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冰雪大陆中国印记:南极事业30年的光荣与梦想

科普小知识2022-07-27 19:29:09
...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在冰雪大陆上刻下中国的印章——中国南极事业30多年的荣耀与梦想

新华社记者白

在我们居住的星球的最南端是一片广阔的冰雪,虽然无法到达,但却有无限的吸引力。南极洲是全世界科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焦点。

自第一支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以来,中国的南极事业已经走过了30多年。在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召开的同时,中国首次发布了一份白皮书式的南极事业发展报告——中国的南极事业,从中人们可以看到中国南极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光辉历程。

30多年来,近6000人被派去探索冰雪大陆

中国的南极考察始于1980年左右,经历了初步准备。1984年11月,中国派出了第一个南极探险队。在过去3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已经向南极派遣了近6000人去探索这片大陆。

1985年,第一个永久性检查站,长城站,在西南极的乔治王岛建立。此后,相继建立了具有中继站功能的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营)。“雪龙”起航,“雪鹰”固定翼飞机起飞,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开放...

近30年来,中国南极研究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建成,对南极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01-2016年南极研究项目投资达到3.1亿元,是1985-2000年的18倍。

中国南极考察队员群体以探索未知、提高认识、和平利用为初衷,将南极科学研究作为了解、保护和利用南极的重要途径,围绕国际南极科学研究前沿,在南极冰川学、空间科学、气候变化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推动了南极科学研究从单一学科研究向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发展。

中国科学家在南极研究领域发表的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从1999年的19篇增加到2016年的157篇,目前排名世界前10位。南极洲共发现12017块陨石,居世界第三位,在中国的月球和火星等深空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从事南极研究的历史相对较短,但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呈现出加速追赶的趋势,但在南极研究方面仍不是一个强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贾说:“无论做了多少工作,南极地区仍然是人类研究数据最稀缺的地区之一。对全人类来说,研究南极洲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中国愿意为人类了解南极洲做出自己的贡献。”

携手全球治理南极洲

30年来,中国一直高度重视南极地区的保护和管理,建立了一批单独或联合的南极特别保护区和管理区。中国南极考察队正在实施该地区最严格的保护计划。南极洲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南极洲的研究、保护、开发和管理不能是一个人的表演,而是需要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北京举行的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和南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是首次在中国举行。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对南极事务的参与正在深化。据了解,中国现已加入几乎所有与南极洲有关的国际公约和机构。

不仅中国的参与增加了,而且中国在南极国际治理中的声音也在逐渐增加。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国际部主任陈丹红表示,中国已经从被动跟进转变为积极参与相关规则的讨论,并能够主动提出一些倡议和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我们提出了南极绿色考察的倡议,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这也是中国成为《南极条约》谈判代表30多年来首次采取主动。”她说。

同时,中国一直重视极地科学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成立于2003年的国家北极和南极数据中心为100多个国际科研项目提供信息和数据服务,用户来自10多个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和英国。中国还向国际社会公布了五大类标本的信息,包括极地生物、冰雪、岩石和矿物、陨石和沉积物。

“在我们参与南极事务之初,我们只与少数几个国家进行了南极科学研究合作,更多的其他国家帮助了我们。30多年来,我们与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展合作,包括政策交流、研究合作和科学研究交流。我们还向其他国家提供了更多的科学研究平台和援助,在南极合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说:“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们在南极决策方面的影响一直在增加。可以说,来自南极治理的局外人和旁观者逐渐进入了决策圈。”

“雪龙探险”谱写南极治理新篇章

“近年来,中国的南极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总体上系统还不够,甚至有些领域还处于空白状态。”贾认为,重要原因是硬件的缺乏。毕竟,南极处于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有些地区很难到达。科学家有许多好主意,但缺乏支持它们的条件。因此,国家支持和投资南极考察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研究条件非常重要。

根据中国南极事业报告,在“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建设新的南极研究站、新的先进破冰船,增强南极航空能力,初步建立南极地区陆海空观测平台,开发适合南极环境的探测技术和设备,建立南极环境和资源潜力信息及业务应用服务平台。

关于“十三五”期间实施的“雪龙探极”重大项目,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林副局长表示,“雪龙探极”项目的具体项目正在论证中,有些项目已经启动,如中国第二艘破冰船已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罗斯海空间站建设的初步调查工作也已经完成。

这对从事南极研究的研究人员来说是一大好处。贾说,目前在南极地区运送调查人员的主要飞机主要是美国和俄罗斯的飞机。如果中国有大型飞机送科学家去南极工作,这将大大节省科学家在路上的时间。

国家海洋局党委书记王宏说,南极事业的辉煌历史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见证。今后,中国希望在深化对极地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加强保护南极、利用南极、参与南极管理的能力,把南极事业推向新的水平,为南极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阅读更多

坚持《南极条约》原则精神,更好地理解南极的保护和利用

中国南极研究论文进入世界十大

中国力争成为强大的极地探险力量;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即将建成

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将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