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从多孔、两孔到单孔:中国微创跻身领先方阵

科普小知识2022-07-24 10:17:39
...

几天前,在法国波尔多举行的第14届欧洲腹腔镜与机器人会议上,中国微创腹腔镜手术专家、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张旭展示了机器人在腹膜后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与欧美国家完全不同的“腹膜后入路”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系统配套齐全,张旭连续8次受邀在欧洲腹腔镜与机器人会议上演示手术。他也是唯一被邀请演示手术的中国医生。

大会主席、世界上第一位用腹腔镜进行前列腺癌手术的法国专家理查德·加斯顿(Richard Gaston)说,张旭是第一位用腹腔镜和机器人技术进行泌尿外科手术的中国医生,他的技术水平达到了欧美医生用25年时间在短短几年内达到的水平,并迅速成为世界知名的*专家。

从多孔、双孔到单孔,从锁眼大小到只有2mm的针孔,从最初在一些良性疾病中的应用到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微创手术技术在中国发展迅速,中国的微创技术在国际医学界占有一席之地。

缝合方法的改变,外科手术方法的颠覆性改变,微创外科手术的引入从酝酿超越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张旭说,开放式手术需要在病人的腰部和腹部开20-30厘米的切口,有时还需要一根肋骨。由于肌肉和一些神经被切断,一些病人在手术后一个月内不能站立。然而,腹腔镜手术只需要3个小孔,每个0.5-1厘米,患者可以在手术后第二天下床,并在一周内康复出院。

微创手术是进口产品,引进时间不长。微创外科手术是通过微小的伤口或微小的途径将特殊的器械、物理能量或化学试剂输送到人体内,以完成手术操作,例如对人体内的病变、畸形和伤口进行灭活、切除、修复或重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起初,冷兵器时代只解决了感染和消毒的问题。随着电气化的普及和机器的大规模生产,医学开始出现分支。先进工具和设备的引进实现了器官移植...现在它已经到了第三阶段机器人辅助的微创阶段。”解放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二科主任刘荣说。

刘荣说,在机器人手术中,医生控制三个互动的“手术臂”和“镜头臂”,可以旋转720度。计算机系统过滤了人手的自然震颤现象,使操作更加稳定和准确。显示器提供了放大10倍的三维高清图像,相当于外科医生的“金眼”。

机器人肝胆胰外科在中国仅开展了10年,共有4000多例。自2011年以来,刘荣已有数千例个案由个人完成。历史上第一个完成1000例手术的人,单个月内的手术数量打破了世界纪录,2016年的手术数量是世界第一...这些记录都是刘荣的。2014年,刘荣团队在微创外科和复杂肝胆胰外科领域取得突出成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缝合方法的变化到外科手术方法的颠覆性变化,从内窥镜微创手术到机器人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在我国就像一场接力赛,酝酿着从接受棒的那一刻开始。

微创手术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大手段。中国成立了一个联盟来促进肿瘤微创手术的发展。

郑佳胜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微创肿瘤介入治疗中心主任。他为一名早期肝癌患者进行了微创消融手术。局部麻醉下的病人醒了。从定位、穿刺、监测、消融和评估开始到结束仅用了半个小时。手术后,病人走回病房,第二天出院。

“什么是微创消融术?过去,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血管介入,但不可避免的是,这种方式被切断,而那种方式被错过。目前采用精确的微创消融治疗,不需要血管。医生在CT、磁共振、超声等图像的引导下,通过皮肤直接将微波、射频、冷冻、纳米刀等消融针穿刺到肿瘤部位,在图像监控下,对各种肿瘤进行精确加热或高温定点冷冻,使肿瘤原位灭活。在手术过程中,将进行增强扫描,以立即观察消融情况,确保肿瘤完全切除。”郑佳胜形象地称之为“斩首行动”。

“这种微创消融术是肿瘤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特别是对早期肝癌、肺癌等肿瘤的治疗,对于能够承受常规开放手术的肿瘤患者,可以达到同样的疗效。”郑佳胜说。这项新的颠覆性技术将使大多数肝脏手术进入精确、微创、可视化和标准化阶段。

手术、放疗和化疗是三种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现在微创治疗已经成为第四大治疗方法。欧盟卫生经济学统计显示,肿瘤微创手术的成本比传统手术低20%,仅占放疗和化疗的1/5至1/10。

中国微创肿瘤治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于2010年,旨在促进微创肿瘤治疗临床技术在中国的示范和推广。作为第一联盟主席,郑佳胜表示,以微创肿瘤治疗体系建设为龙头,以微创肿瘤治疗技术示范推广医院为载体,以创新研发为动力,以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集群为依托,中国肿瘤微创治疗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应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自主创新,我国设计的微创医疗产品开始反向出口国外。

6月7日是高考的日子。由北京安贞医院徐萌教授领导的心脏外科微创支架瓣膜小组也通过了大检查,成功完成了2例经心尖部微创支架主动脉瓣植入术。这是自国内J型瓣膜支架瓣膜正式上市以来,该手术首次在中国开展。两名正在接受手术的80岁患者,一名心脏功能不良,另一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极差,不能耐受常规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张海波说,传统的心脏手术通常需要开胸来停止心脏跳动,并通过体外循环来维持人体功能。对于病人来说,这样的手术会留下相对较大的创伤。微创技术只需在人体内开一个2-3厘米的小孔,同时,直径21-27毫米的瓣膜直接植入心脏,无需开胸、心脏跳动和体外循环。

此次植入的J型瓣膜支架瓣膜是中国自主设计的一种具有程控释放定位键功能的瓣膜。它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它是近年来中国罕见的医学创新技术之一,也是中国微创瓣膜技术发展的里程碑。该产品不仅是中国第一个通过心尖途径销售的微创介入瓣膜,也是唯一一个适用于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主动脉瓣植入产品。

张海波说,在过去的10年里,高科技心脏瓣膜的来源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这不仅非常昂贵,而且要经过许多程序。现在,这种由中国自己生产的阀门,其核心指标与进口产品相当。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唯一一款技术反向出口到国外的阀门产品。目前,加拿大已经开始生产,欧洲也将开始生产。这表明这个“中国心脏”已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并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微创瓣膜领域的世界影响力。

在与国际医疗设备企业的博弈中,国内医疗设备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当国产医疗器械从零开始积累时,即使是从运行开始,只要坚持自主创新,就能逐步实现从“0到1”的飞跃,进入领先行列,实现“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