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考改革或将减少科目 不分文理科
12月5日,教育部副部长刘立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教育部已经完成了全面的考试招生计划的制定,并将很快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之后,对其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发布实施。
刘立民说,《**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这是中国教育考试和招生制度最系统、最全面的改革。它将显著扭转应试教育的趋势,为数亿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道路,并为人才成长搭建一个“十字路口”,连接各级教育,认可各种学习成果。
刘立民向记者透露,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将陆续出台一系列配套实施意见,包括初中至初中改革措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入学考试和高考。
在中小学层面,教育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即将发布。从合理招生范围、有序确定招生目标、规范招生程序、全面实施阳光招生、不断减少专业招生、大力推进均衡发展、实施学区化等方面对各地提出明确要求。
“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选择学校的问题相对突出。我们计划在19个重点大城市提供义务教育指导。”他说,此外,要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基础的招生办法,改进本地区初中合理分配高质量高中招生名额的办法。
针对《决定》中提出的“逐步实行以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基础的多元综合评价录取机制”,刘立民表示,今后的考试将主要考核学生的高中学业完成情况,以及格和分等的形式呈现考试成绩,而不是采用100分制,以避免“分分”。学生还将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和优势自愿选择一些分级考试科目参加考试。每门课程结束后,他们将参加“一次一个科目”的考试,以避免毕业时“一次参加三年的考试”的压力。
“我们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参加一门课程的两次考试,并取得最佳成绩。”他说。
近年来,高考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人们不断质疑综合素质评价能否客观真实。刘立民表示,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等诚信机制,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他还向记者强调,国家应该改革和统一高考。改革的重要基础是协调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自的功能定位。在建立和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数量,探索设立文理不分的考试科目。探索外语学科社会化考试一年一次以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原标题:教育部:考试招生总体规划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上一篇:高校“挂科王”科目榜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