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校长热议:创业教育“过火”了吗

科普小知识2022-07-28 12:43:54
...

“现在高校的创业教育有点过头了。大学生仍然应该重视自己的学习,过分关注创业。在两会开幕前不久的一个论坛上,一位年轻企业家在谈到大学创业教育时这样说道。

近年来,创业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相关部门正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包括校园创业教育在内的“双创新”教育的普及。然而,必须承认,像这种企业家的观点也有一定的市场。那么,在今年的NPC和CPPCC成员看来,目前的大学创业教育真的走得太远了吗?

南开大学校长、NPC代表龚克:

“双创造”教育必须坚持“修身养性”的根本任务

目前,有一个问题是“双重创造”活动是否走得太远了。就高校“双创”教育而言,应与高校的根本任务——修身养性相联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不同于企业为了寻求变革和激励而进行的“双重创造”活动。高校“双创新”教育的重点应该是通过“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高校的“双创造”教育并没有走得太远,但还不够。

我认为,与传统教育相比,“双创新”教育应该有所突破。首先,要突破知识灌输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双重创造”应该是学生的主动行为,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主动性;其次,我们应该突破学科之间的障碍,促进学生基于问题的学习,促进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第三,要突破课堂与课外、书本与实践之间的障碍,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与社会的实践接触,让学生产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双创造”教育中书本与实践的结合,不仅仅是通过课堂来完成的。

不可否认,当前高校的“双创新”教育确实存在一些浮躁的氛围,需要加以克服。大学的“双重创新”不应着眼于赚钱,而应着眼于育人。*和社会对此应该有共识。因此,必须强调的是,要解决好学习与创业的关系,二者都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但学习是基础。大学生应具备大学水平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这与数百年现代大学实践形成的有效学术框架相对应。我们的学生不能放弃学业,自己创业。那不是“大学生创业”。这和高中毕业后自己创业有什么区别?

我也希望在“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结合自己的专业,不仅能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创业素质,还能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而促进专业学习。同时,我们应该能够面对实际问题,超越专业局限,开阔视野,发展多学科合作的能力。然而,在当前的高校“双创”教育中,这些都做得不够。

在我看来,公众不仅应该看到两个“创造”,还应该重视两个“群众”的创业和创新。我们不能把“双重创造”变成“精英”少数民族教育。高校“双创新”教育应以全体学生为目标,吸引学生参与。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将来会创办一家公司。他们可以选择工作并继续学习成为学者。然而,这种“双重创新”实践所带来的成长经验将在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为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植入重要基因。

NPC代表、Xi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

“双创造”教育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在我看来,无论学生将来是否创业,大学里都应该有一门必修课,那就是创新创业教育,因为这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思维方法和基本能力。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大学里的“双重创新”教育等同于鼓励学生辍学创业。

事实上,“双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它能点燃学生展望未来、追求卓越的欲望和热情,培养学生掌握职业成功的规律。它可以贯穿每个人的职业发展。有了这种潜力和能力,就有利于事业的成功。

试想一下,如果年轻人对职业没有任何激情和追求,只把自己的职位当作谋生的工具,他们会取得多大的成就?

但是现在有些人认为,当他们提到“双创”时,他们是想鼓励学生离开校园去创办一家公司。然而,因为学生非常年轻,没有太多创业的必要条件,他们经常以失败告终。因此,人们担心让这样的年轻学生自己创业。他们能做到吗?

因此,我们在教育中必须注意,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未来职业所必需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因为这种精神将伴随我们一生。如果鼓励学生在提到“双创”时创办公司,那就太狭隘了。

事实上,许多学生只是在毕业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创业。他们觉得刚走出校门就没有创业的条件,所以他们先去某个企业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才看到创业的高潮。我希望学生毕业后能有这种创新和创业的想法。不管他们将来是否创业,这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好处。

*总理强调“双重创新”,希望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业能力,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发展自己的事业。

作为培养*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地,大学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无论他将来是和别人一起创业还是加入公司,他都希望他们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高校领导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学生为本,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NPC代表、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

创业失败不应该被“妖魔化”

目前,每个人都非常熟悉“大学生创业”的概念,但许多大学生对如何创业没有很多具体的想法和方法。因此,一些高校选择开设创业培训课程,大量、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理念、思维和方法。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被高校忽视了,他们鼓励学生盲目创业,这多少有些“过分”。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

客观地说,创业需要很多相关的条件,如场地、资本、市场、个人素质和企业家能力等。这些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其他群体,创业都非常困难,成功率低是不可避免的。

高校开设创业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它并不要求学生成为老板和成功的企业家,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具备创业创新的基本知识和思维,并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相关经验。即使我没有创业,或者这次我失败了,我仍然会吸取经验和教训,在我遇到合适的机会时,为创业打下基础。

事实上,仍然有一些学生在大学里真正开始自己的事业。创业的关键是倾听学生们自己的愿望。对于创业意愿强的学生,学校应提供相应的指导、帮助和支持。同时,社会也应该给潜在的学生一些经济援助,帮助他们实现创业的梦想。

江苏大学专门将创新和创业课程纳入其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应该教育所有学生普及创新和创业知识,提高素质。另一方面,要对创业意愿强的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创业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对创业需求明确的大学生要制定专门的创业实战计划,为“在水中游泳”和“真刀真枪”的创业实战创造机会。当然,我们很高兴学生们成功地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但是如果我们失败了,我们也不会气馁。因为我们重视的是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最根本的是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社会的基础上有更多的选择。

创业失败不应该被“妖魔化”企业家不可能都成功,更不用说学生了,他们是社会上成功的企业家。成功创办一家新企业并不容易。高校应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失败和挫折不应该太在意,因为失败对学校和学生都是一种收获。我相信一群学生一定会在挫折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为未来的成功打下“伏笔”。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孙;

高校创业教育应更加扎实

对于高校来说,毫无疑问,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进入社会后,学生的创业能力是一种非常容易使用的能力。当然,社会确实对大学生创业有一些批评。例如,在创业成功率非常低的情况下,公众对学生最终将父母的钱花在创业上是否值得产生怀疑。

在我看来,培养一个人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这个人是否有能力和勇气迈出第一步。不管你做什么,只要你有能力迈出第一步,并且有意识迈出第一步,这是好事。这一步可能不会成功,但失败也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我们不能仅仅把创业的成功狭隘地理解为经营企业或公司的成功。

当然,对于高校的创业教育,还有一些地方可以改进。例如,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更加扎实。换句话说,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践,尤其是与企业接触的实践。

例如,为企业开发某种系统。这项工作首先需要充分的需求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光谈论理论是不够的,它也不同于课堂上的虚拟话题。企业的许多要求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惊讶,而且显得微不足道,但却非常重要。例如,一些需求特征和应用习惯可能决定整个系统是否会被企业采用。正是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学习如何与真正的企业接触以及如何应对市场。

简而言之,我们的创业教育不仅要教授书面理论,还要教授所谓的“理想状态”创业。我们应该向他们展示实际市场,告诉他们创业非常困难,需要努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

“双重创造”在于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业能力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最具创新精神和冲劲的阶段是青年时期,成就最大的阶段是中年时期。然而,这两个时期的成就是不同的:大多数青年的成就是原创的,甚至是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大多数中年人的成就是综合的和全面的,他们更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来开展综合业务。

在我看来,中国目前最缺乏的是颠覆性创新。

为了成为一个大国,中国必须成为一个原始的大国,一个拥有颠覆性技术的大国,一个拥有许多“独角兽”企业的大国。这些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其中90%以上都在大学里。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目前大学不可回避的问题。

强调现在的原因是中国有足够的财富、教育和其他基础,并且已经开始进入大国和强国的行列。此时,我们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来完成任务。这是关于“二百年”的实现。创新和创业的主体在于学生,所以我认为大学必须将创新和创业付诸实践。

“双创”自2014年提出以来,在中国引起了很多关注,但许多大学和教育工作者只是把它变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做了一些肤浅的文章。然而,轰轰烈烈并不等于重要,大型体育活动也不等于深入人心。

如今,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双重创新”是否过热的讨论,因为我们对两个问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创新和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是在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两个方面下功夫。目标是培养创新的想法和增强企业家精神。

我们中国的大学在创新和创业方面并没有走得太远,但一直遵循着脚本,没有深刻理解目标的内涵和定位。

众所周知,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的试错成本非常高,所以他们应该容忍错误,降低试错成本。在这方面,学院和大学有许多具体的事情要做,例如允许学生暂停学业和创业,允许学生*选择课程,以及不把成功作为学分转换的基础。

事实上,“双创新”是给大学生一个机会。所谓“骡子是马,走出去”和“双闯”,可以使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份和能力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创业,你可以看到你是骡子还是马,是千里马还是十里马,以及哪个专业更适合你的能力提升和未来发展。

用同样的话来说,大学期间的创新和创业教育不是致力于(我们也不拒绝)培养成功的企业家·云和比尔·盖茨,而是致力于培养创新思想和提高创业能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

坚持创业趋势,适当改变培训方式。

去年以来,我国大力倡导大学生创业和创新,这有着深刻的背景。首先,中国正在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而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来创业。国际经验也表明,年轻人是创业和创新的主要力量。其次,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很难通过现有渠道解决所有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解决一群学生的就业问题。最后,从国内实践来看,有很多大学生和年轻人创业的成功案例。现代大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信心和挑战传统观念和传统产业的愿望,这种创新精神也常常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

有人说,近年来大学生在创业方面“走得太远”。我不认为它走得太远,但是有一些问题。

目前,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促进大学生创业,并建立了企业孵化器、休学、创业等相关机制。然而,不幸的是,在数量和质量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同时,高校培养的大部分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创业的需要,创业成功率相对较低。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制度不太适应创业和创新对人才的要求。目前,重点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知识型创新人才,而不是创业型创新人才。这两种人才需要不同的素质。一般来说,学业成绩中等或较低的学生创业的成功率高于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适合知识创新。这提醒我们要对人才进行分级分类培养,鼓励部分在校学生创新创业,支持部分学生创业,而不是让所有人盲目“蜂拥”创业。

在国际上,来自美国、芬兰和其他国家的学生在创新和创业方面的高成功率是由于大学和社会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一方面,学生将去企业实习。另一方面,高校将直接从企业招聘教师或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和评估。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高校教师在企业工作的案例很多,但企业人员进入高校担任教师的渠道并不畅通,很少有企业人员转到高校担任教师。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创新的前沿在企业,高校的图书知识滞后于实践。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加强校企联系,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帮助学生积累理论技术转化为社会实践的经验。

总的来说,我国的创业趋势是正确的,但我们需要改变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加强有效的规范引导。

两会上“创业”的声音

要使“双创新”做大做强,关键是要让学生有良好的创造力,用创造力带动创新,用创新引导创业。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要有一个“双创新”的教育体系,要有一个学生创新的平台,要有创新的空间。

——四川大学校长、NPC代表谢和平

高校双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教育”,而不是“创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姜耀东

推进高校“客制化”教育,重在教师,难点在教师,出路在教师。因此,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我国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促进“双创新”事业持续深入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关键。——NPC代表、黄河科技学院院长杨雪梅

创新和创业需要一定的酝酿期,不可能一蹴而就。创造性思维需要一定的时间。将想法变成现实也需要时间,在实践中完善和提炼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我们应该给创新型企业家留出更多时间,让他们耐心思考,脚踏实地,而不是把创业竞争变成一场表演。

——全国政协常委、*同盟上海市委员会主席郑

我认为创业的核心是做好准备。创业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无论如何,创业都是一条九死一生的路。在创业之前,你必须想清楚。

——小米科技NPC代表处董事长雷军

作为学生,他们应该首先完成学业,练习内功,打好基础,脚踏实地,充满信心。此外,创业还不算太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本期稿件由本报记者陈彬、见习记者王志康、实习生阚凤云、赵鹏飞收集。

《中国科学日报》(第五版《大学周刊》,2017年3月14日)