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民院士忆高考:两次高考,只为追寻建筑梦想
■孟建民
孟建民
他于1977年和1978年参加高考,并于1978年考入南京理工大学(现东南大学)建筑系。他于1990年获得了该校的博士学位。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建筑师,主持设计过江纪念馆、玉树地震遗址纪念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等200多个工程项目,获得80多个专业奖项。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以目标和效果为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新方法和新工具”的项目负责人。他出版了《原设计》、《新医疗建筑的创作与实践》等多部著作,总结并提出了“原设计”理论。“原设计”理论倡导的“全面人文关怀”理念和“三完整方法论”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系统方法和途径。先后获得“国家建筑设计大师”称号、梁思成建筑奖、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金奖、粤南白洁人才奖。他于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7年,我第一次参加了高考。当我收到淮南煤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虽然我很高兴被录取,但我内心并不激动。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这不是我喜欢的专业。所以我决定在1978年再次为高考而战。这一次,我钦佩的南京理工大学建筑系终于向我敞开了怀抱。在那里,我跳入了建筑的海洋。
转眼之间,40年过去了。我很幸运,恢复高考的政策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与此同时,我也很高兴我在那一年坚定地遵循了我内心的选择,这样我就可以和这栋建筑有一个终生的关系。
学习建筑的种子已经种下。
我于1958年出生在江苏省徐州市。
我的父母曾是*机构的*,很少从事美术工作,但不知何故,我对绘画非常感兴趣。从我记事起,当我大约4岁的时候,我的父母就说我“喜欢绘画”。从那以后,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厂,我在绘画方面的专业知识使我能够承担制作海报和黑板报的任务。
我从小就喜欢绘画,我也喜欢数学,这恰好是学好建筑设计的基础。生活就像一本小说,我童年的爱好为我未来的高考埋下了伏笔。
我仍然记得当我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开始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学校和社会都处于混乱状态。那时,我们就像一群无人照看的野孩子。他们在放牧鸭子,放羊,到处玩耍。他们基本上什么也没学到。
一九七二年,我上初中的时候,*同志“复出”主持工作,强调教育要回到正轨。直到那时,我们才回到学校,真正学到了一些知识。
我在徐州第一中学读高中。那时,我家住在徐州设计院的宿舍里。我的邻居是建筑师和工程师。从他们身上,我开始理解什么是建筑。有一次我去邻居家,无意中翻到南京理工大学校园的图纸,立刻被美丽的校园环境和建筑所吸引。其中,建筑师杨廷宝先生的建筑水彩画给我印象最深。从那一刻起,我有了学习建筑的想法,南京理工大学成了我理想的大学。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个梦想刚刚开始实现,就被粉碎了。高中毕业后,根据当时的政策,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一个必须去农村,另一个可以选择留在城市就业。我们的三个兄弟参军后死在了*,留下了我和我的兄弟。我的家人遵守了当时的形势和政策,让我留在城里工作。结果,高中毕业后,在家等了半年多的工作,我进了徐州液压件厂当学徒。
当时,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上,学习的整体氛围都不是很浓厚。每个人都认为,只要你能正常上学、毕业并找到工作,就没有其他发展道路和希望。但是当我在工厂工作的时候,我仍然有一个上大学的梦想。
皇帝做了他想做的,在进入工厂的两年内,就有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研讨会中的“问题解决途径”
高考复试的消息来自母亲单位徐州面粉厂的扩音器。
当时,由于唐山大地震的影响,徐州的所有单位都在修建自己的地震避难所,我们一家也搬到了徐州面粉厂。
高考复试的消息传出后,整个社会变得非常激动。有一种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我立即决定参加高考。工厂里所有曾经有一点学习基础的年轻人都渴望尝试并开始参加一些复习课。在那段时间里,我经常听说工厂里有些年轻人身体不好,不能请病假。后来我得知他们正在休假准备高考复习。我一直很诚实。我不知道这个“常规”。加班和轮班工作是一样的。我只能在业余时间复习。
有一个场景仍然记忆犹新。当我在工厂做磨床的时候,我每次休息的时候都会用粉笔来解决车间水泥地面上的问题。我写了各种各样的数学、物理、化学问题,尤其喜欢解决数学问题。因此,车间的地板上总是覆盖着我解决问题的笔迹。工人们经常在我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走来走去。
在我们工厂,我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所以我经常辅导我的同事,帮助他们辅导。后来,我成功进入了大学,这表明诚实的人与诚实的人是有福的。
我的好运也反映在那时候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自从我决定参加高考后,我一直在徐州到处寻找著名的老师。像我这样主动去找老师的人不多。那时,徐州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数学老师,李佳俊先生。当我去的时候,我没有带任何香烟或酒。我只是告诉他我喜欢数学,我想考大学。也许是李老师被我的真诚感动了,所以他给了我一对一的辅导,安排练习,带我一起解决问题。同时,有一位女老师一个接一个地帮助我学习英语。此外,我还要感谢很多老师,比如苏、林莹、李淑娟,他们在我高中学习期间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为我的高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时,我还参加了各种数学、化学和物理复习课。这样,一边工作,一边复习。1977年冬天,我第一次进入考场。
当时,考场设在徐州第四中学。每个人都分组参加高考,并参加了两天的考试。每次考试一结束,我们就聚在一起愉快地回答问题。对于第一次高考,我的中文考试进行得很顺利。我仍然记得这篇作文的主题是描述我周围的一个人。我写了当时的一个同事,描述了他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个人特征。
那时,大学入学考试刚刚恢复,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考得有多好。我当时想,我们先试试这个时间,而不是明年。因此,直到收到淮南煤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我才知道自己考得不错。这篇作文也成了高考复习的范文。
两份大学录取通知书
当我收到淮南煤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我很高兴被这所大学录取,但我从心底里并不激动。我知道在这所学校里没有我向往的专业。这是因为高考不包括志愿服务部分,但是学校是根据分数直接分配的。
那时候,我是如此专注于学习建筑,以至于我选择放弃这个入口,继续复习。1978年,当我第二次走出考场时,我打心底里知道,我这次一定能通过。当我申请志愿者时,我把它工整地写在了第一栏——南京理工大学建筑系。
当南京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工厂时,消息突然传开了。那时,知道建筑专业的人不多。一些同事对我的选择非常困惑。有些人甚至取笑我选修了“梅森”专业。现在看来,我很乐意坚持选择一条合适的职业道路。
我终于进入了我想要的学校和专业。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父亲一直支持我去一所理想的大学。虽然我母亲希望我能留在徐州,但她并没有阻止我如此快乐。
南京理工大学,现为东南大学,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发源地之一,拥有许多大师。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和王童,现代中国的“四大杰出建筑师”,都在这里任教。尤其是我崇拜的建筑师杨廷宝先生,他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先驱之一,与梁思成并称为“南阳北梁”。
就这样,带着我对建筑的热爱,对大学校园的向往和对大师的敬仰,我踏上了学习的旅程。
当时,有两个人陪着我,一个是我的初中同学李实,他后来成了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另一个是黄春,他和我一起进了南京理工大学。我们三个人花了将近10个小时坐火车到达南京,带着铺盖卷、洗脸盆和其他日用品。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徐州去学习。
大学校园让我大开眼界。
入学后我认识的第一个同学是邱,,他是福建省高考状元。我们一个接一个地走进宿舍。他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背包里拿出一把小提琴,当场为我演奏。那时,我不知所措,心想:“来大学的人真的很棒!”
然而,让我吃惊的不止是邱。有一个同学叫何健,他进学校时只有15岁。他是我们宿舍八个学生中最年轻的。他进学校时就像个孩子。虽然他很年轻,但他是一名数学天才。我在高中数学成绩很好,也是数学课的代表。我对数学一直很有信心。结果,我甚至不能理解我必须处理的数学问题。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我慢慢地发现整个校园里有很多在文学、数学、体育、广播等方面有特殊技能的人,这一下子让我大开眼界。
当我进入学校的时候,正是“*”后恢复秩序的初期,那时老师们特别活跃,并且渴望把他们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我们班是两个小班的组合,共有56人,包括50名男生和6名女生。每个老师都手拉手教他的学生。他竭尽全力想看看谁教得更好。我们也努力学习。校园里充满了响亮的读书声。由于当时教室空间有限,去图书馆和公共教室抢座位成了校园里的一道特殊风景。
大学期间,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这是我第一次回家度假。假期里,我挑了一大堆书和学习材料在家复习。结果是怎么捡回来,又怎么捡回来。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在假期带几本书就足够了。我没有时间读这么多书。
在我进学校之前,我很崇拜杨廷宝先生的名字。进入学校后,我认识了几位著名的老师,如刘敦桢先生、童敏先生和李剑晨先生。本科毕业后,我有幸被杨廷宝先生录取为研究生。老阳先生有一句名言:学习无处不在。无论他去哪里,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根钢卷尺和一个记事本,随时随地测量记录。这是最好的言传身教。由于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师必须善于观察,勤于学习,把握细节。后来,杨先生因病住院,我去陪他。在那段时间里,我和我丈夫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向他请教了很多专业知识和经验,这对我一生都有好处。
后来,我师从第二代建筑大师康杞先生,完成了从大师到博士的学习。齐先生有战略眼光。他曾经说过,“不研究城市的建筑师不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师。”强调建筑师的视野不应局限于单一建筑本身,而应从城市的宏观角度考虑建筑问题。这种观点对我后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实践经验,齐先生经常带我们出去调研,参加会议,协助设计创作。在齐先生的带领下,我参与了中国许多重要文化建筑的设计,包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淮安纪念馆等。,为我今后的施工工作积累了重要的经验。
回顾40年前参加高考的我们这一代人,他们没有任何功利心。他们展示的是发自内心的爱,激情和热情的释放。我们这一代经历了“*”,有幸进入大学殿堂。就业与国家对人才的强烈需求的社会背景相吻合。我们的成就基于时代的机遇。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一些困难和磨难,但我心中仍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不会轻易放弃。如果我坚持下去,我一定会得到奖励。这也是那个时代在我们性格上的印记。(本报记者朱汉斌、张文静采访整理)
▲孟建民在工作
▲1985年,孟建民(右)在香港与老师康杞合影。
▲孟建民高考准考证
▲孟建民在南京理工大学时的学生证
中国科学新闻(2018-116,第五版文化)
上一篇:留或去,那一缕情系建筑的校园乡愁
下一篇:江亿院士:必须控制城市建筑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