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冠状病毒"族谱"曝光 专家带你找准防控要点

科普小知识2022-07-22 08:58:56
...

自新皇冠疫情爆发以来,医生、护士、社区工作者、*警察、媒体工作者等。各行各业都在这场流行病的最前线战斗,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听从指示,呆在家里,以阻断病毒的传播链。目前,中国的防疫和控制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刻,但世界疫情正在迅速升温。“进口外防,反弹内防”是我们当前的防控重点。随着工作和学习的逐步恢复,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试题。它仍然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来抗击这种激进的流行病。今天,让疾病控制专家带你去了解一下新的皇冠家庭,抗击好战的流行病不会放松。

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族谱"曝光 专家带你找准防控要点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的总称,其表面可以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冠状突起,看起来像冠状,因此被称为冠状病毒。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大约15种不同的冠状病毒,其中7种可以感染人类,但不一定是肺炎,还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其他疾病。

这七种病毒分别是SARS-CoV、MERS-CoV、2019-nCoV、HCoV-229E、HCoV-OC43、HCoV-NL63和HCoV-HKU1。

冠状病毒可分为4个属:α、β、γ和δ。哺乳动物冠状病毒主要是α和β冠状病毒,可感染多种动物,包括猪、狗、猫、小鼠、牛、马等。禽冠状病毒主要来源于γ和δ冠状病毒,可引起鸡、火鸡、麻雀、鸭、鹅、鸽等多种鸟类的疾病。

七个冠状病毒科的防控要点

HCoV-229E:发现于1965年,主要攻击呼吸道,引起普通感冒症状,如鼻涕、头痛、咳嗽、喉咙痛、发烧等。

防御要点:增强个人免疫力,早发现,早治疗。

HCoV-OC43:发现于1967年,主要攻击呼吸道,引起感冒症状,如鼻涕、头痛、咳嗽、喉咙痛、发烧等。少数病人可能会引起肺炎等症状。

防御要点:增强个人免疫力,早发现,早治疗。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于2003年4月,传染性很强,可导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导致高烧、头痛、肌肉酸痛、呼吸衰竭等。

防御要点:增强个人免疫力,早发现,早治疗,戴口罩,勤洗手,消毒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6日的统计,全球共报告了8422例非典病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非典死亡人数为919人,病死率近11%。

HCoV-NL63:发现于2004年4月,主要攻击呼吸道,引起感冒症状,如鼻涕、头痛、咳嗽、喉咙痛、发烧等。

防御要点:增强个人免疫力,早发现,早治疗。

HCoV-HKU1:发现于2005年1月,主要攻击呼吸道,引起感冒症状,如鼻涕、头痛、咳嗽、喉咙痛、发烧等。

防御要点:增强个人免疫力,早发现,早治疗。

MERS-CoV:发现于2012年9月,感染可导致发热、咳嗽和气短、胃肠道症状(如肺炎和腹泻)以及严重情况下的呼吸衰竭。

防御要点:增强个人免疫力,早发现,早治疗。

2019年-非传染性疾病:发现于2019年12月,感染会导致发烧、干咳、疲劳等。,一些患者在一周后引起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而少数患者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衰竭等。在严重的情况下。

防御要点:增强个人免疫力,早发现,早治疗,戴口罩,勤洗手,消毒好。

专家表示,此次2019-nCoV不仅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传染给人,还可以传播到人体的更多部位,如眼睑,但在非典之前没有这种传播现象。

此外,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是隐蔽的,因此具有更大的传染性。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专家发现,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患者不一定首先出现发热和呼吸系统症状,还会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眼科等症状。许多患者在就医时没有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如发热、咳嗽等,而是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疲劳、精神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神经症状是头痛等第一表现。心血管系统症状是第一表现,如心悸、胸闷等。眼部症状是第一表现,如结膜炎。只有轻微的四肢或腰部和背部肌肉酸痛。这些情况很容易被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忽视,因此可能存在进一步传播的风险。

至于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中nCoV的流行结果,专家们表示,最终的统计数据仍有待于未来做出。就致病性而言,2019-nCoV可能比非典病毒具有更高的致病性。

当防疫开始时,父母和孩子应该注意什么?

1.建议在开学后戴上口罩。

根据国家颁布的《公众佩戴口罩指南》,不建议儿童在室内或室外没有人群的通风良好的地方佩戴口罩。然而,在学校、教室和其他拥挤的地方,尤其是与他人密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