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从诺贝尔科学奖看我国科学界的短板
几天前宣布了年度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今年仍然没有获得科学奖。早在2001年,杨振宁就预测,在20年内,中国肯定会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奖。现在,你如何看待这个预测?中国何时才能在自然科学领域实现零突破?
诺贝尔奖与一个国家的整体科研实力密切相关。
莫言去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公众对于中国人对诺贝尔科学奖的影响的信心得到了提升。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广灿教授认为,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算过分。
“一个国家获得的获奖者越多,它对国际科学界的贡献就越大。然而,诺贝尔奖只是国家力量的象征之一。诺贝尔奖得主偶尔出现在一些国家并不意味着该国的科研实力有多强,比如巴基斯坦。”他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国家的整体科研实力,这自然会导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出现。
“科学研究是积累的过程,欲速则不达。一个研究结果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得到验证和认可。”长江学者、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高说,这是历年诺贝尔奖的全部成果。他认为诺贝尔奖不应该被看得太重,“它只是一个鼓励科学家进步的奖项”。从历史上看,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这并不影响其自身的研究价值和深远影响。
生命科学专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前院长饶毅教授认为,公众对诺贝尔奖的迫切关注是一件好事,“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并保持警惕”。他还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如不改变现状,“到2049年,中国的自然科学可能仍落后于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国内科学短板在哪里?
尽管诺贝尔奖并不代表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但它毕竟是一个相对重要的指标。许多专家指出,为了培养诺贝尔级科研人才,国内科学界仍有许多弊端需要克服。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平生认为,诺贝尔科学奖原则上注重创新,通常是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或某一特定领域成就的突出应用效果。这正是今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美国和德国科学家所发现的。“这一成果是典型的基础研究成果。这是第一次打破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密码”,对整个生命医学研究有着“无所不包”的重大影响。”
他说:“由此可见,创造力和基础是诺贝尔奖所看重的主要因素。”这正是中国科学的短板。与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中国科学界鲜有开创性研究。他认为,这一现象与当前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有很大关系,“以他人的开创性研究为基础进行科学研究更容易发表学术论文,更符合现在以发表科研论文为基础的评价规则。"
郭广灿认为,目前的定量科研评价体系需要改进。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科学研究的价值成了次要问题,很少有原创性的成果能引领世界。此外,我国长期以来更倾向于发展更多的应用科学技术学科。投资大、周期长、效果相对较慢的基础学科落后。只是在最近几年,它们才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
科技部部长万钢最近也明确表示:“总体来看,基础研究投入远远不够,*支持的时间也不够长。我们没有任何创新项目能持续超过十年。”这不同于诺贝尔奖得主在前几年通常需要几十年的基础研究周期。
机构层面的改革同样重要。高认为,科学家需要思维*,允许一些人相对*地进行长期探索。这需要一个更成熟的科学研究环境,而不是被单一的评价标准和太多的评价所束缚。有必要改变科研经费的比例和评价标准的设计。
最重要的是冷静下来做科学研究。
10月11日,万钢表示,预测中国何时在诺贝尔科学奖上取得突破的确是个难题。然而,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如中微子振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高温超导等。但是,我们不能冲动,鼓励幼苗的生长。
郭广灿还认为,中国在过去10年里科技发展迅速,具备了诺贝尔奖诞生的硬件条件。最重要的是冷静下来做科学研究。“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不知道他能获奖,甚至感到惊讶。他们不是为了获奖而从事某一特定课题的研究,而是强烈的追求和探索的动力。”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的马丁·卡普勒斯的学生高·秦怡透露,马丁曾告诉他,许多年前获奖的研究开始时,许多人认为根本不值得做,但他和他的同伴们仍然饶有兴趣地坚持着。“科学家应该对自然科学有好奇心,尊重自然规律,这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向诺贝尔奖获得者学习。”
高说,毫无疑问,我们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我带了中国和外国学生。我们的年轻人在科学研究方面绝对不比任何其他国家逊色,而且更加勤奋。”他相信,只要给这些青年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环境,并通过长期积累,一定会有获得诺贝尔奖的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