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一艘驶自南宋的船 开启中国水下考古新航程

科普小知识2022-07-25 19:08:21
...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液。努力开创一个新时代,建设一个新的梦想之旅,谱写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新篇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主要责任。

本期特别计划推出三篇文章,旨在从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的不同领域和不同视角,回顾历代传承与保护的历史,展示中国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文化情怀和传承精神,展示遗产保护产业在创新转型发展中充满新的活力。

-编辑

800多年前,一艘装载货物的南宋商船消失在茫茫大海中。800多年后,它完全从海底被发现。为了揭开它承载的秘密,考古学家们很高兴。因为这艘船,中国的水下考古也开始了新的航行。

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宋代远洋商船

1987年,一艘满载货物的古代沉船在广东省台山海域被发现。在接下来的30年左右的时间里,考古学家对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考古工作一直在继续。截至2019年3月,水下考古人员已从沉船中发掘出14万多件各种船载文物,并获得了数万枚铜币和重约100吨的沉船凝结物和铁器。

“南海一号”沉船长22.1米,最大宽度9.35米,剩余深度3.3米。该船没有上层建筑,甲板以上部分大部分缺失,但甲板以下船体基本完整,是宋代保存最完好的远洋商船。沉船的整体形状是宽而平的,船头略微倾斜,船舷略微弯曲。船舷上部和船体为三层板结构,板之间用木榫眼或铁、木铆钉连接固定。用于造船的木材种类繁多。根据形状和结构、制造工艺和木材组合的特点,不难判断“南海一号”是中国古代三大船型中的“幸运船”之一。这是今年早些时候发现的一种“幸运船”。其船体结构(如船形、龙骨形状等。),导航附件(如桅杆、舵、锚石等。),以及施工方法(如壳板结构、船板固定方法等。)为研究南宋造船技术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南海一号”船拥有数量最多的瓷器,基本上产于中国南方的各种窑中,如江西的景德镇窑、浙江的龙泉窑、福建的德化窑、磁灶窑、益窑、罗东窑等。,以青瓷和青瓷为主,并有一定数量的青釉、黑釉和褐釉陶瓷产品。虽然它们的大小和形状不同,但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具有收纳和储藏的功能。景德镇窑青瓷常见于花口或芒口碗、花口盘、瓷盒,壁薄而白,器内印有或描绘的纹理、花朵、婴戏等装饰图案十分精美。龙泉窑的青瓷占船上货物的很大比例,瓷器简单,主要是葵口或菊花花瓣碗,还有一些盘子和茶碟。荷花、荷叶或箅子图案装饰流行,简洁生动。德化窑青花瓷是最丰富的类型,用印花花卉图案装饰。磁炉窑的陶瓷制品包括不同类型,如酱油釉、绿釉、黑釉和绿釉。一些绿色釉瓷的造型和装饰模仿金属制品,显然是为了满足出口的需要。

根据南海一号船的船体结构和瓷器分析,该船可能来自泉州港。据朱梵志、凌外代达等文献记载,南宋时期,海外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泉州有贸易往来,涉及东南亚、南亚、西亚,甚至东非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很可能是“南海一号”的潜在目的地,对沉船上那些外国风格的金器的起源研究可能为解开这一谜团提供重要线索。至于“南海一号”沉没的时间,根据考古发现的带有“冰子”日期的文物和最新的铜钱主干道,推测是南宋晚期(公元1216年或更晚)。宋·的《周萍客谈》载有“船去十一月、十二月,北风吹。从五月、六月到“南风”,可以看出宋代的海上商人有利用季风进行航海的习惯。因此,可以推断下沉的具体时间可能是东北季风盛行的年底。

中国水下考古创新发掘与保护的经典案例

沉船“南海一号”的发现是推动中国水下考古的重要原因之一。沉船周围的调查、勘探、打捞和挖掘工作已经进行了30多年,而对沉船本体和文物的保护工作今后还将继续。可以说,“南海一号”的沉没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全过程,也是中国水下考古创新的经典案例。

对于水下文化遗产,考古学家往往根据保存情况和保存难度有选择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原地保存或原地挖掘。由于“南海一号”沉船受到海洋生产和非法捕捞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不宜采用就地保护。沉没海域几乎为零的能见度和复杂的海况也使得水下考古无法进行科学的原位挖掘。面对这一难题,中国水下考古学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整体打捞”方案,将沉船、船上文物和沉船周围的沉积物按原状固定在特定的钢结构箱内,将零散易碎的文物整合起来,一次提起运输,并转移到一个可以人工控制的新环境中,以便以后进行室内挖掘和远程保护。

经过两年多的反复实验和多学科论证,“整体打捞”方案已经实施,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水下文物保护新思路。2007年4月,整体打捞工程正式启动,历时8个多月,先后完成了沉船周边散落文物的清理、沉井的定位和下沉、底部支撑梁的穿入、沉箱出水、气囊入馆等主要技术环节。到了12月,承载“南海一号”的巨型钢沉箱被拖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存放,“整体打捞”成功完成。“南海一号”沉船整体打捞与转移保护是我国海洋打捞与水下考古技术相结合的重要创新实践,在水下考古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创新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仍在继续。2009年和2011年,考古学家对博物馆保存的“南海一号”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在考察古代沉船及其所含文物的保存状况,提取不同材料的文物标本开展水下文物保护技术研究的同时,针对博物馆沉船的特殊保存环境,也尝试了水下、干湿三种不同的考古方法。基于这些考古方法的优缺点,考古学家提出了结合野外考古和水下考古的“全水挖掘”的新思路。2013年11月,“南海一号”全面保护性开挖启动。考古工作以钢沉箱为基础,采用勘探和船体隔舱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先船外,后船内,自上而下逐步清理”的程序进行。

实践证明,“整体打捞”和“全水挖掘”把沉船考古变成了可以长期进行的优良“实验室”挖掘,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历史信息和文物空间关系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此外,“南海一号”考古项目采取的“发掘、保护、展示并举”的策略,成为公共考古和博物馆服务的新尝试。配合考古发掘搭建的智能测绘平台,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等手段,进行全过程的二维和三维数据采集,探索最大限度提取考古信息的新技术途径,开创多学科、跨学科联合沉船保护新模式。

船上的文物背后有许多考古问题。

沉船和船上大量精美文物的发现,慢慢揭开了“南海一号”的许多谜团。

“南海一号”沉船的船头和船尾都不完整。清除的14块横向隔板将船体分成15个隔间,隔间的宽度从0.6米到1.2米不等。大多数船舱被分成三个小隔间:左、中、右,由薄隔板沿平行于船体轴线的方向隔开。除了船头的船舱外,还没有发现任何货物,其他船舱都装载了大量的货物。目前,对这些船舶的组合、起源和生产技术的了解还比较初步。货物的包装和储存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考古发现表明,“南海一号”的货物装载着一定的空间规则。例如,瓷器货物放在船舱里,铁一般放在甲板上和一些船舱的上部,漆木、小金属器皿、硬币和朱砂的分散空间表明它最初是装在木船的中部和后部或船体的上部结构里。为了有效利用空间,保证货物的安全,船上货物的包装方式也相当讲究。例如,瓷碗通常以10件或20件为一组,用稻草叶或稻草间隔包装,用细木条或竹条或竹条捆绑器皿。大型陶瓷容器通常装满小物品,形成“大套小”包装。将5或10个铁锅做成一组竹条和藤条,打成一个圈垫起来;铁罐成组捆扎后,倒扣或横向堆放;根据钉子的长度,20或35个尖端交错排列,然后用竹条和藤条捆扎。漆器是由竹条、棕榈叶和其他编织竹条、草篮和其他装置制成的。在“南海一号”沉船的中后部,发现了竹篮、竹笼和竹条编织的竹干,还有瓷罐、银项圈、漆器等。在里面。

“南海一号”的考古成果为了解古代人的航海生活提供了重要资料。日用瓷器、砚台、木梳、铜镜和金属环都可以用来讨论古人的日常生活。人骨、木印、陶瓷制品上的墨迹、佛像吊坠等。可以用来分析船上人员的家庭和身份。金银币和小秤的发现,为研究南宋时期的货币制度和计量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几天前,根据这些详细的考古资料策划的“南海一号”和“南宋海上贸易专题展”正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400套“会说话”的文物将使人们对南宋时期的海上贸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

(作者是广东省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