基础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智者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朱庆时的观点是一家之言,没有必要对其引发的各种争论大惊小怪。"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容忍各种各样的观点."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虽然陈不同意朱清时的观点,但他认为“学术*”是正确的。

关于这场争论,朱庆时自己也说过,“错”或“好”是一个学术问题,应该从学术层面来讨论。他很高兴看到严肃的学术批评,而不是谈论真气和经脉。“只有通过这样的讨论,我们才能进一步了解科学。科学只是需要讨论。”

人体的“换头”是一种“特技”还是一种突破?

11月17日,意大利神经外科医生谢尔盖·卡纳维拉尔(Sergei Canaveral)在维也纳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世界上首例人体头部移植手术已经完成。当时,“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换头手术”的消息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早在2015年,当谢尔盖·卡纳维拉尔(Sergei Canaveral)宣布将在2017年进行世界上第一次人体头部移植手术时,世界医学界就有很多批评。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保罗·马尔基里尼教授甚至说:“我认为意大利医生卡纳沃是个罪犯。因为这种手术没有科学背景。”美国神经外科医学协会主席亨特·獾也说:“我不希望任何人做这种手术,我也不允许任何人对我做这种手术,因为有许多情况比死亡更糟糕。”

手术在11月宣布后,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谢尔盖·卡纳维拉尔(Sergei Canaveral)的中国合作者任小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头部移植相关的数据、过程和结果将发表在美国学术期刊《SNI》(外科神经病学国际)上。由于学术期刊会发表论文,这证明了外科手术具有学术价值。

“以前没有人提出过如何做这件事,但我们已经提出过了,包括如何切割、如何处理神经、如何处理血管和肌肉、在哪里做、为什么做等等。这是我们的结果。”

任小平说:“我们进行了原创性的研究。有些人认为这将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被认为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全世界一直停滞不前。”

然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胡永生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目前的医疗技术完全可以实现血管、神经、肌肉和骨骼的重建和吻合。最关键的问题是切断的脊髓如何能完美地实现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世界上没有突破性的研究进展。"现在谈论活体头部移植实际上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我认为,动物实验应该在人类实验被考虑之前充分进行,在手术技术和神经再生方法得到充分验证之后。这是真正对病人负责的方式,也更符合医学伦理。”胡永生说,“在未来,头部移植可能会成为现实,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伦理问题也是这场辩论的焦点。

胡永生指出,头部移植后你是谁?他认为,目前,我们必须对头部移植手术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浮躁和夸张,科学探索是有意义的,过度宣传是无益的。

任小平回应说,人类医学发展的历史是在各种争议中发展起来的,比如第一次肾移植和第一次心脏移植。他20年前在美国参与的手移植手术也在去年被纳入美国健康保险法。他说新的事物会引起争议,争议会被完善。

海归“重返大海”,是“愤然出走”还是正常交流?

5月3日,一条微博让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颜宁陷入舆论风暴。微博写道:“世界顶尖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颜宁,最近被任命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教授雪莉·M·蒂尔曼。”。

当时,关于颜宁为什么离开清华,是“学术人才的正常交流”还是“愤怒地逃跑”,争论不休。

事实上,世界各地大学的教授经常换工作并不奇怪。为什么颜宁出国会引起如此多的争论,仍然与她作为一名成功的回国科学家的身份有关。

2007年10月,颜宁应邀从普林斯顿大学回到清华大学,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女教授之一。回国十年后,颜宁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2016年,它被《自然》杂志评为十大“中国科学之星”之一,是一位备受公众关注的明星科学家。

这样一位归国科学家“重返海洋”自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争论。

在网上,有人批评忘记了博士生导师石的“爱国宣言”。其他人推测颜宁已经连续两年在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情况下“愤怒地逃跑”。他们还在她的博客上发现了她三年前申请基金的经历,作为一个论据。

清华大学和颜宁都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公开回应。清华大学表示:“这是国际高层次人才流动的正常现象。清华对此保持开放、乐观和积极的态度。”颜宁自己这样解释道:“我担心我已经在一个环境中呆了很长时间,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满。改变环境就是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激励自己获得灵感,并希望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

对于“我因为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感到失望而出走”的说法,颜宁也在微博上反驳了这一传言,他说:“如果我去普林斯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怎么样?”她写道:“无数人问我这篇文章是否真实。这显然是令人费解和无稽之谈。”至此,舆论逐渐平息。

事实上,海外归国人员已经返回大海。颜宁并不孤单。今年,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马毅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职。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教授许晨阳也表示,他将于明年秋天离开北京,全职加入麻省理工学院。关于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许晨阳解释说,他只是“想借此机会参观世界上的*景点”,“仅仅因为我去了并不意味着我将来不会回来”。

除了公众,这一现象也在国内科学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中国计算机联合会还举办了一个主题为“海归回归表明了什么”的论坛,讨论这一现象背后揭示的问题。

一些专家认为,海归的回归与国内环境密切相关。这包括“大环境”,如自然环境、食物、税收等。,以及“小环境”,即学术界的待遇、平台、学术机制等问题。

然而,专家也认为,海归是人才流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海归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完全断绝与中国的联系,甚至进行更密切的合作。这是一次积极的人才交流。“来去*”能真正反映一种开放的心态。

艾的诗集是赞美还是叹息?

五月,一本名为《阳光丢失的玻璃窗》的诗集出版了。这本诗集的作者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微软开发的人工智能小冰。这本自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100%由人工智能创造的诗集,自出版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人工智能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侵入艺术创作领域,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萧冰诗歌创作的过程是先看一幅画,然后产生灵感,创作现代诗歌。《诗集》出版人、湛卢文化与商务印书馆总编辑董欢认为,自1920年以来,微软萧冰从519位中国现代诗人那里学习,经过上万首诗歌的10000次迭代,获得了现代诗歌的创造力,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偏好和写作技巧。

音乐创作者朱婧认为,艺术创作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情绪化的,而萧冰的创作是完全通过使用基于所获得的数据和信息的另一种逻辑来完成的,而且速度非常快,打破了艺术创作是理性还是情绪化的界限。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学院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部主任许说,在的许多诗歌中,都出现了太阳、鸟和沙子等词语。这些带有引申义的词语正是模仿了诗歌创作过程中常用的“借物抒情”的手法。

然而,热爱诗歌创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严嘉安认为,使用人工智能来创作诗歌是对大数据的误用和滥用。“人工智能可以下棋,甚至可以超越人类,因为棋手是基于对未来各种可能的对弈路径的分析来选择最佳对策的,这基本上属于逻辑思维。人工智能通过模拟游戏过程的大量数据进行学习,并能以比国际象棋选手更快的速度分析更多的游戏路径。然而,诗歌创作主要依靠人们的形象思维,即人们的直觉和灵感。这是第一个领域,人工智能很难实现。因此,用人工智能创作诗歌是不可取的。出版这样的诗纯粹是猜测。”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教授、诗人臧棣明确表示:“如果人工智能想要学习诗歌,太阳必须从西方升起。”

军事诗人王九新也对人工智能诗歌创作持否定态度。“真正的古典诗歌创作是不可复制的,这表现在诗歌创作的陌生情感领域和探索性语言上。每一次诗歌创作都开启了一个新的境界,包含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情感。它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不能随便创造。即使同一个诗人也不能重复他自己。诗歌在某种程度上是创作。换句话说,诗歌是绝对不可能大量生产和复制的。”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安宏志认为,人工智能写诗是一种使用大数据的文化游戏,这并非不可能。“但这只是好玩。不要夸张。它不会产生任何新的结果或惊人的诗歌。”

人工智能能否进行创造性活动,它的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意义,我想知道时间能否给我们一个答案?

(本刊由记者张文静整理,姜志海制作。)

《中国科学日报》(争鸣篇,第4版,2017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