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人民日报:如何看待高考“状元”远离数理化

科普小知识2022-07-26 00:04:27
...

随着社会多元价值体系的建立,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将听从内心的召唤,选择并投身于自己喜爱的科学事业。

又是一年,高考充满了志愿者。从1999年到2010年的一组候选人发现,经济和管理专业是“顶尖候选人”中最受欢迎的,而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基础学科很少被研究。有些人担心:顶尖学生投身商业是否会影响优秀科研人才的流失。

在最近一次对中国科技大学的面试中,该校副校长陈楚生也意识到候选人愿意填写表格。中国科技大学以“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理工科专业而闻名。这位副校长坦率地承认,与中国科技大学相比,这些学生的素质不如以前。中国科技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聚集了来自中国的优秀学生。

但是陈楚生似乎并不太担心。一方面,学校作为一个整体仍然接纳全国最好的学生群体;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开始实现有明确目标的“科学家”的梦想。

众所周知,探索科学,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属于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而个人兴趣尤为重要。在经济、管理和其他专业成为大多数候选人首选的背景下,他们仍然选择理科专业作为他们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职业。这样的年轻人无疑会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高考中的“尖子生”集中在非理科专业,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热情不在这里,或者其他需求暂时压倒了他们的兴趣。总之,这种选择不是自主的、勉强的,也不利于他们学习潜力的探索。

与激情影响下的个人选择相比,根据社会需求做出的选择虽然不可避免地是盲目的,但总体上是接近现实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候选人的取向也可能是人们理性的表现。相反,学生们涌向缺乏社会需求支持的专业,这可能导致人才的浪费。以生物学和生命科学为例。在早期,许多毕业生不得不接受与他们的学业无关的工作,因为国内相关技术和产业链不完善,工作也很少。

理科专业的合理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作为一项高智商的活动,科学研究在这一领域需要的人数不是无限的。30多年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激起了一群青年学生“以科学兴国”的热情。随着社会建设的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进步不仅需要科技力量,还需要其他产业的配套和完善的制度保障。管理与法律专业从“冷”到“热”,成为许多“顶尖学者”的首选,似乎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当然,高考综合考试不足以评判一个人的科学素养。选择大学专业只是年轻人职业选择的开始。从促进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多元价值体系的建立,对科学探索有浓厚兴趣的青年学生将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选择并投身于自己喜爱的科学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