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院士与“80后”小伙创业记
毛,80多岁;田刚印,“80后”...
一个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一生从事科学研究。他现在带领研究所的一些研究人员成立了一家公司,从事雷达系统、空间遥感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
一个是即将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他在一个租来的地下室开始了他的生意,并开发了一个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他创办的公司现在已经成为无人直升机领域的“最佳”企业。
作为北京理工大学的校友,毛和田刚刚刚印出了“祖孙两代”同城创业的记录,这是北京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不断创新创业活力生成的缩影。
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之一。近年来,围绕这一战略定位,北京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首都发展新动力,探索特大城市优化发展新模式。
多旋翼、微型固定翼、长期固定翼...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排不同尺寸的无人直升机并排放置在田刚印创建的北京航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厂房内。
短短几年间,该公司开发了300公斤、1.5吨和3吨等不同吨位的无人直升机,用于海关反走私、电网检查、海事执法等领域。
创业也经历了一个上升阶段。田钢印度拒绝了新加坡提供的35亿元人民币的财政支持,当时该国几乎“弹药和食品告罄”。
“尽管我们急需资金,但无人驾驶直升机是国家航空工业在弯道上超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的技术必须留在中国。”谈到那一年的选择,田刚印冷静而坚定。就在“揭锅”之前,北京市*向他们提供了5000万元的财政支持。
“*在关键时刻的支持对我们帮助很大。”田刚印说。
AVIC就是一个*投入资金支持创新和创业的例子。今年6月,北京启动了1000亿美元的科技创新基金,重点支持光电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等高科技领域的发展。
“三市一区”建设、重大科技计划对接、推进综合创新改革和中关村先行先试、聚集和培养高端人才、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社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北京市加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需要重点抓好的六大任务。
2017年,215项任务和项目成功实施,年度目标完成率超过96%。2018年,224项任务和项目有序推进。
创新需要孵化空间和生态链。截至今年5月底,北京已有中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400多家科技孵化器。中关村活跃着1万多名天使投资者,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机构管理的资金总额超过1.6万亿元。
现在,在中关村创业大道的咖啡馆里,在中关村前沿科技创新中心的路演上,无数有创业梦想的创业人士正在畅谈他们的梦想,描绘他们未来生活的新图景。
“在许多学院和大学,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创业有时被认为是无所事事。高校师生不愿意创业,积极性不足,阻碍了我国高校成果的转化。”在雷达系统和杂波抑制信号处理方面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毛院士认为,知识分子的责任不仅是创造和传播知识,而且要让知识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014年,在“北京十大校规”等政策的支持下,毛院士和等研究人员不用担心创业问题。
北京市科委主任徐强表示,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要以科技成果的来源和落地为重点,利用大学、科研院所和专业公司等主体,利用技术转移中心和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主载体的建设,要有空间、有团队、有政策。
毛院士创办的公司位于中关村科技城。田刚印创办的公司已经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扎根。一南一北两个区域是北京“三市一区”的一部分。
中关村科技城、怀柔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平台。2017年,“三市一区”将占北京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以上。
未来,中关村科技城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之源和自主创新的主阵地。怀柔科技城打造世界级原创创新承载区。未来,科学城将打造世界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同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进一步提升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地位。
创新驱动型发展向北京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曾经繁忙拥挤的中关村购物中心已经升级为创新的公共空间。一系列新的科研机构和国家科研实验室正在涌现。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正在融入公民生活...
7月3日,《2018年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发布:从2005年到2016年,指数总分从60分上升到114.44分,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管成华分析说,从数据来看,创新绩效的快速增长和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已经成为推动北京创新发展的“两翼”。同时,创新资源的增长率相对较小,表明北京正进入“快速、稳定、优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毛、两位80多岁的院士和“80后”青年,正是北京无数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科技企业家的代表。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北京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这个千年古都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正在不断地被激发和释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