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古代地图是怎么画的?

科普小知识2022-07-23 21:09:37
...

20多年前,当我在一个新城市旅行和工作的时候,我主要是买了一张当地的地图。现在,当你外出时,你只需要打开你的手机,电子地图可以帮助你定位和导航,这是非常方便的。

在古代,地图主要用于军事领域,被视为机密,而私人收集的地图被怀疑是*。因此,当时的测绘基本上是由*主导和组织人力测绘。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在没有现代技术如飞机、卫星、雷达、遥感等的古代,地图是如何制作的?

目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应该是1986年在甘肃省天水市芳马潭秦墓出土的地图。其测绘时间约为公元前300年战国末期,比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地图早200至300年。芳马潭出土的地图共有七幅,非常准确。今天,在地图上可以找到渭水的支流和该地区的许多峡谷。

中国古代测绘的成熟期是西晋。被誉为“中国科学测绘之父”的裴秀,总结了测绘理论,提出了一套测绘方法论。裴秀曾随司马昭出兵淮南,收集了许多地图资料。后来,借助于他的地位,他接触到了地图和故宫收集的其他资料,这为他建立自己的地图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裴秀主持编制了18幅《龚宇区域地图》,并将汉代国家地图缩短为《地形方丈图》。

在对地图制作的广泛理解和实践中,他逐渐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建立了一套地图制作的理论原则——六体地图学。也就是说,测绘时必须遵循的六个原则:分率、找准、陶力、高峡、谢芳(斜)和辨知。

分割率就是比例。准视是指用相互垂直的线条在图上画出所有满足一定要求的正方形,这不仅可以表示缩小的比例,而且便于确定方向。这种方法称为“计划中的计划”);道里指距离;高峡、谢芳、边治指的是对复杂地理要素的曲折处理,即高迁、谢芳、边治。

在裴秀的地图学理论中,除了现代地图中的投影和经纬度外,其他主要要素都已明确提出。更重要的是,裴秀建立的这套地图制作理论和方法,一直影响着我国古代地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形成了以“有计划有计划”为主要特征的地图体系。北宋著名的百科全书派科学家沈括根据裴休的地图学理论,提出了地图学的七大原则:分率、精确观察、牙融合(指拼图的原理和方法)、侧检(指验证)、高低、方邪、迂腐。

裴秀首创的地图制作理论在中国古代已经应用了1500多年,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科技创造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