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能否用经济“猝死”换蓝天白云
■我们的记者王超
主题:阴霾
阴霾,一个像“房价”一样的关键词,多年来一直没有跳出公众的视线。消除雾霾应该以牺牲经济为代价,还是应该在经济和环境之间达成平衡?这总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在发展中寻求解决方案?让我们听听代表、成员和专家的意见。
采访者:
全国人大代表、火箭指挥学院教授张锦程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德米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汝聪
特殊客人: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迫切需要对空气污染危害进行研究。
中国科学新闻:你们都经历过雾霾吗?
张锦程:我经常乘高铁旅行。我从南到北一路旅行到北京,有时经过河南和河北。窗外的薄雾很浓,我几乎什么也看不见。我可以明显感觉到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我的喉咙很不舒服。
王月思:我认识的一个朋友是儿科医生。每当他早上起床,看到阴霾再次袭来,他就会头痛,这表明今天将是又一个病人加班的日子。可以看出,雾霾对儿童和老年人等敏感群体有直接影响。
曹湘洪:我的感觉是,随着《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的不断实施和实施,我国的大气污染状况已经开始好转。每年重度雾霾的天数有所减少,但重度雾霾天仍时有发生。
于汝聪:目前,各级党委和*正以最大的决心和承诺,积极推进“雾霾防治”。然而,与2016年同期相比,2017年1-2月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大气扩散的气象条件严重恶化,导致年初该地区PM2.5浓度偏高,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对大气污染防治效果的感知,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气污染防治效果的极大关注。
中国科学新闻:看来我们对空气质量的体验与外国人不同?
王跃思:在不同的污染物和不同的气候下,人们对污染的容忍度不同。我们不能轻率地用其他国家的标准来衡量当地的污染水平。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同时开展空气污染危害和人类环境适应性的研究,逐步找出适合自己的环境评价标准。
霾的来源仍然很复杂。
《中国科学新闻》:阴霾从何而来,我们清楚吗?
张锦程:我也和许多环境专家讨论过这个问题。国家对此非常重视。霾的来源基本上是清楚的。主要是工业企业排放的烟气、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农牧业排放的氨气、北方冬季燃煤供暖、不利的天气扩散条件等。
于汝聪:造成雾霾的大气颗粒物不仅是人类活动排放的,也是自然尘埃。一般来说,人类活动在某一地区产生的污染粒子在季节和年度时间尺度上相对稳定,短期内霾天气的发生和消失主要受气象条件的控制。然而,气象因素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平静和稳定的天气条件也是如此。当极端平静和稳定的天气条件出现时,在同等减排强度下,霾天气将增加而不是减少,从而“抹杀”*的污染控制绩效。
王跃思:PM2.5的来源包括直接排放的“一次源”和二次发电的“二次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主要来源。二次源由一次源通过各种化学和物理过程产生,目前其组成基本清楚。研究表明,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重霾期间,次生颗粒物对PM2.5的贡献率高达60%以上,且这些次生源造成的危害最大。
中国科学新闻:如何控制不同来源的污染物?
王跃思:目前,我们只基本控制了二氧化硫的排放,但是空气污染的原因很复杂。目前,工业企业脱氮设备的普及率可能只有50%~60%,远低于近90%的脱硫设备普及率。
停滞的经济无法控制阴霾
《中国科学新闻》:如何应对雾霾?
张锦程:我认为雾霾问题不仅仅是*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责任控制雾霾。现在的核心问题是,如果工业企业遵循国家标准和要求,如果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完成了与低碳减排相关的琐碎“小事”,我们的环境状况应该会好得多。
曹湘洪:城市汽车尾气产生的微粒和行驶中摩擦产生的微粒的百分比分别是多少?三大北部地区风力发电站的大规模建设是否加剧了影响平静天气的因素?农田过量使用化肥和电厂脱硝过程中氨逃逸的影响是什么?这些都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以便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陈泽民:我今年的提议之一是促进地热发电,并科学地控制雾霾。目前,我国煤炭消费主要用于冬季发电和取暖,而地热能是最适合发电和取暖的清洁能源,对控制灰霾有很强的针对性。
俞如聪:我认为“雾霾防控”应该把“长期严格控制”和“短期重防重控”结合起来。“雾霾控制”不可能一蹴而就。减少“源”和切断“源”的长期控制应与基于气象条件的短期防御和应对霾天气预报相结合,以在“霾控制”过程中获得最佳的社会效果。
《中国科学报》:这最终是因为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吗?
王跃思:中国不能采用停滞经济的“猝死”方法来控制污染。我们必须考虑到我们的经济发展、土地安全、粮食安全、工业基础等。我们必须全面考虑。我们不能只靠“停一停”。我们必须在发展中寻找控制污染的方法。
当前,关键是要重视管理,努力落实环保相关法律、措施和制度,到2030年使北京、天津和河北的空气质量为公众所接受,减少污染。
(我们的记者季红梅、赵广利和张南也为本文撰稿)
《中国科学新闻》(第一版集锦,2017年3月4日)
下一篇:假苹婆可以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