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水利科学失泰斗:追记张光斗院士

科普小知识2022-07-25 22:16:17
...

他一生都在水利工程中度过,筑坝造水发电。即使在晚年,他也会每天看挂在家里墙上的三峡、隔河岩、密云水库、葛洲坝和其他项目的照片。2013年6月21日下午13: 42,这位101岁的老人告别了他的水利生活,离开了他参与的水利工程,将起重机向西行驶。

他是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张光斗教授。

张光斗出生在江苏省常熟县的一个贫困家庭,他全家靠父亲微薄的工资生活。

张光斗说:“我童年的梦想是看到中国变得更强大,不再被欺负。选择水利专业是因为它能造福人民。”1934年秋,张光斗被清华大学水利专业录取为公费留学美国的学生。两年后,他获得了美国加州大学的硕士学位。一年后,他获得了哈佛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和攻读博士学位的全额奖学金。就在这时,在中国大洋的另一边,抗日战争爆发了。张光斗拒绝了美国导师的一再挽留,毅然回到了祖国。他必须用他的知识为中华民族的抗日做出贡献。

从一个和平安宁的美国到一个饱受战争蹂躏的中国,这不是张光斗人生的第一选择,但这是他第一次光荣的爱国主义之花。他和妻子历尽艰辛,从上海来到后方的重庆,加入资源委员会,在重庆开发龙溪河水电站。

1945年春天,张光斗第二次返回美国时,突然收到钱昌照的一封信:“中国和美国已经同意合作建设三峡工程,并命令你陪美国工程师戈登回去工作。”他拿着信跑来跑去:“这绝对不可能。它还不能建造。”他给资源委员会写了三封信,解释说三峡工程规模巨大,美国的贷款没有落实。即使完成了,也没用。此外,该项目掌握在美国手中,有损主权。他主张先建设一批中型水电站。三峡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然而,三峡工程的早期工作开始了。幸运的是,*在1947年因渴望内战而*停止。

在水利部门工作的人都想参加这个项目。他们不仅有食物吃,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然而,张光斗用自己的努力与当局交涉,阻止该项目在不损害主权的情况下启动。

1948年,国共两党进行了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张光斗在*的同学和朋友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敦促他去*工作,但都被婉言拒绝。张光斗意识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内地,并坚持留在南京。他还敦促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离开这里去解放。

当时,资源委员会打电话给张光斗,要求他将技术文件和数据图纸打包,并转移到*。在*地下党的协助下,张光斗巧妙地保存了这些技术档案和资料,使这项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得以迅速开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总理把密云水库规划设计的重要任务交给清华大学水利系,由张光斗和他的学生承担。张光斗精心设计了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创造了一年防洪、两年竣工的罕见世界纪录。周总理称赞它为“首都人民头上的一盆清水”。

20世纪50年代以来,张光斗先后为官厅、三门峡、荆江分洪、新安江、丹江口、葛洲坝、二滩、小浪底、龙滩、三峡等几十个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提供技术咨询。对工程枢纽的布局和结构设计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为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曾经对一个朋友说,“我想用我所有的技能让我的国家变得有用。”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重点工程。张光斗对三峡工程特别感兴趣。60多年来,他是三峡工程规划、设计、研究、论证全过程的见证人和主要技术把关人,并为此付出了热情和心血。

三峡工程开始的时候,他已经80多岁了,但他每年都会来工地,每次来工地,他都会来工地。考虑到他的年龄,每个人总是试图劝阻他去一些高海拔和危险的地方。但是这些挫折总是无效的。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工人可以走,为什么我不能?”2002年4月,90岁的张光斗第21次来到正在修建的三峡大坝。这一次,他仍然踩着大坝导流底孔近60米高进行检查。

张光斗在中国创建了水工结构和水电工程学科,开设了水工结构专业课,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水工结构》教材。他还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水工结构实验室,培养了第一批水工结构专业的研究生。1996年获何李科技进步奖,2001年获中国水利协会一等奖,2002年获中国工程科技领域最高奖光华工程成果奖。

一生爱国。这是张光斗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