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我国数控机床攻克“卡脖子”难题

科普小知识2022-07-24 22:29:28
...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记者王晶)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天就“高端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设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以下简称“数控机床项目”)的成果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经过8年的不断研究,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在一批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取得了突破,新增产值约706亿元。先后为核电、大型飞机等重大国家项目和新型战斗机、运载火箭等一批国家重点项目提供了关键制造设备。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骆俊杰解释说,数控机床是工业的“母机”。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不仅是工业和信息技术领域供方结构改革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国防和民用技术深度发展战略一体化、确保国家安全的迫切要求。

以五轴加工中心为代表的高档数控机床已批量应用于飞机典型结构件、航空航天复杂精密结构件、飞航导弹发动机零件等领域,为大型飞机、新型战斗机、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提供关键制造设备。

骆俊杰介绍,2009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数控机床专项,即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设备专项正式启动。项目实施八年多来,共申请发明专利3956项,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2951项,新增产值706亿元。通过专项实施,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解决了国防重点工程“瓶颈”问题,满足了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对重大关键高档数控设备的迫切需求,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统计显示,在过去的八年里,在特别实施之初确定的57个关键主机产品中,有38个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机床主机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从400小时增加到500小时,达到1200小时左右,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0小时。在高档数控系统领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关键功能部件的批量匹配。国内市场份额从不到1%增加到大约5%。特别提出的“五轴联动机床S形试件”标准已通过国际标准委员会的审批,实现了中国在高档数控机床国际标准领域的“零”突破。

“心不在焉一直是‘中国制造’的短板,也是制约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的瓶颈。”中国工程院院士、特种技术总工程师卢秉恒表示:“没有包括伺服驱动、伺服电机等关键技术在内的数控系统的创新,就无法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和‘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经过八年的特殊引导和带动,已形成了涵盖航空航天、汽车、机床等重点领域的十大标志性成果,基本代表了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设备研发和应用的最高水平。

卢秉恒说,其中,8万吨大型模锻压力机和1万吨铝板张力拉伸机等大型锻造和数控冲压设备的成功开发,填补了国内航空领域大型重型零件整体成形技术的空白。大型储罐焊接成套设备已成功应用于长征五号等新一代火箭的研制。第一条使用国内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削中心的生产示范线已经在空间领域建立。已应用于加工新一代运载火箭、对接机构、探月工程差动机构等100多种万件关键复杂零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于未来发展,骆俊杰表示,数控机床项目将重点克服机床的可靠性和精度维护技术,增加应用验证和示范,满足国家战略的新要求,为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供支持。

《中国科学新闻》(第一版集锦,2017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